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人留步,大將軍有事相商!”一小廝模樣的青年追了出來。

“大將軍有何事?可我才從大將軍府出來啊?”曹操不解,這大半夜的,何進在搞什麼鬼。

“曹大人說笑了,大將軍的心思,又豈是我能知道的呢?”小廝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這屠夫能有什麼了不起的心思?”曹操心中吐槽,但卻也只得跟著這小廝再次回到何進府上。

“大將軍,曹大人已經帶到。”小廝恭敬的說道。

“行了,這裡沒你的事了,退下吧。”何進大手一揮。

“是。”小廝領命而去, 大廳內只剩下了何進與曹操二人。

“孟德,請坐。”何進先是起身關上了門,隨後示意曹操坐下說話。

曹操於是一拱手,找了個位子跪坐下來。

“不知大將軍喚操回來究竟有何要事?”曹操好奇問道。

“我欲殺張讓!”何進開門見山,狠狠的說道。

“大將軍決定誅殺十常侍了?”曹操驚道。

“不不不,孟德,我的意思是,我想要殺張讓。”何進似笑非笑地看著曹操。

“哦?大將軍欲行殺蹇碩舊事?”曹操問道。

原來宦官集團之前就謀劃過要殺掉何進,當時的主謀就是蹇碩,他身為上軍校尉,手握兵權。

很多時候,連何進這個大將軍都要受制於他。

後來蹇圖召集趙忠、郭勝等人,企圖除掉何進。

但由於十常侍中郭勝與何氏同為南陽人,此前又有交集,於是向何進告密。

而何進藉此反而除掉了蹇碩,收了他的兵權。

曹操之所以如此問,意思是覺得你何進想殺張讓是與當初殺蹇碩一樣,都是報私仇,而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曹操的意思,何進自然明白,於是反問道“孟德,我知你有匡扶正義之心,亦與你一樣痛恨十常侍倒行逆施、禍亂朝岡。但孟德你認為,現在殺了他們,就能還大漢天下一個朗朗乾坤了嗎?”

“大將軍此言何意?”這倒把曹操問糊塗了,他覺得何進的這一問絕沒有那麼簡單。

“孟德以為,時至今日,大漢的問題,究竟在哪?”何進問道。

“還請大將軍賜教。”曹操知道,何進雖然是在問自己,但是心中必定早有答案,既然如此,就聽聽他怎麼說。

“何進不才,得先帝信任,這些年也算身居高位。這站的高了,看到的自然也就多了。依我之見,大漢這些年之所以衰敗至此,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的原因。”

“哦?不知大將軍所指是哪三個方面。”曹操意外的看著何進,心想這屠夫今天怎麼跟換了個人一樣。

“對外,西部邊患猶在,羌漢之間的大小戰爭持續了近百年,嚴重的消耗了我大漢之元氣(而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曹操回憶年輕時的理想是想做徵西將軍,因為東漢近百年的邊患主要都來自於西邊,當時還是有志青年的曹操想為國建功)。對內,朋黨之爭,這些年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與我這樣的外戚及其朝中的世家、清流公然對立,自然影響了朝廷的行政效率。地方上,得益於這些年天災人禍不斷,各州官員,權柄日漸變重,隱隱有形成諸侯之勢。有此三個方面,大漢如今可謂是危急存亡之秋也,孟德以為然否?”何進作為後世的一名網路寫手,對東漢末年的這段歷史,也是知道一二的。

“大將軍所言極是,可這和誅殺宦官有什麼關係呢?”曹操問道。

站在他的立場上,他是十分想誅滅宦官集團的,甚至不介意親自動手,這一切也和他的身世有關。

原來,曹操的爺爺曹騰就曾是宦官,雖然他的風評還算不錯,可這也讓曹操從小就被釘上了“宦官之後”以及“閹黨”的標籤。

而這也讓一些真正計程車大夫階層從心裡就對曹操有所排斥。

偏偏曹操是一個有志向的人,想要撥亂反正,為國出力,所以他迫切的想要與宦官集團撇清關係。

歷史上他任洛陽北部尉時,棒打當時蹇碩的叔叔,就是他最出名的一次政治冒險。

只是事與願違,曹操最終還是遊離於宦官與士大夫之外,同時不被雙方認可,成為了一個尷尬的另類。

甚至歷史上諸侯割據之時,像二袁這樣真正的世家,還是用宦官之後來看待曹操。

但不論如何,今日的曹操依舊還懷揣著夢想,試圖融入士大夫階層,想要誅滅宦官。

“孟德啊,我說的這些問題,核心卻是在朝而不在野。最難解決的還是在於宮中,在於朝堂之上。如今天子年幼,朝局不穩,有了十常侍在,我身為大將軍,就能團結各方勢力,替天子先穩住局面,再徐圖革除大漢之弊病之法。否則若是沒了十常侍,你可知會如何?”

“會如何?”曹操追問道,他已經完全被何進的話吸引住。

“若沒有了十常侍這個士大夫階層共同的敵人…,孟德阿,屆時我何進不過是一介屠夫出身的倖進之輩,雖竊居大將軍之位,又如何能使的動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到了那個時候,朝中的矛盾就會由宦官與士大夫的對立轉變成我與世家的鬥爭,孟德以為,這是大漢之福嗎?”說完,何進似笑非笑的看著曹操。

這正是何進的心裡話,不同於漢朝歷史上如粱冀、竇憲等權貴出生的外戚。

何進出身低微,沒有強大的家族勢力作為支撐,這是他身為大將軍的硬傷。

所以他更需要十常侍這樣的朝堂公敵,才能名正言順的統領群臣,甚至有些時候,他還需要與宦官攜手。

所以,除掉張讓之後,保留一個群龍無首又相互猜疑、制衡的十常侍,完全符合何進的利益。

他相信曹操能明白自己的苦衷,很多問題,曹操之前沒有考慮到,不是他不如何進聰明,實際上他比何進聰明的又何止一點半點?只不過是位置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一樣而已。

“大將軍之言,與我如醍醐灌頂。之前確是我欠缺考慮了,這十常侍,的確殺不得。”曹操現在對何進可謂是刮目相看,不敢再有一點輕視。

他甚至懷疑,之前何進根本就是故意藏拙,扮豬吃老虎。

連何進都不知道,一個為了大漢天下忍辱負重,嘔心瀝血的大將軍形象已經在年輕的魏武曹操心中悄然樹立。

不過雖然明白了何進的苦衷,曹操心中卻還有一個疑問“如此重要之事,大將軍為何要說與我聽?”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發瘋後,我一夜暴富

一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