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皇帝御駕親征,別管仗打不打得贏,派頭一定要擺足。

行軍時儀仗赫然、軍列森嚴、天威浩蕩是必須的。

道路兩側百姓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也是必須的。

正德帝的平叛軍出京之後,便是這樣一番派頭十足的景象。

正德帝乘坐一架仿春秋式樣的戰車。

戰車是谷大用讓工部特製的。

主打就是一個復古。

戰車兩旁,則是眾將官騎馬而行。

其中最惹眼的自然是常家人。

南征討賊戎政尚書常風,作為頂馬為正德帝的戰車開道。

戎政尚書乃永樂年間的特設官職,宣德年間廢除。

所謂戎政尚書,即由尚書或侍郎、都御史為協理京營戎政,掌京營操練事。

如果說兵部尚書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長,那戎政尚書就相當於現代的總參謀長。

正德帝恢復戎政尚書這一官職,又讓常風這個勳貴武官擔任,明擺著是要近一步壓縮兵部文官尚書的權力。

常風左邊騎馬前行的,是南征討賊前鋒將軍尤敬武。

前鋒將軍位居五將軍的第二位。

尤敬武在此次平叛征途中,身份僅次於親任大將軍的正德帝。

就連老資格的左將軍張永,第一寵臣右將軍江彬,第二寵臣後將軍錢寧,排位都在尤敬武之後。

正德帝將尤敬武的身份拔高到如此地步,顯然是看在常風的面子上。

常風右邊騎馬前行的,是他的長子——戶部右侍郎、南征討賊總糧秣官常破奴。

十五萬大軍的糧草供應、軍餉排程,常破奴一人說了算。

不光如此,正德帝還下了一道特旨。

凡涉及錢糧事,常破奴有權驅使沿途各地總督、巡撫、布政使及以下地方官。

管你是什麼封疆大吏,都要老老實實聽我常破奴的。

其權勢可見一斑。

常家這三位巨佬重臣威風堂堂,為正德帝的復古戰車開路。

但離正德帝最近的,卻是常家的少年郎——常青雲。

常青雲作為南征討賊隨駕經歷官,就坐在正德帝的戰車上。

與正德帝一字並肩。

戰車之上,正德帝心情不錯,竟跟常青雲開起了玩笑:“徐家姑娘再過兩個月就要生了吧?孩子是你吧?”

常青雲早就習慣了正德帝跟他開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玩笑。

常青雲竟道:“不是臣的,難不成是皇上您的?按仁孝徐皇后那一支的輩份論,您還得喊靈兒一聲皇姨呢!”

正德帝開懷大笑:“哈哈,朕竟忘了跟徐家的這一層關係。

以後私下裡,朕還要稱你一聲小姨夫。

你祖父是朕的皇姨夫,你也是皇姨夫。

等歇駕的時候,你跟你祖父好好論論輩分。

看以後是不是要連襟相稱.”

常青雲卻道:“皇上快別胡說。

臣可沒吃熊心豹子膽,跟祖父開這等沒大沒小的玩笑.”

突然間,正德帝面色一變,發出一聲龍嘯:“啊呀!大事不好!”

此言一出,隨行眾將官離時呆住!

常風大手一揮:“大軍停駐!”

隨後他策馬來到正德帝的戰車前,拱手道:“皇上,出什麼事了?”

正德帝急得一腦門子汗:“劉貴妃給朕的玉簪不見了!”

劉貴妃,正德帝時下最寵愛的妃子。

她原名劉良女,曾號稱大同第一婆姨,是太原晉王府樂工楊騰的妻子。

正德帝這人最喜好他人之妻。

當初應州大捷後,正德帝到大同遊玩,進了晉王府駐蹕。

晉王命樂工為正德帝奏樂助酒興。

酒喝了一半兒,正德帝如廁,好巧不巧撞見了劉良女。

這劉良女妥妥美熟一枚,又溝溝又丟丟,美得冒泡。

正德帝見到她,尿硬生生給憋回去了。

有道是酒乃色媒人。

正德帝高呼一聲:“朕要安寢!此地可有美婦人乎?給朕侍寢!”

當時江彬就在正德帝身邊伺候。

江彬很瞭解正德帝,可以說正德帝一撅屁股,江彬就知道他要拉屎還是放屁。

甚至知道拉的屎是橘子味兒還是杏子味兒的。

江彬立馬將劉良女“請”到了正德帝的寢宮。

這劉良女本是大同婆姨出身,自小經受了嚴苛的“坐甕”訓練。

大同婆姨上了年紀是要從良嫁人的。

但只能嫁給賤籍男子。

而他的丈夫身為樂工,正是賤籍。

她雖從良多年,大同婆姨的諸般本事卻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

江彬在臥房外伺候。

聽到臥房內的正德帝喊了兩句話。

一句話是“啊,好姐姐,美姐姐,你真會。

朕好受用.”

一句話是:“不好,朕要尿了!”

總之,劉良女上了龍榻,自此野雉變鳳凰。

正德帝做人還是講究的。

他沒有為難劉良女的原配丈夫楊騰。

而是給了楊騰一個太常寺從七品博士的官職。

且賜了楊騰四名二八年華的少女為妾,又賜白銀五千兩給他在京城安家。

楊騰本是個賤籍樂工。

能當從七品文官簡直是祖墳噴火。

再說,四個十六歲少女外加五千兩銀子換一個三十歲的婦人,這生意怎麼算都是楊騰佔便宜。

楊騰不傻,立即一封休書,休了劉良女。

正德帝做事向來隨性,竟將劉良女接入宮中,一路封為貴妃。

八月二十二,正德帝率軍出征。

本來想帶著劉良女同行。

但按軍中說法,出師帶女眷不吉。

當初堡宗兵敗土木堡,據說就是因為王振為討好他,隨軍帶了百名美女。

正德帝無奈,只得與寵妃暫別。

劉良女給了她一枚玉簪,算是個睹物思人的念想。

哪曾想,這枚玉簪竟然丟了!

正德帝命人將戰車仔仔細細的找了一遍,沒有尋到玉簪。

正德帝無奈,命常風道:“全軍就地紮營,尋找玉簪!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將玉簪找出來!”

張永聽了這話大驚失色:“皇上,南征大事兵貴神速。

豈能為了一枚玉簪耽擱行程啊!”

正德帝高喊道:“丟了劉貴妃給朕的玉簪更不吉利!有損武運!快去給朕找!”

張永正要爭辯,常風卻偷偷拽了下張永的袍袖,隨後高喊一聲:“皇上,聖明啊!臣這就傳旨,命全軍駐紮,尋找玉簪!”

說完常風拉著張永離開。

張永抱怨:“老侯爺,南征不是兒戲。

皇上因為一根玉簪耽誤了軍國大事。

你為何不讓我勸諫?”

常風狡黠一笑,渾濁的老眼滿是狡猾:“你以為皇上真會為一枚玉簪讓十五萬大軍停止前行?以皇上之英明神武,會如此糊塗嘛?”

張永一愣:“怎麼說?”

常風壓低聲音:“青雲一直在皇上的御車上。

他之前偷偷告訴我,昨日御車過盧溝橋時,皇上將一枚玉簪拋入了永定河中.”

“尋找玉簪只是一個由頭。

讓大軍緩行是皇上的目的.”

張永大惑不解:“皇上為何想讓大軍緩行?”

常風嘆了聲:“唉,我能猜到,但不能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秉夜歸途

超能君

穿越原星做城主

使用者4306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