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錘很小的時候便知道,自己老張家祖祖輩輩都是打鐵造兵器的。

小時候的張一錘並不喜歡這個職業,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教書先生。

可是,匠籍的身份讓他的夢想只能永遠的成為夢想。

當他生下來的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

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為朝廷打造兵器的。

三代傳承,薪火守望!

所以,張一錘也只能繼續為朝廷打造兵器。

長大後的張一錘也曾嘗試反抗過,可是面對父親的鞭子,官差的刀棍,他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力。

他只能選擇接受,但是他心中恨啊!

恨這個朝廷,恨這片土地。

他不明白為什麼有人生下來就是鮮衣怒馬,而自己卻要打造兵器。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自己的孩子,張一錘也認命了。

他改變不了任何東西,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為了養孩子,他開始努力的工作,用心的學習技術,只為多賺一些工錢。

張一錘的內心早就如同一潭死水。

這大概就是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而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的意思吧。

可是,今天突如其來的訊息,卻讓他平靜如水的內心再起漣漪。

張一錘沒想到,年近花甲的自己等來了兒時一直期盼的訊息。

一時間,張一錘不禁熱淚盈眶。

自己這輩子沒有機會了,可是自己的孫子,曾孫子卻有了無限的可能。

這就夠了,生活總算有了盼頭。

摸了摸淚水,張一錘又拿起了一根槍管,一邊檢修一邊對兒子說道:“六斤啊,好生做工去,今日下工後,咱爺倆喝一盅!”

“好嘞,爹!”

張六斤應了一聲,也轉身去忙了。

這樣的場景在京城不斷的上演著。

很多匠戶得到訊息後,大都激動不已。

即使很多人清楚,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了,但是他們的子孫有機會了。

對於華夏人來說,還有什麼事情能比後代有更好的未來讓人高興呢?

有些商人聽到新政策後,也是激動非常,許多家中有積蓄的商賈之間,燃放爆竹煙花以示慶祝。

今日的京城甚至都比過年的時候都要熱鬧。

朱慈烺在寢宮用膳,耳邊不斷傳來爆竹聲,朱慈烺不禁納悶。

“王伴伴,今日是什麼日子?”

朱慈烺帶著疑惑問向了身後的王厚。

王厚被朱慈烺這麼一問,也是一愣神。

“回稟殿下,今日六月二十八,不是什麼節日!”

王厚心中盤算了一下,然後回覆朱慈烺。

“不是什麼節日,為何這爆竹聲接連不斷!”

朱慈烺更加的納悶了。

聽到朱慈烺這麼說之後,王厚這才反應過來。

“回稟殿下,這都是城中一些商賈和匠戶燃放的,是為了慶祝。”

聽到王厚的話,朱慈烺心中頓時瞭然。

這麼看來,得改祖制,立開新政的做法是正確的。

朱慈烺沒有再多說什麼,埋頭乾飯。

而一眾朝中大臣和崇禎皇帝,自然也是聽到了這滿城的爆竹聲,自然也知道了其中的緣由。

崇禎心中暗暗得意,無論如何,這波民心是屬於他的,不知道這天下有多少人會因此給自己立長生牌呢。

心情好,自然飯量好,平時晚膳只能吃一碗飯的崇禎,今晚硬生生的吃了兩碗。

而一眾大臣,尤其是林欲楫和王家彥等人,心中暗暗慶幸自己的選擇。

尤其是王家彥,經過今天的事情,他本來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道理。

聽到這震耳欲聾的爆竹聲的時候,他感慨的說了一句:“知政者在鄉野啊!”

王家彥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參政不能憑心而為,理想化的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自己說的都是有道理的。

要能問政於民,問政於野,多和百姓打交道,多聽聽百姓的想法看法,多到百姓中走一走,這樣才能制定出百姓所需要,所想要的政策。

而不是自己閉門造車,憑空想象。

想到此處,王家彥腦中靈光一閃腦中突然冒出了大量的想法。

“來人,準備紙墨!”

王家彥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腦海中的想法寫出來,連忙讓人準備紙墨。

很快,紙墨便擺在了王家彥的面前,王家彥略微沉吟,整理思緒以後,抬筆在白紙上赫然寫下“問政於民,興倡走進百姓”幾個大字。

隨後,王家彥洋洋灑灑的揮筆,把自己腦海中的想法全部寫了出來。

翌日朝會,朱慈烺也參加了,今天並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所以朱慈烺也是遊離天外,為昨晚的汗水補充體力,同時也在養精蓄銳,為晚上的戰鬥做好準備。

迷迷糊糊的朱慈烺突然聽到王家彥的聲音,便留了點心。

當朱慈烺聽到“問政於民”幾個字的時候,睡意全無,精神抖擻的看向王家彥。

當朱慈烺聽到“興倡走進百姓”的時候,朱慈烺徹底驚呆了。

這一刻,他甚至都懷疑這個王家彥也是一位穿越者。

當他聽完王家彥的全部話後,朱慈烺心中大呼,王家彥大才。

雖然古語有云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話,來說明百姓的重要性。

但這僅僅只是在說百姓很重要,而在施政的時候,皇上和官員依舊推行愚民政策,即以可使之,而不可使其知之的方法來對待百姓。

意思就是說,對待百姓,可以使喚他們做事,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而現在王家彥竟然提出了問政於民的想法,怎麼能讓人不驚訝。

肯定是自己這個穿越者的出現,加快了歷史的程序。

“陛下,臣以為,朝廷應問政於民,問計於民,走進百姓,多聽取百姓的心裡話,才能更好的施政,才能讓江山社稷更加穩固!”

王家彥最後總結說道。

崇禎和一眾群眾大臣聽的那是雲裡霧裡,在他們心中依舊是存在著愚民的思想。

“父皇,兒臣覺得王侍郎這個建議非常的好,兒臣覺得此事可交由王侍郎細化,然後再推行!”

朱慈烺立刻出班為王家彥站臺。

崇禎對於朱慈烺還是相信的,聽到朱慈烺這麼說之後,便立刻說道:“此事就按照太子的話去辦!”

王家彥沒想到,自己的想法竟然會被太子認同。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種地開始的大唐生活

新人逗比青年

告別曾經的我

劍道金一

八零辣媳甜又軟,糙漢老公臉紅了

香玲一一

精靈寶可夢:開局烈咬陸鯊

浩神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