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確實不清楚崇禎傳喚他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為了討論南征安南的相關事宜,那肯定是不能少了大明兵部尚書洪承疇的。

而現在洪承疇不在,況且,南征安南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

朝廷和崇禎授權,由朱慈烺全權負責,包括出征的隊伍、糧草補給等等所有一切事宜都是朱慈烺獨攬大權。

崇禎只需要掛個名字。

暖閣內只有內閣首輔林欲楫、吏部尚書李日宣和禮部尚書張國維。

這三個人單獨聚在一起,朱慈烺真的搞不明白了。

所以,朱慈烺也沒有客氣,直接出言詢問。

聽到朱慈烺的問話,崇禎也沒有藏著掖著,直接開口說道。

“烺兒,朕今天宣你前來,是想討論一下對第二次遼東之戰的功臣將士封賞事宜。

這第二次遼東之戰,不僅收復遼東全境,平定建奴之亂,而且還有開疆拓土之功勞。

如此戰功卓越,朝廷要是不封賞的話,怕是寒了將士們的心。

所以,諸位愛卿商討之後,向朕上書, 建議朝廷在南征安南之際,對第二次遼東之戰的功臣將士進行封賞。

朕想知道你意下如何?”

朱慈烺一聽,立刻就明白了崇禎的小心思了。

所謂的封賞,不過是崇禎想要籠絡軍心的手段而已。

不過朱慈烺對此並不介意。

自己手下的將士們,出生入死,這個時候能夠得到朝廷的認可和封賞,這是好事,也可以提振士氣。

至於崇禎的小心思,朱慈烺完全不放在心上。

如果孫傳庭、李定國、黃得功等人對自己的忠心因為一個封賞就改變的話,這樣的人不用也罷。

朱慈烺的心裡思索,但是臉上依舊是一副欣喜之色。

因為,崇禎在說完之後,目光很銳利的盯著朱慈烺。

哎!看來崇禎對於自己還是不放心。

難怪開國功臣大都沒有好的下場,自己是崇禎的親兒子,崇禎都很警惕,何況是外人。

功高震主,不得好死,此話果然不假。

“父皇,兒臣十分贊同,這些將士都是朝廷的兵馬,自然全憑父皇做主!”

朱慈烺欣喜的作揖行禮。

崇禎並沒有從朱慈烺的表情中發現什麼異常,所以也徹底放下了戒心。

“好!既然如此,那張愛卿,你來說說,按照禮制該如何封賞?”

崇禎問向禮部尚書張國維。

張國維自然作揖行禮,出言回答。

其實對於平定建奴這樣的軍功來說,能夠封賞的也只有爵位了。

明朝的爵位分為宗室爵位和功臣外戚爵位兩種。

宗室爵位只有明朝的皇帝親屬才能獲得,包括親王和郡王兩等。

親王嫡長子年十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王世孫,冠服均視一品;

親王其餘諸子年十歲,則封為郡王。

郡王嫡長子為王長子;嫡長孫則授王長孫;冠服均視二品。

郡王其餘諸子則授鎮國將軍,從一品;其餘諸孫授輔國將軍,從二品;

郡王曾孫均授奉國將軍,從三品;郡王四世孫均授鎮國中尉;從四品。

郡王五世孫均授輔國中尉,從五品;六世以下皆授奉國中尉,不再降爵。

也就說,老朱家的子子孫孫無論多少世多少代,至少都有一個奉國中尉的爵位,可以享受朝廷的供養。

朱元璋那是被窮怕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子子孫孫不受苦不受餓,定下了這麼個規定。

可是老朱沒想到,這條政策也成了明亡的原因之一。

據記載,在洪武年間,明朝宗室有男女58位,但經過子子孫孫,代代相傳,到萬曆年間,宗室在籍人數達到163800餘人。

到崇禎時期,宗室在籍人數達到332855人。

明朝皇室宗親人數的暴增,朝廷的供養壓力變大,崇禎又是個好面子的人,遼東的將士沒軍餉,可以等一等,緩一緩,但是自己老朱家的族人們的供養,那是一點也不耽擱。

這讓本就入不敷出的大明財政雪上添霜,最後只好走向滅亡。

而明朝功臣外戚爵位則授予有軍功或皇家有恩澤的人,分為公、侯、伯三等。

有軍功者得以封爵,爵位非特旨不得予,並且只有封號和食祿,沒有封邑。

也就是,明朝的爵位只有稱號和俸祿,是沒有封地的,而且還會分為世襲和非世襲兩種。

除了公、侯、伯,明朝還有四等勳官,分別是:上護軍(正一品)、護軍(從一品)、上輕車都尉(正二品)、輕車都尉(從二品)、上騎都尉(正三品)、騎都尉(從三品)、驍騎尉(正四品)、飛騎尉(從四品)、雲騎尉(正五品)、武騎尉(從五品)。

張國維作為大明的禮部尚書,對於明朝的爵位禮制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但是對何人到底給予什麼樣的封賞,張國維是有點吃不透的。

畢竟大明自開國以來,二百多年,歷經朱元璋開國之戰和朱棣的靖難之役,也就一共產生了35位公爵。

洪武和永樂兩朝就有三十個,其他十幾朝也就五個。

所以在張國維心中,公爵是不考慮的。

剩下的侯爵和伯爵位張國維就比較糾結了。

封的太低怕崇禎朱慈烺不滿意,封的太高,怕其他人不服氣。

這是一道兩難的題目,但是張國維卻不得不回答。

張國維咬了咬牙後,直接豁出去了。

“回稟陛下,臣以為,以親衛營總督孫傳庭、右衛營總督黃得功、驍騎營總督曹變蛟三人均參與第一次、第二次遼東之戰,對於平定建奴之亂,戰功斐然,可封三等伯爵,左衛營總督李定國、北海艦隊總督戚振威,雖參與第二次遼東之戰,頗有功績,但資歷尚淺,封伯爵有失偏頗,臣以為可以加柱國勳。

其餘各總兵、指揮使可戰功多少加勳,指揮使以下將士,按照戰功晉升。”

張國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說完之後直接作揖行禮,低頭不言,等候崇禎發話。

對於張國維的建議,朱慈烺覺得中規中矩吧。

畢竟在明朝封公爵和侯爵還是非常困難的,一般都是開國功臣。

像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挽救大明江山社稷這麼大的功績,都沒有得到任何爵位的封賞。

朱慈烺沒什麼意見,崇禎倒是不樂意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漫威開始的燈神

一顆胖石頭

分手後,陸總追妻火葬場

笨到家吖

【大道至簡

康妮

沈念

閔行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