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投國外的科技雜誌不投國內是因為原主以前投過,他再投也不顯得突兀,而且他特地選人工智慧方向,跟原主之前的論文方向不就對上了?

等他再拿出人工智慧的時候,就不會顯得很突然。

之所以要加密地址,也是為了防止國外特勤人員找到他,他的論文有多麼重要,他再清楚不過。

所有郵件中,他只回了華國,然後一步一步的引導對方找到的。

走到如今,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中,順理成章。

要是對方願意問一句他目前的身份,他肯定也不會刻意隱藏,畢竟他的人設是不清楚自己論文的重要性,可對方沒問呀。

兩人的表情有些古怪,看了他一眼,張了張嘴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鄧進想起一個問題。

“安院士,以您的專業性不應該拿不到燕都大學的畢業證才對,不知為何,您當初只拿了結業證書?”

安景之撓了撓頭,“當時我忙著在遊戲裡面找靈感,然後課也沒怎麼上,考試時間都不清楚, 就錯過了。”

一些大學在考生未透過專業課考試時可以補考,可是燕都大學從沒有這種安排,沒透過就是沒透過,沒來就是0分。

安景之也沒亂說,原主當時正打遊戲打的昏天黑地,還真就把畢業考試錯過了,不過對方並不是因為打遊戲錯過,而是他故意要錯過的,原主很清楚自己不可能透過專業課考試,索性就不去了,等事情揭穿後,他也好有其他的藉口。

比如說是因為身體不適啊,或者是一些其他事耽誤才只拿到結業證書,並不是他本人沒有能力。

不過原主一直都瞞得很好,到目前為止還沒人知道他只拿了結業證書,除了這些查過他底細的人。

其實透過原主之前的考試成績也能看到他的成績是逐漸下滑的狀態,只是現在兩人都自己給他做了一個解釋,因為他忙著研究人工智慧,所以可能在考試上有些分心的或者忙其他的事情,絕不可能是他不會做。

要是別人說在打遊戲裡面找什麼靈感,馬武肯定噴他一臉,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打遊戲還能找到靈感?別給自己找什麼藉口了。

可面前安景之說這話他絕對是一萬個相信,這半個月來他親眼見到安景之的能耐,他親眼見到那些誰也不服,在一些爭論上動不動就會吵翻天的國寶們專家們對安景之有多麼心服口服,甚至還想做安景之的學生,只不過被安景之嫌麻煩拒絕了。

鄧進聽到回答後點了點頭,這個答案才符合他的預期,也才符合安景之表現出來的能耐,一個能寫出如此重要的論文作者怎麼可能連大學的畢業專業考試都無法透過呢?

“原來如此,以安院士的能耐,就是博士生畢業證也輕易取之,安先生,你放心,我會讓人儘快辦理你的畢業證學位證。”

一個能寫出這種震驚世界的人工智慧論文作者卻連燕都大學的畢業證都拿不到,這要是傳出去,燕都大學會被怎麼抨擊?

鄧進沒有這麼大的能耐給安景之補辦,但如果對方是安景之的話,國家肯定願意。

安景之倒是無所謂,都是科學院院士了,如果他願意的話,隨時可以提拔到院長職位,不過既然能彌補一個遺憾的話,自然是好的。

“那就拜託鄧院士了。”

語氣直白,聽起來並沒有多少感謝之意。

鄧進笑了笑並不介意,跟這位打交道時,他就知道這位並不通人情世故,不是故意為之。

“哈哈,不用客氣,以後我可要在安院士手下幹活,還請安院士多關照。”

安景之仰著下巴,“好的。”

鄧進和馬武兩人見狀都忍俊不禁的笑出了聲。

不認識的人會覺得他很孤僻,難相處,沒禮貌,可只有跟他相處過後的人才清楚,這人就是這樣,心裡想什麼,臉上就會怎麼表達,宛如孩童般純淨。

……

兩人走後,內心如同孩童般純淨的安景之舒了一口。

事情按照他計劃的那樣,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大部分的問題都已經有了可靠的理由。

剩下的細枝末節,其他人也自動幫他腦補完成了,反正只要他真的有能力,那些無傷大雅的小細節,這些人也會自動幫他找到理由。

只是他有些奇怪,為什麼沒人問他只投華國不投國外的論文?

難道已經腦補完成了?

他不知道,確實有人已經給他解釋清楚了。

送鄧進到自己的住處,馬武問道,“鄧院士,您怎麼不問問安院士當初為什麼不投華國的論文呢?”

鄧進微微一笑,“這有什麼奇怪的?安院士雖然不通人情世故,但他到底還是有自尊心的,從小便是天才般的人物,竟然連燕都大學的畢業證都沒拿到。”

“若是他的論文投到國內的雜誌期刊上,難保會被人認出,燕都大學的畢業生不少在各行各業都是鼎鼎有名的商人,學者。”

“安院士並不清楚自己的論文價值,他害怕投到國內雜誌期刊上,又被篩下去。到時又會成為他人的談資。”

成為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同學校友口中的談資。

馬武瞭然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安院士這半個月的表現來看,確實對自己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錯誤認知。

他雖然不懂科研,但從那些科研學者的談話中能清楚安景之的能力到底有多強。

那些學者大能們拿著最難的問題來問安景之時,他隨口就說出來了,甚至還一副很奇怪的眼神看對方,彷彿在說,你已經是這種地位了,居然連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

科學院的院士居然問我這麼簡單的問題?

就好像這些學者們拿著1+1等於幾的問題去問對方一樣。

安景之眼中的鄙視也毫不掩飾,或許說他根本就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

而那些學者們也唾面自乾,誰讓他們活了一把年紀,還比不過一個小年輕呢?

這些學者多是七八十歲,最年輕的也是六十一歲了,他們學了一輩子,居然還不如一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備受打擊。

於是他們愈挫愈勇,覺得自己應該要多活幾年,跟著這個年輕人一起見證新的華國,一起同他開啟新的時代。

哪怕他們只能起到些微的輔助作用,他們也甘之如飴。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好孕日常

福安安安

大唐最穩太子李承乾

一塊麥樂雞

豪門千金她以武服人

樓七七

長生魏家

向南而起

那朵黃玫瑰

白菜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