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與幽州是兩種極端,尤其是現在兩個公孫家對於朝廷的態度,那是各不相同,先說說,幽州的公孫瓚,雖然被封為幽州牧,可是他的領土也就是易京一個地方,而這裡要說的就是公孫瓚性格,公孫瓚是一個孤傲性格,就拿朝廷封他為幽州牧,他都覺得這是朝廷實在故意嘲笑他。

公孫瓚此刻也沒有想到,這不過是王明傑算計他的策略,不過他沒有想到,但是他的手下想到,就是不告訴他,其實也是很正常?怎麼說呢?公孫瓚是一個勇武有餘。但是沒有頭腦,別人說出來他是不會信的,尤其是現在的地盤,稀缺,他的土地被袁紹拿走一大半,可見袁紹,確實勝過公孫瓚。聰明讓人喜歡。當然這是後話。

當然,雖然公孫瓚不喜歡朝廷,但是他還是做出應對。他也是看著內容,也是開口說道:“諸位,我收到訊息,朝廷遷都幷州,陛下封我為侯,幽州牧。這是一個訊息,我不敢獨自享受,說給大家聽聽。”

“爹,朝廷現在封您為幽州牧,那就說明一點,袁紹進攻您那時候?是沒有理由的,他的做法,您可以讓朝廷出兵,援助您,這樣起碼可以保住您的易京。”公孫續也是站出來開口勸解自己父親公孫瓚道?

公孫瓚也不全是笨蛋,他知道自從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殺死太后與少帝以後,立陳留王為帝以來。除了王允恢復漢朝短暫統治,可是也是無法改變漢朝統治,漢帝還是成為傀儡,這是他沒有點透,其實有些東西不用點頭,有些東西自己就明白。

公孫範也是笑了笑道:“朝廷,封主公為幽州牧,目的不就是希望,主公消耗實力,為他王明傑奪取幽州爭取時間,說句實話,天子發號施令,可是有些東西是天子發號施令的嗎?有些東西,並不是來自於天子。而是來自於王明傑,朝廷對於主公,態度。就是希望。主公與袁紹最好是鬥得兩敗俱傷,他才有機會趁虛而入,主公啊?千萬不要小看朝廷。能夠遷都,安定。可見這個諸侯能夠遷都一地,可見他的心裡深不可測。”

田凱也是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家主公從弟,太過重視王明傑,自己在邊界什麼樣的對手。不曾遇到過,王明傑這樣的沒有十萬,也有百萬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陰謀,這樣的人自己真不知道,用何等語言可以形容。

“主公,公孫將軍意見我不敢認同,王明傑不就是一個小屁孩,他要厲害,能夠有多厲害,據傳聞,他今年才15歲。十五歲還是一個娃子。想當年主公從軍入伍,比他小得多,十二三歲從軍,三十多年經歷,難道還懼怕一個小小的王明傑,在我看來一個小小的王明傑,根本不配與主公比較,主公您說是吧!”此時,王鍇也是一臉鄙視開口說道。

王鍇地說法也是獲得了公孫瓚的認同,公孫瓚覺得,王明傑只是一個小屁孩,他的領土哪裡是自己打下來,還不是奉承董卓得到,他這運氣還不是一般好,連相隔青州之地,也是他賄賂得到。其實哪裡有那麼多賄賂,只是用對了方法,公孫瓚不懂把控人心,卻往往失去人心,當然這是後話,不過現在說一千道一萬,也是各自不同看法。

“王明傑,這個運氣太好。他佔據幷州雖然是採用取巧,不過也是用對了方法,瞅準了才操作,主公王明傑,這個人是以後勁敵。他心機很重,要是小看他定吃虧。”此時,田豫也是開口道?

“王明傑,不過是小屁孩,我公孫瓚成名的時候,他還沒有出生。當年我消滅亂匪的時候,他不知道在哪裡活泥巴?他的手段我不屑為之?別拿他跟我比較,就他的性格還不配跟我進行比較。王明傑,封我為侯,還不是想要利用我,我才不會感激他,他這個想要受到我的尊敬,那也是永遠不可能的,不是嗎?”公孫瓚立刻表明態度道。

公孫範一陣頭疼,心裡暗罵大哥你說你已經得罪了,袁紹,這已經讓我們疲於奔命,現在你還想要得罪王明傑,你是覺得自己死的不夠快呀!還是你覺得,你好死不如且活著操作,不行。想要挑釁一下,各路諸侯反應,大哥你讓我驚訝。也讓我不得不勸你。

儘管心裡怎麼埋怨公孫瓚,但是該勸的還是要勸,現在逃跑到了易京之地,要是能夠讓朝廷幫助自己的,就更好了。

“主公,以往就是太過自以為是,才吃虧的,現在主公也應該知道孤傲是不利於發展。屬下覺得,這個時候需要機會,我們可以對於朝廷勢弱,這樣說不定可以為了我們增加時間,這對於您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還望主公三思而後行。”田豫也是開口道。

田豫的一番話,也是引起公孫範認同,公孫範為人雖然沒有大聰明,但是他的聰明也算是讓他意識到,對於朝廷他是有好處,於是他也是覺得這個話雖然對於自己家主公不好,但是也是有好處。

“大哥,如今王明傑他代表的就是朝廷,儘管您覺得他給您帶來的是屈辱。帶來的是悲傷。可是大哥有一句古話。那就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有些時候揹負恥辱。卻能夠更加讓人負重前行,大哥兄弟還是希望您多多考慮一下,畢竟這是藉助朝廷實力,恢復實力最好的機會,大哥機會難得,還望您三思而後行。”此時,公孫範也是委婉提醒說道。

公孫範二人的話語。也是讓他公孫瓚一陣無語,他覺得自己是一方諸侯,作為諸侯他有自己的面子,他不喜歡別人帶給自己恥辱。這次,朝廷封官,帶來的是驅動,帶來的是恥辱。這對於他來說,大大不利。他總覺得別人對於他施捨。他是不喜歡,也討厭這類行為,他心裡更加不以為意。

“本侯是堂堂的幽州牧,本侯有自己面子,他王明傑讓我作為侯爺,雖然說是給我的官職,但是我非但不會感激他,我還覺得這是他的施捨,我是一個諸侯,什麼時候,被這樣的人施捨過。”公孫瓚還是一如既往不認同王明傑觀點說道。

其實很正常,這就是作為他的性格。他要不是這樣這就不是他公孫瓚,亂世諸侯中。有各自性格,有的性格是豪爽。有的直白。有的詭詐。有的陰毒。有的更是出其名狡猾。這是很奇怪的。這公孫瓚,也是一樣性格,他是直白。沒城府之人,他是可以稱之為英雄,但是僅僅為草莽英雄,但是他不懂得變通,這樣的人也讓他最後被袁紹所滅。

此時,公孫範也是無奈一笑道:“主公,論述武功,主公也是天下無二,但是論精幹智謀。主公卻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如今是亂世,就算主公不把王明傑,當成地位多好之人,但是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多個朋友,多個敵人好的,您這般操作,要是激怒王明傑,那後果不是我們可以接受,王明傑的幷州軍,那可以說是聞名於天下,他能夠主動與主公拉近關係,封您為侯,可見他的善意。可是您這個態度,始終不大好吧!”

公孫範的話對於公孫瓚來說就是多管閒事,他冷哼道:“這些事情我心裡有數,不用你管,只要你負責三軍排程就行。就以我的能力,要打贏袁紹還不容易。別忘了只要易京還在我的手裡,我就還沒有輸掉。”

公孫瓚反應,也是讓公孫範田豫兩個人也是一陣無奈,不過公孫瓚都這麼說,他自己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夠接受。而此時,公孫瓚。也是做好了一副迎接接下來的戰爭的準備,可是他不知道因為他的脾氣,最後付出結果是無法估計。

不說公孫瓚,我們來說說,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父子三人反應,就與公孫瓚完全不同。在如今是亂世逞強勢沒有用。就像是公孫瓚,是有自己鐵騎可以戰勝敵人,可是你不應該太過輕視,因為這樣會吃虧,不過他已經是這樣性格,說那麼多隻會讓人看不起,而公孫度也是拿著朝廷奏摺。也是端詳地看了一下,然後就是遞給了兩個兒子。

他也是開口說道:“剛剛天子發來詔書,說是封我為,遼東牧,鎮邊侯,這個侯爺,身份來的如此之快,確實讓我意外,這以前我還沒有被封為侯先例。現在卻封我為侯,歷史總是出奇讓人意外。”

“爹,孩兒覺得,這封聖旨雖然是天子的聖旨,但是確實也是一種意外,遼東遠在千里,甚至距離京師幷州,相聚千里,朝廷怎麼會等您為侯,孩兒覺得,這個東西應該不是朝廷封賞,而是王明傑的意思,要不然為何只見書信。而不見其聲。”公孫康也是冷冷一笑道?

“大哥的意思是這是王明傑挾天子以令諸侯所表達的意思,他就希望如此操作,讓我們感激他的意思,是這樣的麼?”公孫恭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道。

公孫康也是笑著解釋道:“二弟,如今王明傑遷都幷州,這聖旨看上去,是天子之思考,可想而知這並不是皇帝的意思,皇上只是一個俘虜,也就是傀儡,他說話根本就不具備法律效力,所以以我所見看上去這封聖旨是來自於天子,實際上還不是王明傑的意圖在裡面,這才是他想要跟父親表達意思。這個王明傑表面年紀輕輕,實際上深不可測。”

“大哥,未免太看得起王明傑,他一個小屁孩能夠厲害到哪裡去,就如同他的幷州,還不是他購買出來的。他的能力能夠比得上誰,甚至是連諸侯陶謙估計也是看不起,我個人覺得他不過如此?”公孫恭也是不以為然地開口道。

“藐視天下英雄,到最後不也是被這個時代所淘汰,為父從喜平元年十多歲征戰沙場,到如今建安元年,近三十年曆史。見證匈奴可汗等無數英雄。這些人無不是稱霸一方,現在在如今的世道。如果還是目空一切,不看中對手,那早晚被對手吞掉。”公孫度也是很正視聖旨內容,也是開口說道。

“多謝父親教會。我們學會了。”此時,兩個人也是一起開口道。

公孫度也是開口說道:“咱們能夠稱霸遼東,稱霸一方,就可以說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不懂得隱忍,反而鋒芒畢露,那就是距離失敗不遠了。歷史惹人反思,結局就需要付出鮮血的代價。”

“父親,對於朝廷這塊,要是讓治下百姓知道了,他們是不是會訴說我們的不是,這種做法恐怕不大妥當。”公孫恭也是很不解地開口道。

公孫康笑了笑,也是開口說道:“二弟,老百姓啥也不懂,咱們能夠保全他的生命安全就是對於他們最好的保護,父親教育,我們需要引以為戒,不然對於我們沒有好處。”

公孫度點頭,也是覺得他的大兒子,比二兒子有進步多,大兒子足智多謀,懂得亂世生存,但是二兒子卻不同,二兒子侷限性,太小,眼光太一般,總是高下立判,但是他希望自己二兒子,能夠進步。

“恭兒。亂世那就是越亂時代就考驗人的生存,亂世之生存,要是不進步,你就會被淘汰。不要覺得懦弱,有些時候,懦弱,是適應時代發展。而,強硬。只會引來,敵人的虎視眈眈,這裡缺衣少食,沒有人願意在這裡,也是我選擇機身原因?這樣才能夠家人平安。恭兒進步之路還有的學,不要好高騖遠,這對於你有害處,絕對沒有好處。”公孫度也是開口說道。

公孫恭點頭,他覺得父親有道理,他能夠生存五十年,可見他的獨到之處,自己父親五十多歲年齡。閱歷之深入,不是自己可以比較。可惜後期的公孫淵不如,自己的父親與叔叔,不然也就是兩個局勢那就是公孫家族與司馬家。當然這也就是說得比較虛的歷史,成不了真,說得題外話。

公孫恭也是點頭也是開口道:“父親的教誨。孩兒永遠不敢忘記。多謝父親的辛勤教育。多謝父親。”

“為父今年五十多歲,人生能夠混到五十多年光陰,也不算虛頭巴腦白活。為父我總有,走的一天,為父要是真的走了,你們可怎麼辦?我們遼東應該怎麼發展?這都是以後問題,康兒恭兒,爹不求你大富大貴。爹只求遼東能夠發展起來。你們能夠去爹老家看看。不要在這苦寒之地繼續待著。這裡不適合你們。”公孫度也是五十多年生活,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他沒有年輕時候銳氣。他有的是不屬於時代歷史感覺。當然這個是他自己感觸而已。

“爹。就算我們回不去,我們的後代也一定會回去,實現我們遼東回家的夢想。”公孫康二人也是一起開口道。

公孫瓚與公孫度,最大的不同,人生感悟不同,公孫瓚一生就是因為他的老師盧植,再加上他自己喊打喊殺一生銳氣,成就了今日幽州牧,但是他的性格只能夠成為英雄。成為不了梟雄,但是公孫度不一樣。他從小時候就離開家鄉,五十多年歲月,讓他有了很大的人生閱歷豐富,只是因為公孫淵出生比較晚,聽不到教誨,才有了不屬於期待的感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世界,我竟成了魔族餘孽

藍朋友

雲之羽:愛情這件小事

彩虹長老

太太心冷,商總追妻火葬場

愛吃茄子炒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