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建交,秦君贈優良糧種與蜀,蜀國的糧食產量再次增加。

但是這並沒有讓蜀民的生活好過,蜀地貴族們反而更加壓榨百姓,賦稅提高了三成,致使蜀地怨聲四起。

秦君受蜀地百姓推崇,希望由秦君來統治蜀地,秦君來到蜀王都,希望蜀王能夠盡心治理蜀地善待百姓,蜀王下令賦稅減免,初有成效,次年又加賦稅,蜀民再請秦君,望秦君御蜀地,使蜀民為秦民。

秦君受蜀民召,親率30萬大軍赴蜀地,兩月破蜀,蜀亡,地盡歸秦。

蜀地舊貴族有欺壓百姓者,按罪懲治,盡收民心。

次年,褒國君室願去爵為秦民,秦君賜爵秉伯,西地盡歸於秦。

秦君實施改革,書院遍佈秦國,凡秦國子民皆可參閱武宗密卷,習武之風盛行,武者劇增。

仙師每年於各地挑選資質、根骨上佳者,教導修行,修行者劇增。

商、虞聽聞秦國改革,競相跟隨。

次年,秦君於蜀、褒兩地徵兵,兩地徵得兒郎二十三萬。

次年,書院研究靈能炮獲得進展,秦君於工器坊外再設一局,名天工坊。

次年,天工坊對靈能炮進行流水線量產並裝備軍隊。

次年,秦地註冊修士達一百三十八萬,其中煉精化氣修士一百萬,煉氣化神修士三十萬,煉神返虛修士六萬,返虛合道修士兩萬,人仙修士1234人,地仙修士13人,天仙修士一人。

武者四千八百六十二萬,煉皮四千八百萬人,煉血六十萬人,淬骨兩萬人,煉神一人。

書院遍佈秦國各地,低階武宗密卷免費開放秦國百姓。

軍中甲士選拔嚴格,都是武者、修行者,入軍再發中階武宗密卷。

實力遠超當年。

可不同於秦國,商、虞兩國施政困難,帝辛怒,派殷瑾解決反對政令的貴族,但是效果仍舊不佳,虞國毅然。

商國舊貴族陽奉陰違,表面遵從帝辛的命令,背地懲戒想要修習武道的百姓。

“陛下,新政效果不佳。”殷瑾對著帝辛說道。

“為什麼?”

“百姓多不想修習武道。”

“是不想還是不敢!”帝辛憤怒的吼道。

龍德殿中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出,將腦袋埋得低低的。

“孤從來沒有虧待過你們吧,你們就這樣做。”

“臣等惶恐。”

“殷瑾,都有那些地方的百姓不想修習武道。”

“封,桃林,河間......”殷瑾報著一個又一個名字,足足唸了十多分鐘才停下。

砰!

“我大商居然有八成之地的百姓不想修習武道,你們告訴孤,這是為什麼?”

“陛下,這些愚民不知天恩......”一個武將說道。

噗~

一道劍光,這名武將的腦袋就滾了起來。

帝辛手中拿著人皇劍掃視底下眾人。

“你們當真以為孤是傻子嗎?孤念爾等為官不易,只許你們半月時間,不論你們用什麼辦法,就算是去綁這些百姓,也得讓他們給孤學。”

“殷瑾,此事你全權負責。”

“臣遵旨。”

虞國。

“寡人給過你們機會了。”

“你們都是寡人的忠臣,是你們當年扶持寡人踏上的這個位置,寡人念及舊情,一而再再而三容忍你們,小懲大誡,但是你們一次又一次的讓寡人心寒,寡人很失望。”

“殿下,武宗密卷都是臣等祖上冒死換來的,如此便宜那些百姓,難免讓這些臣子寒心。”

“難道等將來秦國打到這瀚雪城你們才會悔悟嗎!”

“秦國憑藉新政實力日益增長,爾等還抱著那本破書不願放下,難道是想看著你們為之努力的虞國消亡嗎,那當初你們支援寡人的目的是什麼。”

“臣等知錯。”

“你們有些人是寡人的叔叔,是看著寡人長大的,寡人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莫說寡人無情,退了吧。”

等剩崇應彪一個人的時候,白澤出現。

“還請您去盯著,若是他們生出異心,便...不用再留了。”

“外臣明白。”

或許是崇應彪剛才的那番話打動了那些老臣,他們傳信自已的封地教導百姓武道修習,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不願,密謀著投靠大商。

可是,就算投靠大商也是一樣的結果,而且,他們沒有投靠的機會了。

白澤帶著妖族將這些有了其他想法的人全部解決掉。

並且讓這些妖族幻化這些人的容貌去教導武道修習,只是這些妖族並不是太擅長武道。

為什麼不擅長,當然是因為沒有擅長的必要,休仙不好嗎,非得練武。

虞國的新政實施成功,那些老臣之後也發現朝堂之上少了很多面孔。

大商,在殷瑾的監督下,新政實施也算順利,因為這些人知道,帝辛是真的會殺人的主。

這幾十年來,可沒少殺人,朝堂之上的官員換了好幾茬了,能一直留到現在的沒幾個。

商容也在幾年前壽終正寢了,應該是累死的吧。

軍中將領們大都換成了子姓子弟,殷氏子弟佔據要職,或許是帝辛不再放心外姓之人了。

秦國的統治者和將領都是出身低微,所以新政的實施並不反對,因為他們沒有,新政讓他們也得了好處,周的舊貴族早就被貶為庶民,也能從中得到利益,蜀地的貴族已經清洗過一番,另一些自然不會不識趣,而且他們的爵位還在,還能護得子嗣一代,褒地本身就沒有幾個貴族,他們手上的武宗密卷還不如書院和軍隊發放的,自然也不會反對。

說白了就是秦國自上而下,就沒有富的,新政的利益所有人都能夠得到,自然沒有人去反對。

最重要的是,爵位每傳一代就會減一級,他們不可能一直富貴,所以對於新政才會如此推崇,誰知道自已的家族什麼時候會沒落,說不定之後還有子孫後代要靠著這項政策來崛起呢。

“大秦的子民們,還記得十二年前的事情嗎,商軍打到了這裡,我們的英烈用生命將這些來犯之敵擊退,現在,復仇的時間到了,罰商!”

“罰商!”

“罰商!”

“罰商!”

“鎮國將軍秦驍聽令。”

“臣在。”

“朕令你帶兵三十萬,火炮八千門,靈能炮十二門,前往鹽池(漠城一帶被丟棄的十幾城,也就是秦、虞新的邊地),防備虞國。”

“臣遵旨。”

“徵西將軍摩沙聽令。”

“臣在。”

“朕令你帶兵三萬為先鋒軍,先行至函谷兩關,待吾大軍直供西鄰。”

“臣遵旨。”

“衛國將軍夏徹聽令。”

“臣在。”

“朕留十萬大軍與你,替朕守好大秦。”

“臣遵旨。”

“太子秦泰聽令。”

“兒臣在。”

“太子德行出眾,才能上佳,現理事監國,國中朝政皆有太子處理。”

“兒臣遵旨。”

“本王親率大軍五十萬,即日出發,此戰,滅商。”

“戰!”

“滅商!”

“戰!”

“滅商!”

“戰!”

“滅商!”

自從秦國改革之後,大商和虞國就派修士時刻觀察秦國的一舉一動,現在秦國有了大動作,訊息不過三日便傳到國都。

帝辛看著手中的情報,頭疼又犯了。

殷瑾在一旁靜靜的等著帝辛的命令,這份情報是他遞交給帝辛的,所以上面記載的什麼他很清楚。

“洪兒,蛟兒,你們以為該如何。”

“戰!(戰!)”兩人同聲道。

“好,不愧是孤的兒子,大商的皇子。”

“殷瑾,去準備吧。”

“陛下,應當暫避鋒芒。”

“逃又能逃到哪裡,這天下,沒有地方給我殷氏子弟容身了,唯有一戰才能讓我殷氏子弟立足。”

說完帝辛又看了一眼殷瑾,“若是我敗了,你便帶著他們降了吧,讓子姓殷氏流傳下去。”

“臣遵旨。”

“上陣還得父子兵,洪兒,蛟兒,給為父披甲。”

提上一嘴,姜王后在得知姜氏遺孤死去的第二年便鬱鬱而終。

大商也研究出了‘聚能炮’,可惜沒能量產。

到現在也只有三十四門聚能炮。

當日,帝辛就帶著二十萬大軍以及七萬玄鳥衛趕赴西鄰。

剩餘的大軍交由殷瑾集結派遣。

李記也帶著北境的三十萬大軍向著西鄰趕赴,這是一場關乎大商生死存亡的戰爭,就如先前決定秦國生死存亡的戰爭一樣,只是這一次互換了角色。

兩天,秦明帶軍來到了函谷關,“再往前三城就是大商的領地了,但是十二年前,那裡是我們秦國的領地,現在,去把我們的領地奪回來。”

次日,大軍攻克梓臨、長興、渭水、戒尤、河亭五城(全是虛構)。

再日,大軍又破五城。

直到七日後,大軍來到西鄰城之野五十里。

同時,帝辛也帶著大軍來到了韓山。

武成王,哦不,現在是成武伯黃飛虎提醒帝辛小心。

“此地無人。”伏羲說道。

“他們不會用同樣的招數兩次。”

關乎大商生死,伏羲等一眾修士都是參戰。

次日,帝辛帶人來到了西鄰城,看著野外的秦軍。

“這天命當真是難違。”帝辛嘲弄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虛劍跡

痴男怨女

種神戰爭

九維度

決異

煉丹閣的小貓怪

九劫邪君

萬年桃花釀

現詭

光暗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