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莘莘嚴重懷疑那寒水寺就是從寒山寺化名而來,要不然就該是金山寺的化名,因為那寒水寺正好建在被兩條江水圍繞的山上。

姜莘莘在對面的鎮上住下,遙望山上的寺廟,乍一眼看過去,寒水寺的規模並不大,粗粗看去只有五六處院落,山門也不大,就是上山的石階有點高。

姜莘莘在對面的鎮子上住了三天,第四天的時候才遇上寒水寺開門接納信眾的日子,這山下的碼頭兩邊都支起了不少棚子,有售賣吃食的,還有售賣小玩具的,另有售賣小首飾的,最多的還是售賣佛珠和香燭的。

姜莘莘看上了幾支桃木簪子,雕工都很不錯,線條簡單卻十分有神韻,還便宜,一對兒喜上眉梢加一支桃花簪,三支一共才二兩銀子,真是可惜了那麼仔細的做工了。

上山的石階曲曲折折,山下還停著不少跟泰山景區一樣的滑竿,那些富貴人家出身要麼是做滑竿,要麼是自家的轎子直接抬上去,可真是讓姜莘莘開了眼。

然而她還不知道,她才是那個給一路上山的人開了眼的那個人,畢竟一個看起來就穿戴十分好的姑娘,身邊沒有僕從丫鬟不說,上山竟然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可真是少見極了。

姜莘莘專心爬山,正在大雄寶殿待客的忘憂大師無意間一抬頭,就看見天上有七彩之氣正往這邊飄來,他想起自家小徒,趕緊往外走,不管對方會不會幫助他那小徒一把,能跟那位有大氣運之人交談兩句也是好的。

待來到山門,七彩之氣已經散去,只餘下一點金光正好在姜莘莘頭頂一閃而逝。

忘憂大師仔細往姜莘莘臉上看去,一晃眼大約知道這位施主長相十分出色,可再仔細去看,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將那面容記在腦子裡了。

忘憂大師即刻便知道自己肯定沒有找錯人,待姜莘莘走到自己跟前,趕緊雙手合十招呼道:“阿彌陀佛,貧僧忘憂,乃是這寒水寺的主持,施主可否隨老衲入內一談?”

姜莘莘當然知道古代的寺廟也有藏汙納垢的,但眼前這位身形消瘦目光清明的老大師,雖然她感覺對方身上傳來一些冰涼的感覺,但對方身上更多的是祥和清澈的氣息。

長生提醒道:‘宿主,這位大師是為有德高僧,只是為世人堪破心魔的事情做多了,自己竟然受到了影響,如今命不久矣。’

姜莘莘當然相信長生的話,又見周圍不斷有人看過來,趕緊答應了這位大師所請,跟著他來到了大雄寶殿後面一處院子裡的銀杏樹下坐下。

姜莘莘只是來見識見識,但眼下情況有些不一樣,喝過了茶,便忍不住問道:“不知忘憂大師有何指教?”

忘憂大師一副殷切又期望地看著姜莘莘,“施主,老衲怕是大限將至,然膝下有一小徒身份特殊,今日施主伴著七彩之氣和一身金光出現,不得已,老衲便厚顏請施主照看我那小徒一二。”

姜莘莘還來不及反對,忘憂大師又說:“施主,老衲身無長物,若小徒能得您照看一二,老衲這裡有幾枚舍利,願意贈與施主作安撫神魂、驅邪避難用。”

就算知道舍利乃是好東西,但那也是人死後所化,姜莘莘敬謝不敏,但長生卻催促她答應下來:“不管是凡俗高僧死後所化的舍利,還是諸天佛門大德的舍利,都是一身精氣與佛法的結晶,又注入不少功德,咱們就算此刻用不上,將來總有用處。”

姜莘莘還是有些過不去心裡那一關,只好說道:“那不如我先見見令徒?”

忘憂大師見姜莘莘態度有些軟化,趕緊招呼一旁候著的小僧去叫無心過來。

姜莘莘聽了無心這個名字,倒是覺得有幾分意思,她記得無心這個名字仙俠武俠劇裡用得好不少呢。

等待無心過來的時候,忘憂大師將無心的身世對姜莘莘和盤托出:“我那小徒身世有些可憐,他父親乃是天外天首座葉鼎之,十二年前因為大舉興兵北離,最終在北離幾位劍仙的圍剿下身死,才五歲的小無心便被北離明德帝給留下作了質子,跟天外天殘部立下了十二年的‘守山河’之約。”

“眼看這十二年期滿,天外天勢必要迎回少主,而北離當年因為葉鼎之而死的人不少,就連皇室怕也不會輕易放無心回去,擔心無心會重整旗鼓再來一次,以報父仇。”

姜莘莘明白了,原來這位忘憂大師是覺得她是個高人,所以想要請她護送無心回去那什麼天外天啊。

姜莘莘不好意思地說道:“恐怕要讓大師失望了,我雖輕易不會受傷,可的確不會半點武功,這護送之事大師怕是找錯人了。”

忘憂大師一點不失望,反而顯得越發輕鬆,“老衲自認看人有些心得,施主的的確確能夠庇佑我那小徒啊。”

長生適時出來解惑:‘宿主,你身上有些氣運,那老和尚就是感受到了你的氣運,所以才堅信你能庇護那個無心。’

姜莘莘一聽到“氣運”兩個字不禁對長生嗤笑:‘我一個死人還能有什麼氣運?就算有,在得到你死而復生之後,那肯定也沒有了呀。’

不等長生多透露一點什麼,一個身穿白色僧衣的年輕和尚從姜莘莘背後走到了忘憂大師跟前見禮:“老和尚叫我來就是來見見這位美人的嗎?”

等無心轉頭看向姜莘莘,姜莘莘這才發現,這個無心長得十分周正,俊美得比之前見過的客棧老闆蕭瑟還要勝出兩分來。

不過,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他那渾身邪氣,只是姜莘莘卻能一眼看出他那玩世不恭之下包裹著的善良和敏銳。

姜莘莘目光一轉,笑著對忘憂大師道:“呀,之前不知道大師的小徒弟竟然長得如此俊俏,若是大師早說他長得這樣好,我早就同意了大師所請,哪裡還用大師苦口婆心地勸說。”

忘憂大師哈哈大笑,可是另一個當事人無心卻連維持笑臉都覺得勉強。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沫沫不忘

lululu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