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洛神淚”自“雲瀾劍”的劍尖疾射而出,以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徑直射向那比之前剛開始蓄力時耀眼了數倍的殷紅光芒,雙方都是全力一擊。

兩點接觸,紅芒點在了“洛神淚”上,“洛神淚”亦點在了紅芒上,一聲刺耳的音爆聲響起,只見擂臺上一邊是殷紅的氣場,另一邊是海瀾的氣場。音爆聲漸漸消失,一朵半邊殷紅半邊海藍的妖異蓮花在擂臺中央緩緩綻開,就在快要完全綻開的一瞬間,那海藍吞沒了殷紅,整朵蓮花登時消散,“洛神淚”速度絲毫不減地向姜子云襲去。

“浮生九式,第二式,撼地!”姜子云早已從“洛神淚”匯聚時帶來的威壓中感知到光靠“一式,華誕”是不可能擋住的,於是在發動完“一式,華誕”後立馬燃燒精血,瞬發了“二式,撼地”。

擂臺上,土黃色的劍氣裹挾著翻飛的擂臺碎塊,迎向了“洛神淚”,而姜子云在擊出這兩劍期間,他的瞳孔先是變為了妖異的殷紅是,然後又變成了土黃色,最後變回了黑色,而變回黑色後,瞳孔竟潰散了一會兒才恢復正常,整個人也是虛脫了下來,不得不說,燃燒精血瞬發這兩劍,對如今的姜子云來說負荷還是大了些。反觀葉夢舞,在發出這招後立馬癱倒了下去,洛神虛影等也全部消散,只餘下那一點晶瑩。

海藍與土黃相撞,霸道無匹的劍勢加上無往不利的劍氣,在短暫地僵持後竟是硬生生劈開了“洛神淚”。“洛神淚”散,其間蘊含的無上威能剎那溢散開來,眾長老見此,立馬合力釋放能量罩護住擂臺,而擂臺原本的結界早在“洛神淚”與“華誕”相觸時就已經崩碎。在“洛神淚”散開的一瞬,姜子云的心揪了一下,第六感告訴他,葉夢舞會死,沒有多做任何思考,幾乎是下意識的,姜子云本已虛脫的身體頓時爆發出一股駭人的氣勢,《山海經》在其體內浮現,散發著耀眼的金光。眾人眼中,只見姜子云渾身金光大綻,一瞬間消失在原地。那是姜子云藉助《山海經》的力量強行用出了“影虛步”的瞬間移動。他出現在了葉夢舞面前,癱倒的葉夢舞看著他,眼裡浮現淚光,姜子云拼盡全力將她扔向了擂臺外,甚至還用玄力為她結了一道護盾,葉夢舞想說些什麼,但嘴巴張了張,卻沒力氣說話,只能眼睜睜看著姜子云做完這一切後扶劍單膝跪倒了下去,而她自已也昏了過去。

千鈞一髮之際,早有準備的院老慕塵與副院長鄒無忌立馬衝向了擂臺,前者救出了姜子云,後者接住了葉夢舞。而此時,“洛神淚”的威能完全釋放,姜子云的那一劍也斬在了能量罩上,雖然中途被削弱了些許,但那由六個天人境和一個半步聖銘境的強者合力凝成的能量罩上,竟是出現了一道細小的裂痕!

眾人俱是一驚,好在擋住了所有威能。三長老曲彩璃雙手環抱身前,眼中流露出了欣賞之色,她那傲人的身材與挺拔的雙峰讓不少學院子弟眼饞,相比之下,她的妹妹四長老曲彩琉少了妖嬈嫵媚,多了清純冰冷。

姜子云被慕塵帶至觀眾席後,嘴角流出一絲鮮血,只從儲物戒指中取出一枚“復靈丹”,盤膝坐下,調息起來(儲物戒指比芥子袋空間小一些,前者只能裝死物與靈藥之類,而後者能裝活物,後面還會提到芥紋)。而葉夢舞則是被鄒無忌用玄力修復著傷勢,更是將一枚“復傷丹”融於玄力之中,以此加快修復葉夢舞超負荷的身軀。同時,大長老蘇晨站上擂臺,宣佈道:“此戰葉夢舞率先失去戰鬥力,故姜子云勝出,晉級五日後的決賽,可有異議?”臺下無人有異,因為這次無論如何,在眾人心中,二者皆為贏家,這場比賽,太過驚世駭俗。當結果宣佈後,全場是寂靜的,下一刻,又轟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吶喊聲,這不是給姜子云一人的,這是為這場精彩的比賽,為參與這場比賽的兩人共同喝彩的。慕塵看著調息的姜子云,心中默默道:“這小子,也不知是傻呢還是……哎,不過這性子,我喜歡,一定得讓他拜我為師,嗯,一定,誰也搶不走。”

姜子云在調息完後,領取了“復傷丹”,返回了宿舍,而葉夢舞則被葉府的人接回去了,仍舊處於昏迷中,但傷勢已好轉,只是玄力耗盡而已。

當四強賽結束後,一個勝者是姜子云,另一個則是李無極,五日後,便是他們的決賽了。

(七大長老:大長老,蘇晨,半步聖銘境;二長老,趙正明,天人境巔峰;三長老,曲彩璃,天人境十重;四長老,曲彩琉,天人境九重;五長老,武天怒,天人境九重;六長老,劫星,天人境八重;七長老,未知,未知。院長,林燁,閉關前聖銘境四重;副院長,鄒無忌,聖銘境二重;院老,慕塵,聖銘境二重。)

聖形大陸 璇鵠帝國 璇璣城 葉府

葉夢舞躺在床上,一個頭發胡須皆白的老人守在其床邊,那老人頗具仙風道骨之姿,又給人以披靡天下之態,這便是葉夢舞的爺爺——葉擎天。一對中年夫婦立在其身後,滿臉擔憂,他們便是葉夢舞的父母——葉楓與夢嵐。

葉擎天雖然貴為葉府府主、帝國相丞兼元帥,稱號“擎天侯”、“鎮國元帥”,修為更是高達聖銘境七重,卻是一個孫女控。他有三個孫子:葉凡、葉天、葉嵐,而孫女就兩個:葉舞與葉夢,只是葉舞死了,便只剩了葉夢,而葉夢後來改名成了葉夢舞……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出生在這樣的世界,閣下如何應對

祖國人關羽

長夜五部曲之一一寶石繼承者

長夜路漫漫孤獨在人間

機械師:鐵馭指南

五銖銅錢

1003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