第405章 召見

會同北館。

“大明真不愧為上朝天國,乃四海藩屬之宗主也,只一座京城便聚有百萬之眾,這在我朝根本就難以想象。”

王世子李祬一撩袍袖,順手端起案上茶盞,言語間略帶感慨道:“本宮聽聞大明儒學各派很好,儘管此前有諸多典籍傳進我朝,但本宮卻知精髓尚留大明,若是有幸能得大明皇帝陛下召見,本宮定要懇請皇帝陛下,賜予我朝鮮一批孤本典籍,以正我朝儒家尚學之風!”

言罷,李祬呷了口茶,但看向對坐之人的眼神時,卻有些意味深長。

“此事只怕不難。”

與之對坐的李倧聞言,微微低首道:“以世子崇尚儒家之名,大明皇帝陛下若是知曉此事,念在世子尊儒尚學,也定會賜予我朝孤本典籍的,且據臣所知,大明治下東南諸地文脈昌盛,有著眾多大家大才開舍授學,而設在南京的南雍,亦與京城之北雍相差不多,雲聚著大批的青年才俊!”

“是啊!”

李祬放下手中茶盞,面露感慨道:“可惜此次朝貢上朝的時間太緊,不然本宮定要向皇帝陛下求個恩典,可以去一覽東南之風采,不過本宮倒是覺得,南雍縱使再好,依舊也比不過北雍,王兄覺得本宮說的對嗎?”

面對李祬的詢問,李倧表面沒有起任何變化,但藏在袖中的手卻緊攥。

對於李祬意有所指之言,李倧再清楚不過了,可是他能說些什麼?

唯有裝傻充愣罷了!

此次朝鮮王李琿臨時起意,要譴派使團朝貢大明,看起來是毫無徵兆下的決斷,可李倧卻瞭解些內幕。

無他。

與大明天軍在遼東大敗建虜有關。

而且在此之前,大明譴使赴朝,劉鴻訓在朝的名氣很大,跟大北派的不少官員交好,與不少大儒相談甚歡。

儘管在天啟元年初的一戰中,朝鮮沒有再像先前那樣譴派軍隊,協從大明圍攻建虜,可也是在大明天軍圍攻建虜時,選擇開放臨海諸地,讓大明天軍得以借朝鮮之地,對建虜老巢展開閃擊!

恰恰是那一戰中,大明天軍的不俗表現,使得朝鮮王李琿改變不少想法,這其中便有劉鴻訓的功勞。

當遼左一戰正式宣告落幕,大明在戰場上重挫建虜囂張氣焰,朱由校的精力便隨之轉到別處,而中樞朝堂的那幫文武,多數注意都聚焦在變幻的朝局上,而在遼東,沒有得詔回朝的劉鴻訓,便向熊廷弼提出所想,應將遼左之大捷,傳至藩屬朝鮮以彰顯上朝之威。

那時候的熊廷弼,擔任的還是遼東經略,為了有效落實軍屬勳田,釐清諸多援遼客軍,初步整飭遼東諸衛而勞心費神,不過熊廷弼卻也知曉此事要做,畢竟藩屬朝鮮毗鄰遼東,又跟建虜隔江相望,讓朝鮮上下知曉上朝之威,對於今後徹底鎮壓建虜叛亂,是有一定幫助的。

薩爾滸之戰的慘敗,不止讓大明損失無數精銳之師,使建虜趁機一統建州三衛,更讓大明的國威受損,即便藩屬朝鮮此前沒有過多講什麼,但是態度上的轉變,一些有心者還是能瞧出的。

劉鴻訓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畢竟他曾代表天朝上使赴朝,對於朝鮮內部的情況,遠比其他人瞭解的要多,也正是因為這些吧,所以遼左一戰結束後,便想著要向朝鮮傳輸大捷。

所以熊廷弼讓其全權負責此事後,劉鴻訓便寫了數封書信,譴人赴朝跟那些交好之人先行傳遞。

在朝鮮,有著眾多的群體是心向大明的,那可是朝鮮的宗主國啊,是他們神往已久的天朝啊!

朝鮮的體制、文化、禮制等,跟大明是一脈相承的,這也便註定大明在朝鮮的份量,是不一樣的。

更別提壬辰倭亂,大明天軍赴朝抗倭,於戰場上打出來的雄威,且事後沒有向朝鮮索要任何好處,這讓朝鮮很多人都銘記於心!

“近來在京城售賣的皇明時報,王兄可曾看過?”

李祬撩了撩袍袖,看著沉默不言的李倧,嘴角露出淡淡笑意道:“本宮是從沒有想到過啊,在幾張薄薄的紙上,竟然能將天下大事都刊印出世,似這等胸襟,似這等心懷,也唯有上朝能做的出來。”

“世子說的沒錯。”

李倧收斂心神,微微低首道:“不過近來幾期的皇明時報,臣在看過以後,發現似對禮法有不同爭辯。”

“本宮也發現了。”

李祬點點頭應道:“據本宮知曉的情況,這幾期刊印的皇明時報,是受到川貴兩地土司叛亂,皇帝陛下乾綱獨斷,要以新制介入平叛,以在最短時間內平定叛亂,這在朝引起很大爭議。”

“不過本宮倒是覺得,皇帝陛下乾綱獨斷,未必就不是什麼好事,畢竟皇帝陛下御極登基以來,所遇到的挑戰與危局遠非我等所能想象的,臣子就算知曉的再多,那能有皇帝陛下知曉的多嗎?”

“倘若皇帝陛下事事皆聽臣子所言,遠的不提,單是遼左一戰的大捷,本宮就覺得不一定會怎樣,皇帝陛下之英明神武,遠非我等所能去想的,王兄覺得本宮說的對嗎?”

“是,是。”

李倧心下一緊,忙低首應道。

從山東趕來京城後,李祬動輒便敲打李倧,想讓其明白一些道理,莫要跟一些不相干的人走的太近。

作為朝鮮王世子,李祬儘管對其父的一些做派,心底或多或少有看不慣的地方,但他也知其父的難處,所以在很多時候都沒有表露出來,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李祬,對於朝中的一些態勢就看不透。

此次朝貢大明,原本不是李祬親自領使團前來,而是另有其人,但李祬卻親自面見其父言明所想,這才換作是他,且李倧就是其指名道姓要帶走的。

“王世子!!”

而在此時,一僕從自堂外匆匆走進,面朝李祬作揖拜道:“皇帝陛下譴內官至會同北館,有上諭!”

“快,焚香擺案。”

本還談笑風生的李祬,在聽聞僕從所言,立時便站起身來,表情嚴肅道:“服侍本宮更換新衣!”

“喏!”

見到此幕的李倧,儘管隨李祬一起起身,但心底卻暗暗思量起來,大明皇帝陛下此時有上諭,難道是要召見嗎?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