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三百萬兩已運往戶部,想來戶部屬員正在清點!”

小將並非能完全理解皇帝的心情,但他也知道歷來出兵都要耗費鉅額軍資。

軍隊往朝廷輸送財物的實屬少見,上一次做出這種事的還是顯聖公。

當然,以掠奪他國財富為目的的侵略戰爭除外。

“請陛下容微臣先行告退,微臣立刻回戶部辦理接收事宜!”

戶部尚書已經樂瘋了,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天知道他這戶部尚書當得多麼辛苦!

皇帝深吸了幾口氣,好不容易平復下心情:“去吧!”

金殿內已沉浸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中,百官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唉呀!老夫以前怎麼沒發現徐將軍是這樣的大才啊!看走眼了!看走眼了!”

“打擊了倭寇是小,這三百萬兩銀子對朝廷而言,簡直是一場及時雨啊!”

“去年幾處鬧了災荒,不少百姓至今流離失所,有了這筆銀子,百姓可以少受些苦了!”

……

虎國公凌海山欣慰之餘,也有些不解,徐勝是他一手帶出來的,以前竟不知他如此了得!

看來是自己埋沒了一名天縱天英啊!

而郭追等老臣卻總覺得徐勝奔赴東南後發生的一切都有些熟悉,像極了某人的作風!

他走向謝敏,微笑道:“謝大人,好久不見顯聖公露面了,他近來可好?”

謝敏是顯聖公的岳父,他總該對顯聖公的近況有所瞭解吧?

謝敏搖頭苦笑道:“我也許久沒見到他了,聽說是在閉關修煉上古秘術!”

他人老成精,時日一長,自然看出唐庸的突然閉關有蹊蹺,不過有些事還是不知道為好。

郭追深深了看了謝敏一眼,又道:“謝大人覺得徐將軍這仗打得如何!”

聽到這話,謝敏心中打了個突,驚訝地看向郭追!

他還真沒往這方面去想,不過……不會吧?!

眼見金殿內亂得不成樣子,戴太監大聲道:“肅靜!”

百官這才勉強壓抑住激動的心情,各回佇列站好。

皇帝龍顏大悅,對那小將笑道:“很好!你叫什麼名字?”

小將伏首道:“小人名叫陳敖。”

皇帝點頭道:“好!你報喜有功,朕便封你個三等子爵!”

三等子爵?!

陳熬直接僵在原地,張大嘴吧半天說不出話來。

隨後狂喜道:“微臣謝主隆恩!陛下萬歲萬萬歲!”

現在陳敖終於明白他姐夫徐勝為何非要逼著他領這個壓送銀錢的苦差事了!

一個無品無級的小兵,一躍成為三等子爵,這種奇事也只在當年的敢死隊中發生過!

百官一片歡天喜地,自然不會對皇帝的封賞有什麼異議!

只是都沒想到,抗倭軍中最先受到封賞的會是一名運銀的小兵。

皇帝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又對小兵道:“好!下去休息!”

陳敖起身就要走,猛然想起還有事情沒有交代完,又跪下了:“微臣還有兩件事要回稟!”

還有事?

百官興致勃勃的看向陳敖,莫非還有驚喜!

皇帝笑道:“但說無妨!”

陳敖道:“啟奏陛下,第一件事是,徐將軍請旨在七月初回京述職。”

七月初,那是兩個月後,按理說抗倭軍該班回朝了,他為何說是述職?

皇帝想了想道:“準徐將軍所奏!”

又問:“第二件事呢?”

陳敖從懷裡掏出一個牛皮信封道:“這是徐將軍讓微臣轉呈給陛下的密信!”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看了旁邊的戴太監一眼。

戴太監立刻下到金殿,取了密信,又拆開紙封,才恭恭敬敬地遞給皇帝。

百官的目光隨著戴太監移動,最後落在皇帝手中攤開的信箋上。

然而皇帝看完信後,卻半天沒有說話,滿朝文武也難免跟著一驚一乍的。

許久後,皇帝平靜道:“吳家滅門慘案暫不結案,著刑部和大理寺繼續追查,勿必將案情查得清清楚楚!”

一眾官員都有些懵,剛才不是還在說東南抗倭軍的事嗎?

怎麼徐勝一封秘信,又扯到吳家滅門慘案上來了?徐勝和吳家的關係好像並不親近吧?

郭追原本就覺得所謂悍匪尋仇看似能自圓其說,實則有些太過巧合,像是有人故意設計。

如今皇帝下令繼續追查,他當然不會推辭:“微臣遵旨!”

謝敏和胡大莽對視了一眼,立刻就明白皇帝突然轉變態度,必是和那封秘信有關!

而那封秘信未必就是徐勝所寫,看來霜兒已經和二爺會和了。

這樣一來,他們倒不必再費唇舌,只需一邊繼續查探,一邊靜靜地等著二爺回京就是了。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塵埃落定時,秦修儀走了出來。

他道:“微臣以為吳家慘案人證物證俱在,實在沒有必要再拖延,繼續追查下去只會白白耗費人力物力!”

所謂悍匪尋仇,自然是秦修儀導演的一出好戲!

他自以為這一招十分高明,刑部不得已之下只能草草結案,而真相將永遠湮滅在歲月的長河中。

誰料關鍵時刻,皇帝反而臨陣倒戈,萬一真被人發現些什麼線索,自己這番謀劃豈不前功盡棄!

媽的!又是他秦修儀!怎麼哪哪都有他?!

胡大莽滿臉怒容,簡直恨不得衝上去把他摁在地上暴捶一頓!

謝玉道:“陛下聖明,吳家一案有諸多疑點,所謂悍匪尋仇太過離奇,如今死無對證,不可輕下定論!”

秦修儀反駁道:“微臣實在不知謝大人說的疑點在哪裡?那要犯不是人證?破廟中的兵刃不是物證?

何況早有傳言,吳老漢多年前便與悍匪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招州府衙便是據此將他抓進大牢!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雖不知吳老漢為何與悍匪反目成仇,但吳家慘案是悍匪所為,卻在情在理!”

秦修儀既然要栽贓嫁禍,自然早已準備了一番說辭,原本在觀望的一些官員也不免有些動搖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大郎起來喝藥了

美男啊

人在大秦,我要修仙

重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