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道龍虎山道長們對答如流,引起掌聲不斷,很快道香已經過半,問題還有兩個。

“第四個問題,小師弟你來。”師兄輕叫道。小師弟向前一步。

師兄看著紙說道:“問:華夏道家修煉,為何從靜功入手?”

小師弟回答:“我道家修煉,貴乎煉炁。黃帝內經素問裡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這種種氣的變化,說的是明白詳細,裡面所講的“氣”,全部是後天情緒產生的氣,卻有一句道家之秘,旁人所不知道的,“靜則炁生”,這裡的“炁”,是我道家修煉的先天之炁。只是這短短的四個字,概括了我道家修煉的基礎。因為世上有種種內情外感,傷及人之內炁,所以我道家清心寡慾,抱神守靜。在靜中內炁得到修養,生機蘊藏,自會再生真炁,而為丹本。真炁發生,自有景象,這種體悟必須親身體驗,說是說不出來的。

在修煉過程之中,所有炁的變化,對境要求無心,不能刻意為之,才符合先天,如果夾雜後天念想太多,而無持靜之修煉,正所謂煉意不淨,功夫難以達到高層次的功夫卻是痴心往然,所以我道家之修煉,必須從靜功入手。”話聲一落,又是一片掌聲。

還有五分之一柱香,還有最後一題:“小師弟還是你來答:內家拳是動功嗎?”

小師弟向前走了幾步站定後,一個樁式站好,穩重如山,答道:“華夏內家拳可不能單純稱為動功。”起手式起一翻一圈,“其中有動功,也有靜功。”說話間,一套內家拳施展開來,口也沒有停,隨著動作快慢緩緩道來:“更有動靜合一的較高層次。就比如我剛出手時是樁法,屬於靜功;現在的套路動作,就是動功,而且其中之起式、到最後收式之“無極式”,又都是靜功,內家拳法動作之中,講究“有動之動,出於無動。在”太上大通經”中“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以及“內外均整,心力合一”、還有“由虛空尋有力之真實”等等,就是動靜合一的高層次了。”言畢一個無極式收手,當真動若雷霆,靜若處子。一派宗師氣象。

最後一點香灰落下,全場被小師弟這一套弄下來都大呼“過癮,厲害了。”隨著掌聲響起,宣雲子宣佈時間到,龍虎山道長圓滿完成。

張源先被龍虎山道長這麼一搞,有點危機感了。

灣灣省嗣漢天師府同樣出來三個穿金黃色道袍的道長,都是張源先的師叔,個個滿面長鬚,仙風道骨,精神抖擻。

接過大信封開啟後,五個問題也很輕鬆地在香燃盡前圓滿完成,張源先喜笑顏開。

猜拳,這次嗣漢天師府勝,張源先提出問題:“問:有人說眼前出現的光,就是丹書上秘而不傳的“玄關”,請問是不是呢?”

張新真回答道:“不愧是個老修行,這一個問題很有層次,也是許多人存在誤解的盲區。“玄關”之義,在我道家修煉中是個很關鍵的東西,要是功夫不到處,是不太容易明白。本著無法言傳之處,簡要說一下,玄關是人和天溝通的一個機關,修煉達到一定層次之後,自然而然我明白,在初乘的靜功修煉,所講修證的性光,和玄關是兩回事,性光就是性光,玄關就是玄關,在此階段,二者不可等同而語。”張源先點頭認可。

繼續猜拳,這次張新真開口問道:“修煉強調修德,認為“無德不修道”試問修道和修德是何關係?”

張源先正想開口,忽然又停了一下,才回答:“傳統道家學說認為,人的先天真性,本與太虛同體,清靜潔白,空洞虛無。下生之後,產生種種後天妄心,如雲遮月,矇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礙,念想難除,妨害道修。

修德的目的,從靜修的角度來講,是要培養個人謙虛、柔和、忘我、不爭的坦蕩胸懷,淨化心靈,去妄歸真,再去下功,則入靜易而進功深。若無修德之熔鍊,則心神不清,性地不純,如此心態,去做修煉功夫,無異沙地造廈。所以修煉強調修德,乃與個人的修功息息相關,有德就有道,無德即失道,道以德為基,德高道更高。從社會意義上來說,提倡修德,使人與人之間形成團結、互助、真誠、和睦的…”突然張源先說不下去了,他想到張新真開場時說的話:二千多年來從未有在外還是沒有印和劍的情況下繼任天師之位的先例,而且正一道天師乃是華夏道家之重要領袖之一,怎麼能在一偏安小隅待著不回道家祖庭主持大局,本著是本家同門現在有了這次比試,讓人痛心,徒呼奈何。

“我輸了。”張源先落寞說出這句話。全場頓時譁然。

張新真也是驚訝萬分,這張源先還是有格局的。

等眾人安靜下來,宣雲子宣佈道:“今天定奪天師之位比試第一場論法是龍虎山天師府勝。”現場只有一些稀稀落落掌聲響起,張源先見此也鼓起掌來,頓時現場掌聲轟然響起。網路上也是刷屏的牛逼字幕。

等掌聲落下,宣雲子又宣佈今天比試到此結束,明天還是此處比試笫二場制符。

眾人在嗣漢天師府道士指揮下井然有序地散去。

張源先派了兩輛商務車送龍虎山天師府一行人,這次張新真沒有拒絕,欣然告辭和眾人上車迴文華東方酒店。

而尹小國和李明包括那位央視直播記者則走路出了嗣漢天師府。

李明問道:“國叔,張源先不是回答的很好?為什麼突然就認輸了。”

“哈哈哈,張新真問題提的好,張源先還是有格局的。今天這場論法勝了,後面兩場不比也罷了。”尹小國哈哈大笑說道。

李明若有所思,他想到那小師弟的一套內家拳,那氣勢和風度,就和宣雲子老道長一樣相似。

旁邊的記者卻是一臉懵,這麼自信麼。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鄉野怪談:詭聞實錄

墜橘

風起蕭薔

餘生了凡

女尼的征途

玉月幽蘭

原神之熒妹的海王之旅

要微笑著的面對現實

保鏢太牛,浪的飛起

星空不晚

聽說,你也暗戀我!

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