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從嚴治家

讓周王朱恭枵就任宗人令,是朱由校綜合考慮下才決定的,在當前的大明治下,親王這一級宗藩,按著敕封的先後順序來分,可劃為太祖系,成祖系,仁宗系,英宗系,憲宗系,穆宗系,神宗系。

越是靠後敕封的這些親王,血緣關係離朱由校就越近。

為了將大明宗藩宗室管理好,就必須要向上去找,相較於成祖系,從太祖系裡去挑選,可供選擇的人選就多。

畢竟成祖系親王就一位,即就藩彰德府的趙藩!

挑選宗人令一職,朱由校秉承的原則,是在矮子裡面拔高,畢竟論到底啊,大多數的宗藩宗室都爛泥扶不上牆,各種毛病都有,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要從嚴治理他們。

周王朱恭枵呢,或許也有各種毛病,但是相比較而言吧,算是能拿的出來的了。

在原有時間線上,在流寇席捲大明時期,這哥們兒幹過最牛的事,莫過於李自成率部攻開啟封,拿出大批金銀刺激守城軍,並懸下賞格,殺一賊給五十金。他還自己出資來加築開封城,以防禦起義軍。

不像別的宗藩,一個個都吝嗇至極。

李自成瞎一隻眼,就是攻開啟封城時瞎的。

從太祖高皇帝那來論,朱由校屬由字輩,朱恭枵屬恭字輩,他倆屬一字輩的,不找他找誰?

至於說宗人府下設的職官,朱由校部分延續了舊制,就像宗人令一職,之所以沒有改成大宗正,就是為了凸顯出他這位大明皇帝的超然地位。

論到底,朱由校是為了方便管束宗藩宗室,才決定讓宗人府重新支稜起來的。

倘若不是為了今後的海外移藩,宗人府即便是存在,更多也只是象徵意義罷了。

“陛下,您在宗人府新設這麼多的衙署,只怕傳到朝中的話,那幫認死理的文官,只怕會反對吧?”

不知過了多久,瞭解完宗人府新制的朱恭枵,喉結蠕動著,表情複雜的看向朱由校:“臣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覺得管理宗藩宗室,沒必要細分這樣清楚吧?畢竟宗人府先前……”

後面要說的話,朱恭枵沒敢當著朱由校的面講出來。

但朱由校卻清楚其是何意。

形同虛設唄。

“朱家自己的事,外人反對,周王覺得朕會在意嗎?”

朱由校撩撩袍袖,盯著朱恭枵說道:“過去怎樣朕不想多提,但是從朕這裡開始,宗人府就要履行其應盡的職責,扛起其應扛的擔子,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上至國,中至族,下至民,都是這樣的道理。”

“除了皇史宬等少數有司外,宗人府要進行大改,朕要從身份、司法、教育、經濟等層面,從嚴治理宗藩宗室,今後誰要是膽敢違背宗人府的律令宗法,那皇明宗軍可不是什麼擺設!”

今後的好日子沒了?

是因為感情淡了嗎?

周王朱恭枵喉結蠕動著,臉上流露出複雜的神情,這哪兒是管著宗藩宗室啊,這分明又是立了個小朝廷啊。

誰家宗人府設這麼多分司啊。

皇史宬,玉牒館,宗法館,宗爵館,宗學司,宗祿司,稽查司,慎刑司,宗產司,左司,右司,宗銀庫……

有些衙署他聽過,但有些他聽都沒聽過。

這當皇帝還當上癮了。

朱恭枵在京待的時間不算長,但也不短,他知道眼前這位天子在御極之初,就將內廷有司給改了。

少府,那也是重開的小朝廷啊。

外朝有司不配合做的事,眼前這位天子,直接就繞開外朝有司,著少府有司去辦各種事務。

同樣的道理,特設的軍務院也一樣。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只要外朝的文官群體不聽話,那就直接繞開他們,讓對應的有司去負責。

“陛下,倘若真要這樣安排的話,那今後宗祿這塊兒,只怕外朝有司會卡住吧?”朱恭枵頓了頓,講出心中所憂之事,“還有新設的皇明宗軍,每年開支的糧餉也不少,這筆銀子該從何處找補?”

這世上就沒有蠢笨之人。

朱恭枵講的這些,恰恰是最關鍵的事情。

即便是現下的宗祿銀子,因為朝廷面臨的種種困境,暫時性的給停發掉了,只給底層宗室發放,可是困難終究要解決的那日吧?

等到朝廷的困難解決了,那宗祿銀子你就不好意思再不發吧?

不管怎麼說,咱們是一家人啊,你這位大明皇帝,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們餓死吧?

“這個朕已經想好了。”

朱由校笑笑,看向朱恭枵說道:“朕會允准宗人府專營一些產業,作為宗人府主要的開支用度,今後宗人府還要清丈田畝,在各地的宗藩宗室,名下田畝要是超出宗人府所定規模的,那部分要收稅,直充宗銀庫。”

“當然了,朕也絕非無情之人,宗人府名下專營的那些產業,宗藩宗室可持銀購股,每年都會有分紅,這點朕能做出保證,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上述的這些事宜,朕只給周王你講明瞭。”

朱由校潛在的意思很明確,這些設想要是傳出去的話,那朕就找伱周王,朱恭枵哪兒會聽不出啊。

但是聽到這些的朱恭枵,心裡忍不住吐槽起來,這是不打算叫人活了啊,你這個大明皇帝,眼睛都盯到自家人的田產上了!!

這就是所處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想法不一致。

朱由校作為大明皇帝,必須要將這些給理清楚,從今往後的大明,國庫是國庫,內帑是內帑,宗祿是宗祿,公私必需要分明,朱由校不會再給任何人任何機會,將壓力傳導到地方底層群體身上。

在記載的種種史料裡,無不灌輸一個觀點,即大明要供養大批宗藩宗室,每年拿出多少銀子出來,可實際上這筆銀子的開支,是由外朝有司實際審計與發放的,在吏治清平的時候沒說的,這都叫宗藩宗室給拿走了,但是在吏治腐敗的時期,哪怕是宗藩宗室,他們就能足額拿到這筆宗祿嗎?

答案顯然易見,只怕是不能。

既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麼朱由校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一切掰扯清楚,不給任何群體機會去鑽空子。

從今往後啊,大明宗藩宗室這一群體,就由宗人府全權負責,外朝有司無需插手,也無權插手。

至於與之息息相關的禮制宗法,宗人府下轄的有司衙署,會參考最高層面的禮制律令,從而明確宗法律令,以此來約束和管理宗藩宗室。

等到上述這一切都理順清楚,宗人府都按規矩去繳納各種稅目,朱由校倒要看看別的群體,還拿什麼理由去搪塞。

再說天子喜於民奪利,那就有底氣掰扯了。

宗藩宗室都要規規矩矩的繳稅。

你們憑什麼不繳?

你們難道比宗藩宗室還高貴?

你們口中的民,代表的就是你們自己,至於真正的底層群體,那在你們眼裡就是隨意榨取的生產資料。

既然是這樣,那就針尖對麥芒唄。

“涉及宗人府的這些卷宗案牘,周王都帶回去好好看看。”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伸手對朱恭枵說道:“這段時間周王就不必回上林苑了,暫住在十王府吧,朕還是那句話,宗人府今後是要從嚴治家的,但是不代表著朕就只會苛待。”

“最初在京的那幫勳貴,對朕提出的十三行持銀購股,一個個也是不情不願的,現在去問問他們,誰願意退出十三行?哪怕是拿雙倍銀子去購買他們的銀股,要是有一個的話,朕願出三倍的銀子!”

聽到這裡的朱恭枵,想起了先前知曉的一些情況,眼下天津十三行在京城的名氣都傳開了。

“臣領旨。”

朱恭枵起身作揖道:“臣會認真看這些卷宗案牘的。”

既然宗人令一職跑不了了,那多瞭解些也沒有壞處,萬一能從中撈取到好處呢?這對於周王府而言是有好處的,至於其他藩系,朱恭枵還真沒有想太多……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遇上了更好的她

誰家少年

我繫結了概念神系統

我是二次螈

羅碧姜竹

一見我珍

快穿:瘋批綠茶養成記

韓槿

故事書

迷你少男團

岑鞏

旺旺奶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