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騎著腳踏車去了高村,她操著一口地道的黃縣話,村民們聽她是本地口音,很是熱情的和她說,村裡的確有房子往外賣。

“有幾家空著的,之前說要賣一直沒人買,主家就去了別的地方,房子一直荒廢著,有一家呢,最近他家老人在城裡去世了,兒子又不回來了,就把鑰匙給了鄰居,讓村裡人幫著留心一下,把房子賣了。”

村裡人領著姜瑜去了房主鄰居家,鄰居拿了鑰匙,開了鎖,很是熱情的給姜瑜介紹:“這房子是俺們村頂頂好的一家了,四間大屋,還帶著大院子,在村東邊還有一小塊菜園子,村南邊呢,還有三畝地。”

“老兩口愛乾淨,去城裡之前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的,雖然人不在了,但不是在這個房子裡走的,你可以放心住。”

鄰居擔心年輕人忌諱這些,忙和姜瑜解釋。

姜瑜倒是不在乎這些,房子外觀還算新,裡面東西不多,勝在乾淨整潔。

院子夠大,菜園子和地都有,這個房子的地理位置也不錯,在村子的最前面,門口就是一條寬路,沒什麼阻擋,院子裡常年有陽光。

他們搬過來就能住。

村裡都是什麼人,姜瑜也不瞭解,他們初來乍到,要低調一些。

她不打算現在翻蓋房子,先住著,看情況以後再說。

姜瑜對房子挺滿意的:“大姨,這房子多少錢?你能做主嗎?”

“小嫚,大姨不會說謊,這家的房主說了,房子菜園和地最低價三千,一分都不能少,你確定買,我就幫你聯絡房主。”

(九十年代初吧,聽我爸媽說這種房子不帶菜園不帶地四千塊,只可惜當年沒錢買,現在那個村子拆遷了。)

這個價格,在姜瑜的預期內。

“這個價格我能接受,但是我有一個條件,把我父母的戶口都遷過來。”

這個村子以後拆遷,戶口肯定要遷過來,補貼的錢,是按人頭算的。

“我待會兒去問問村主任,現在戶口還算好遷。”大姨喜滋滋的道:“那我就給房主送信了,讓他回來一趟。”

“大概需要多久?”

“得個兩三天吧。”大姨估摸了一下時間,又和姜瑜說:“你要是著急住,就先交給我點押金,先搬過來。”

她也怕姜瑜跑了,人家有錢都去城裡買房,來農村買房的太少了。

房主可是說了呢,要是房子能幫他賣掉,過年給她送頭豬呢。

住在賓館也不是個事兒,畢竟不是自己家。

姜瑜也想盡快搬過來,所以在問過村主任可以把戶口遷來後,她給大姨交了兩百塊的押金,說是明天就帶著父母過來。

大姨當晚就拜託人給房主捎信兒了。

姜瑜騎著腳踏車回到黃縣時,天已經黑透了,晚上風特別大,她頂著風騎回去,累的差點吐血。

遠遠的,姜瑜就看到了賓館門口站著兩個人,她猜是姜樹兩口子,走近了果然是他們。

看到姜瑜,兩人提了一下午的心才落回肚子裡。

“凍壞了吧。”

姜樹接過姜瑜的腳踏車,年蘭花則是握著姜瑜的手給她暖和著,幾個人進了賓館後,姜樹把腳踏車停在院子裡,又上了鎖。

“我和你爸剛才去買了些吃的,讓老闆給咱們熱乎著,你洗洗手,媽去把飯端過來。”

吃飯的時候,姜瑜和兩人說了下房子情況。

三千塊錢,對農村人來說是天價了,一個月工資二三十塊,不吃不喝也要攢十來年。

家裡存摺在年蘭花身上,顧北城給的加上姜瑜給的加起來小兩千。

“小魚,這是咱們家所有的存款。”年蘭花把存摺交給姜瑜:“要是還不夠,咱們問問房主,剩下的能不能過段時間再給他。”

姜瑜把存摺還給年蘭花,說什麼也不肯要。

“媽,買房子的錢我有,這些錢您拿著和我爸平時零花,從年後開始,我會每個月給你們生活費,你們不用省著。”

從京市帶回來的衣服,讓姜瑜掙了一些錢,姜樹的醫藥費還有各種花銷,花出去不少,買房子還差點。

而張老闆那邊的錢,過年的時候才能打過來。

但顧北城的存款和收的份子錢都在她這裡,她先拿出來用一用,等掙到錢了,再把這些錢補回去。

“小魚,你們年輕人過日子也不容易,而且我和你爸還年輕,你爸有手藝,媽就在家裡種地,我們倆能養活自己,你和小顧把錢都攢著,以後有孩子了,有的是花錢的地兒。”

年蘭花現在巴不得姜瑜趕緊懷孕生娃,趁著她還年輕,給他們兩個把孩子看大。

聽姜瑜說,顧北城父母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他們肯定是幫不了姜瑜帶孩子的。

“你們倆就放心吧,我們會好好過日子的。”

提到孩子姜瑜就頭疼,她一點都不想生孩子。

“今天咱們早點睡,明天要買的東西很多。”

鍋碗瓢盆肯定是要買的,生活用品,糧食米麵,全都要買。

姜瑜不好意思麻煩王偉,第二天一早她就去找了輛拖拉機,分了好幾趟才把東西全都拉到高村。

村裡來了生人,街坊鄰里紛紛出來圍觀。

畢竟是搬新家,姜瑜點了兩掛鞭,又給圍觀的村民分了糖果。

和姜家村的人不同,這個村裡的人還不錯,在接了姜瑜的糖後,大家紛紛幫著姜瑜往屋裡搬東西,還從自家拿來抹布雞毛撣子之類的工具,幫著姜瑜把家裡打掃了一遍。

得知姜瑜一家是從南縣來的,大家覺得一家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也挺不容易的,說讓年蘭花和姜樹沒事就去他們家竄門。

臨近天黑,家裡煥然一新。

姜瑜想留那幾個幹活最多的鄰居吃飯,被她們拒絕了。

“你們剛搬來,很多事兒都得忙,先把日子過好了,以後咱們街坊鄰里相處的時間還長著呢。”

送走了人,姜瑜關上了大門。

這邊和南縣的房子不同,堂屋進去是地鍋,地鍋連著屋裡的土炕,燒火時就能把炕烘的熱乎乎的。

姜瑜切了肥肉給新鍋開鍋,年蘭花則是坐在灶臺前燒火。

“小魚,媽還擔心來到陌生的地方融不進去,沒想到鄰居們都很熱心,比姜家村有人情味兒。”

白煙繚繞,鍋裡肥肉滋滋冒油,屋裡很快有了香味。

姜瑜看了年蘭花一眼,叮囑道:“日久見人心,一開始別和人掏心掏肺,先看看她們都是什麼人,好人咱們就好好相處,不好的話就離得遠遠的,自己過得舒坦最重要。”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地獄再次偉大

跳波的老魚

驚封:沒有未來的人偶師

上神彌枝

網遊:為了無敵變成妹又如何

滑稽樹

穿書:惡毒女配要自救

雲影影

【太中】喪世狂嘲

自S的N種方法

山迴路轉仍是君

賦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