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漢,在大將軍何進的帶領下,似乎走上了正確軌道。

雖依舊有不少頑疾需要一一剔除,但較之歷史同期,已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尤其在洛陽周邊地區,受到政局穩定的影響,官僚基本能夠各司其職,百姓也安居樂業。

可就在這看似和諧的背景下,少數之人,卻過的並不如意。

最近的劉備是迷茫的,想當初桃園結義,兄弟三人誓要匡扶漢室,博取不世功名。

現在呢?自己僅憑青州一戰之功,就從區區軍侯被封為四品的北屯司馬,連劉備自己都知道,此是大將軍破格提攜。

畢竟當初青州之戰的兩大賊酋,管亥是二弟斬的,張饒是樂進抓住的,自己雖也身先士卒,卻並未有這般斬將奪旗之功。

自己的功勞,在整個軍中並不算出色,可封賞之時卻排在了諸將前列。

甚至單從品級上看,連二弟的威遠將軍與樂進的折衝將軍都還比自己稍欠一級。

起初,劉備也是滿腔激情,覺得自己一朝得志氣,定要幹好本職工作,方能對的起大將軍知遇之恩,同時也算達成了當初桃園之誓。

可時間一長,他的心中卻又有了別樣的想法。

原因也很簡單,北屯司馬雖然職位不低,所處位置也十分重要,可說到底還是一宮門守將。

這樣的職位,很難獲得功勞,卻絕不能出一絲差錯。

在劉備眼裡,別說比不上二弟的南陽都尉逍遙自在,甚至連擔任校尉的三弟張飛都有不如。

兩位義弟起碼各領兵馬,可以一展所長,而自己呢?

剛開始劉備還覺得大將軍將自己放在這樣的崗位,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練與考驗,所以即便是枯燥乏味,他依舊兢兢業業。

可眼看著數月過去,大將軍似乎忘記了自己這個人,對自己所處北門不聞不問。

甚至由於天子、大臣常在南宮處理政事,北宮只是天子與太后的行在。

因此,除了一些宮內雜役,幾乎不可能有大臣從北門透過。

劉備愈發感到失落與迷茫,這樣的職位根本不足以施展他的才能,又何談當初桃園“不世功名”之誓言?

就這樣,他變得越來越麻木,雖在工作程式上依舊一絲不苟,可內心卻已不復當初。

這一日,與往常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北門這邊的工作依舊枯燥單一。

有手下兩位吏員幫助,幾十名禁軍將士被分成了幾班,輪流負責巡邏值守,而劉備這個司馬,只需要不定時檢查即可。

下午時分,一隊入宮人員引起了劉備的注意。其實整隊人員倒都還好,無在乎就是些宮中雜役。

可其中一名黑袍老者,卻顯得與眾不同。

首先引起劉備註意的就是他的年紀,宮中雜役以年青力壯者居多,又如何會有如此頭髮斑白者?

並且老者與其他人的氣質明顯有所不同,雖然身著麻衣,卻隱隱有一種上位者的尊貴氣質。

心中有所思考的劉備擠過正在搜查的禁軍,親自上前盤問。

“回這位將軍話,老夫乃是宮中太醫,今太后身感不適,特命人召喚我入宮診斷。”老者緩緩說道,隨即從懷裡掏出一塊太醫院的令牌。

“放行!”待禁軍將士確認了所有人都沒有攜帶違禁物品後,劉備大聲示意放他們入宮。

看著一行人的背影,劉備陷入了沉思。

就在剛才,他已認出了老者的身份,正是太傅袁隗。

當初他跟隨大將軍自青州凱旋,在天子封賞眾將之時曾經遠遠看到過袁隗。

“太醫?有意思。”劉備喃喃道,同時腦子飛快運轉。

堂堂太傅,卻要偽裝入宮,又能輕鬆拿到太醫院的令牌,如此看來,或許太常馬日磾也牽扯其中(太醫令掌管諸醫,為太常屬官)。

並且,皇宮戒備森嚴,並不是入了北門就能見到太后的,在這之前還要透過數道關卡。

而守衛北宮各處關卡的宿衛,都歸北宮衛士令統一調遣,北宮衛士令則又是衛尉屬官。

雖說禁軍的兵權多掌握在大將軍親信之手,但看樣子,這楊衛尉還是在其中安插了些親信啊。

當然,這也並不奇怪,原本宿衛中就多有功勳、世家子弟。

弘農楊氏,同樣的四世三公之家,如此能量,在宮中安插之人想必不在少數。

莫非楊彪已與袁隗暗中聯合?劉備不禁皺眉。

若自己的猜測正確,再加上太常馬日磾,這宮內外,還不知到底有多少大臣參與其中?

他隱隱察覺,一張聯合皇宮內外的無形大網正悄然編織而成,它們的目標顯然只能是大將軍何進。

真正讓他為難的是,今日撞見此事,身處其中,自己又該如何自處。

大將軍對自己有提攜之恩,雖說劉備有些不滿於現在的處境,但平心而論,對於何進,他還是心存感激的。

可卻又不知為何,竟鬼使神差般沒有拆穿袁隗,雖然他明知將此事稟報大將軍或可助其破開迷局,但卻就是沒有如此去做。

就在劉備還在糾結之際,皇宮深處卻又是另一番故事。

“太后前番所託之事,老臣已經辦妥,目前朝中已有不少重臣願意聽從太后指示。這份名單,請太后務必保管妥當。”說話的正是方才劉備放入宮中的“太醫”袁隗。

“如此甚好,太傅為先帝拖孤重臣,朝中之事,還望太傅多多操勞。待辯兒親政,我們母子必不忘太傅今日之功。”何後淡淡說道。

這已經不是他們之間第一次秘密見面,實際上何進出徵青州的時候,袁隗就多次進宮,並且按照何後的旨意去拉攏朝中老臣。

何進的強勢讓他們之間有了共同的利益訴求,那就是限制甚至打壓何進。

只不過自從何進出徵青州回來後,其威望日盛,這樣的見面也就少了很多,這次袁隗甚至只能偽裝從北門入宮。

好在有驚無險的見到了太后,並交換了各自的情報。

“楊彪、馬日磾…”看著袁隗遞上的名單,即便何後有所準備,依舊被震驚到。

名單上的人無不身居朝中要職,甚至不乏楊彪這樣與袁隗關係並不密切的中立派大臣,讓何後都不禁佩服袁隗的公關能力。

其實她不知道的是,楊彪的入局完全是他自己有意為之,說服他根本沒花袁隗什麼功夫。

理由也很簡單,同為四世三公,別看楊彪這衛尉的兵權被架空。

可其到底還是朝中重臣,屬於大漢朝堂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一份子。

這樣的人物,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朝中平衡被輕易打破,因為那樣也誓必會侵犯到他楊氏的利益。

偏偏何進現在是大權獨攬,此不管是對於太后、天子、還是他弘農楊家,都絕非什麼好事。

所以,楊彪也就自然而然的與袁隗走到了一起,選擇站在太后陣營,共同鉗制大將軍派系……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時間的線縫補

筆名隨便起

進錯房,我懷上首富大佬的雙胎

亦以情

將她拉下神壇後

南姜不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