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時期,通常是五日一朝,今天剛好是這朝會的一天,也是何進穿越後的第一次早朝。

對此,何進也頗為重視,做足了準備。

德陽殿內,群臣們早早的就來到了大殿中等候。

由於東漢末年的這段歷史中,宦官和外戚相繼掌權,因此,此刻的大將軍何進儼然就是群臣之首。

其餘群臣,甚至連朝廷的三公都已經沒有什麼實權,表面看來,更像是團結在大將軍何進之下的跟班。

當然,這只是在朝堂之上。

在朝外,在地方,這些大員們幾乎哪個都代表了一方世家的利益,他們蘊含的能量,連何進這個大將軍也不敢小覷。

此刻天子還沒有來,群臣們也顯得比較隨意,一些品級較低者,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商量著今日朝會需要上奏天子之事。

而真正的大佬們,除了遙領太尉的劉虞已經遠在幽州外,以司徒丁宮與司空劉弘為首的朝中重臣都如眾星捧月般的聚集在何進周圍。

太傅袁隗躋身來到何進身旁,義憤填膺地說道“大將軍,前日太后寢宮之事,已說明宦官對你起了殺心啊,今日朝會,大將軍切不可再有半點猶豫。到時我讓袁基(袁隗之侄兒,袁紹、袁術之兄,官居九卿之一)牽頭,上奏天子誅殺十常侍,我們再帶領群臣,對天子施壓,勢必要為大漢除一禍害!”

正在閉目養神的何進瞥了他一眼,然後和顏悅色的說道“袁太傅息怒,你想要革除宦官的忠義之心,我們都明白,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何進看著一臉氣憤的袁隗,安撫了一句。

他也想殺了宦官,可就像是對曹操說的那樣,現在還不行,現在的何進,還沒有能力獨自面對世家這個比十常侍還恐怖的怪獸。

或許袁隗一把年紀,身居高位,基本已經滿足了他自己的野心,確實想為大漢做點事。

可何進知道,袁家可不是人人像他袁隗這樣,青年一輩中的袁紹、袁術等人,就期待著更大的舞臺。

一旦局勢有變,誰也不知道他們會滋生出怎樣的野心。

到時朝中的平衡被打破,必然形成外戚與世家的對立,接下來的就是群臣們的重新站隊。

還不知多少人會投入世家的懷抱。這對何進,乃至對大漢,都不是好事。

所以,自己的計劃必須得到執行,現在十常侍這塊擋箭牌絕不能丟!

所為,何進的宗旨就是,猥瑣發育,不能浪。

可何進這話,卻甚至算不上對袁隗的回答,既沒答應,又沒反對,讓袁隗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還沒等袁隗繼續開口。

何進就又將目光轉向了劉弘與丁宮,說道“不知二位認為袁太傅之言如何?”

“回大將軍,十常侍禍亂朝綱,依仗不過是先帝的袒護。如今新皇登基,正是誅殺他們的好時機。”兩人對視一眼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幾位大佬的言論也得到了身旁更多朝臣的認可,他們全都盯著何進,目光中透露出炙熱的目光,彷彿是等著何進的回答。

見十常侍如此招人嫉恨,何進反而更堅定了要暫時保住他們的決心。

可嘴上卻說道“如此,甚好,那本將軍就拭目以待了。”似乎是同意了大家的意思,卻又像是把自己排出在外一般。

“大將軍今天是怎麼了?”同樣的疑問,出現在了大佬們的腦海中,他們總覺得,這一點也不像他們認識的大將軍何進。

可還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一聲尖銳的喊聲就將眾人的注意力拉了過去。

“天子駕到!百官肅靜!”這是劉辨到了。

朝臣們再顧不得說話,紛紛根據自己的職位高低,在大殿中排起了佇列,而何進則站到了最前方。

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讓何進這位後世的寫手忍不住暗爽。

可他也知道,這只是一種錯覺,實際上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利益不一致,那很多人他都使喚不動。

於是,何進不露聲色地抬頭看了一眼,發現今日上朝,天子身旁居然只有趙忠等人隨身侍奉,而平日裡最招人嫉恨的張讓卻不見了蹤影。

“看來趙忠已經依計除掉了張讓。”何進忍不住想到。

恰逢這時趙忠的目光也剛好看看過來,確認過眼神,何進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事情已經按著自己的計劃在走,何進也就安心了許多,繼續閉目養神起來。

“諸位臣工,今日可有何事需要上奏?”龍案之上,劉辨聲音稚嫩的問道。

此刻的劉辨,雖身著天子服飾,卻毫無威信可言,更像是一個無助的小孩。

但身為天子,就沒人會將你當作一個孩子。

於是,劉辨話音剛落,群臣們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紛紛開始奏事。

不過在場的眾人心中都知道,這不過是今天朝會的前菜,當著新天子的面,對十常侍窮追猛打才是正餐。

果然,當朝臣們上奏了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後,袁隗朝著袁基使了個眼色,後者隨即走出佇列,對著劉辨行禮道“啟稟陛下,臣袁基有事啟奏。”

袁基身為九卿之一的太僕,更代表著四世三公袁家的態度,他一開口,其餘之人立馬將將目光投在了他的身上。

年幼的少帝劉辨亦察覺出了一絲異樣的感覺,開口詢問道“袁愛卿有何事上奏?”

“回陛下,如今新朝尹始,百廢待興。然而朝中卻仍有諸多弊病急需革除,陛下不可不察啊。”

“哦,不知愛卿所指何事?”劉辨懵懂的問道。

“陛下,十常侍欺上瞞下,霍亂朝綱,朝野內外人人憤慨,恨不能將其殺之而後快。今幸得陛下英明,臣斗膽替朝中眾位同僚,民間諸多百姓,向陛下請旨,誅殺十常侍,以平民怨!”說完後,袁基拜倒在地。

“殿下,臣等請殺十常侍!”根本不給劉辨考慮的時間,群臣紛紛拜倒,幫著袁基向劉辨施壓。

“這…”劉辨畢竟年幼,又性格怯弱,面對如此場面,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

“冤枉啊!”見朝臣果然如何進所說,又再次提起誅殺宦官之事,趙忠急忙拜倒在劉辨得身前。

畢竟宦官權力之根源還在天子的信任,此時此刻,他也只能先向天子求救。

“陛下,臣冤枉啊!臣等雖是殘缺之人,卻也知道忠義二字。臣在宮中多年,侍奉幾代天子,卻一直恪守本分,未嘗有失。今日這袁太僕身為名門之後,朝廷重臣,卻欺陛下年幼,挾眾臣行這逼宮之事,實在是大逆不道。袁太僕說臣等霍亂朝綱,證據何在?我看這分明是因私怨,要制臣等於死地啊!請陛下明察。”

反正是打嘴仗,這趙忠身為內臣,自然也不會吃虧,立馬就將逼宮、大逆不道等名頭扣在了袁基的頭上。

接下來雙方又是一通嘴仗,卻因天子沒有開口,誰也奈何不了誰。

而天子劉辨早就被雙方吵的頭都大了,年幼的他哪裡鎮的住這場面。

心中更是委屈的不得了,卻不敢在這種場合哭出來。

就在他不知所措之時,目光卻無意中掃到了一個胖胖的身影,大將軍何進。

這可是自己的舅舅,也是他們母子在朝中最大的依靠。

於是,劉辨自然就向其投去了求助的眼神,緊張的問道“不知大將軍是何意?”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發瘋後,我一夜暴富

一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