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二十年,師父在106歲的生日當天,終於撐不住了。

“奚茗,我要走了,你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活了這麼多年,還有一個徒弟相伴,我很知足。”

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師父拉著奚茗的手絮絮叨叨,說了很多。

這時候,奚茗可沒有祖師離世前的冷靜,緊緊拉著師父的手,哽咽的說不出話。

“師父,你在那邊也要好好過,不用擔心我。”

好吧,自己這個小徒弟的腦袋瓜自己想不出來,奚茗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師父有一瞬間的錯愕。

“好,我們做個約定,咱們都要好好的。”

師父留下這句話,就撒手人寰了。

奚茗呆呆的的看著師父,過了好久,才回神。

開始收拾,師父這最後一程,也要走的乾乾淨淨的,不能埋汰。

師父在在迴光返照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換上了新衣,奚茗打了一盆溫水,給師父擦手擦腳,給他整理儀表。

奚茗心裡沒有一絲害怕,認真的給師父擦拭身體。

替師父把鞋穿好,又塞了一塊銀在師父嘴裡,這是師父說的,他們那有這個習俗。

去世的老人家嘴裡塞了一塊銀,在那邊才不會難過。

奚茗當然不相信這個,不過,在聽師父說完的第二天就把東西準備好了。

拿出相機給師父拍下最後一張照片,奚茗撥打了殯儀館的電話。

還用了人脈,給師父安排了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爐,奚茗不願意師父的骨灰裡還夾雜著其他的。

抱著師父的骨灰盒,奚茗帶師父到了他生前選的墓地。

陪師父過來一夜,奚茗才給關心師父和自己的人發了訊息。

小王子連夜趕過來。

“師傅,節哀順變。”

“你怎麼過來了,我沒事,師父無病無痛的離開,這是喜喪。”

奚茗心裡的悲傷在師父離開的那一瞬間達到了最頂峰,後面兩天,悲傷一直瀰漫在奚茗心裡。

不過,奚媽教過奚茗自我調節情緒,這是快穿局員工的必修課。

奚茗把自己放任在這個情緒裡幾天,後面就會慢慢緩過來。

逝者已逝,奚茗要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我看到了師傅發的訊息,想過來陪你一段時間。”

小王子陪奚茗住了三個月,看師傅情緒還好,才離開,他的小孫女還在家裡等著他。

這三個月,奚茗一直沒有與外界聯絡,依舊是每天去師父那裡坐坐,然後,忙碌著自己的事情。

小王子離開的時候,奚茗是真正的走出來了,繼續自己的事業。

又把還沒有倒閉的B站撿起來,繼續每天一小時的直播,給大家答疑解惑。

奚茗《中醫入門》和《針灸基礎》已經發布了三十多年,經歷了時間的檢驗,第三版的兩本書籍已經很久沒有發現錯誤了。

作為一本基礎的入門教科書,在這兩門課上已經沒有其他的書可以打敗它們的地位。

奚茗退休之後,還有好多人從各個渠道來找奚茗,奚茗想著自己的目標,也就順勢開始直播。

每天一小時,開啟直播間掛著就可以,有人提問會有特殊的語音提示。

奚茗給了一個題庫,透過率達百分之九十就可以問問題,有效篩選出浪費奚茗時間的無聊人士。

當然,除了這兩本,奚茗還有《針灸大成》,分上中下冊,現在還只發行了上冊。

“奚老師終於開播,都已經過去半年了。”

“奚老師看起來還不錯,應該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了吧。”

“奚老師要堅強,你答應我們的《針灸大成》中冊和下冊還沒有給出來,還有治療暗傷的獨門針法。”

奚茗看彈幕這麼熱鬧,想起了自己還沒有完成的事業,時間不多了,要加油。

“同學們好,今天人很多嘛,還是一個小時,你們有問題的可以排隊申請連麥了。”

老規矩,奚茗把自己寫的三本書放桌上,就自己看書去了。

一個小時後,有人申請連麥,奚茗接受了。

對方也是一位老師,現在在教《中醫基礎》,一直都有來奚茗的個人空間看答疑回放習慣。

碰上了奚茗開播,就直接申請了連麥,把自己積攢了很久的疑問一一問出來。

對方問了半個小時,奚茗給他解答完,距離下播也只要十多分鐘了,沒有其他人申請連麥,奚茗順利下播。

自己的直播間,最受歡迎的時候就是大學期末考、考研、考證的的那幾個時間點。

這段時間,奚茗基本上從開播到一直回答到下播,問問題的同學也格外的虔誠。

真正到了他們要考試的那幾天,無論有沒有問題,都會來奚茗直播間祈福。

直播間關閉,奚茗看著沒有在直播間露面的兩本書,中冊和下冊奚茗早就寫出來了,只是一直沒有出版。

那些還在期待的同學,很有可能還要再等等。

奚茗還需要接近二十年的時間來把《新赤腳醫生手冊》裡關於針灸的章節全部升到五級。

再對自己發行的和還沒有發行的五本書進大修,給這個世界的中醫界留下一些東西。

奚茗一直沒有收徒的想法,小王子是個意外,也不是真正的傳承了奚茗的衣缽。

倒是半年的獨居給奚茗帶來了一些其他的思考。

師父其他的徒弟資質都一般,如果自己不能把針灸技藝再傳下去,那師父的傳承就要在自己這裡失傳了。

由此,奚茗萌發了再寫一本書的想法,把這門獨特的針灸手法記錄下來。

如果有人能把自己前面寫的五本書全部學透,那他就可以嘗試來學這本。

對於這個,奚茗現在還只是一個想法,還沒有把握,只能等後續再說。

奚茗開直播的訊息就像一陣風一樣迅速刮過中醫界,奚茗還沒有休息多久,就被上門拜訪了。

對於奚茗而言,是一位陌生人,暫且把他叫做徒孫乙。

師祖已經離開大半個世紀,這一脈也已經沒落了。

那些師叔、師伯早就先師父一步離開,第三代弟子之中,奚茗也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了領頭羊。

這位徒孫乙就是第四代弟子中的負責人,也是由他一力擔起了這一脈。

之前的時候,奚茗和師父名聲不顯,他的師父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沒有給他說明這一脈還有奚茗這麼一位。

在得到奚茗開播的訊息之後,他在巧合之下發現了這個關係,現在就是來請奚茗出山主持大局的。

“奚師伯,自從祖師去世之後,我們這一脈就沒落了下來,現在,都已經招不到徒弟了,眼看就要絕代了。”

奚茗不為所動,沒落是不可能沒落的,這麼有用的一項技術,國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它消失,國家那邊已經完美備份了。

“這件事,你找錯人了,我可沒有辦法,你要是實在心急,不如和官方聯絡一下,放心,我們這一脈倒不了。”

奚茗不準備摻和這件事,說了幾句就把人送出了。

果然,第二天,官方來人上門拜訪了。第一時間就給奚茗表明了身份,奚茗也和對方詳談。

“那就多謝奚老師的配合,你放心,需要的藥材我們都會準備的。”

官方果然已經培育出來了這方面的人才,不過,技術上還是比不上正統的傳人。

大家想了很多辦法,還是沒有任何效果,這就是找上門來了,希望奚茗能給予一定的技術支援。

奚茗還有這個精力,自然會同意。

後來,等奚茗接觸到官方培養的人才之後,就發現了問題。

對方的針灸方法沒有一絲毛病,主要的藥材處理的問題。

奚茗可是師父手把手帶著教的藥材處理,一共一百零八味藥材,師父給奚茗講的透透的。

就是有哪味藥材沒有,奚茗也能根據自己學的去找到合適的替代品。

這個東西,只能的口耳相傳,做徒弟的,必須在師父手下待五六年才能出師。

這些人對於藥材處理只學了一個皮毛,而且,現在使用的還是制式藥材,那種工廠統一加工出來的,能有效果就出鬼了。

已經接下了任務,奚茗也只能每次教他們一點。

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從藥材的挑選的處理,還有最後藥液的製作,裡面滿滿的都是學問。

奚茗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低端藥材市場了,現在才發現藥材的質量比之前又下降了一個檔次。

科學化種植是件好事,奚茗也很認可。

不過,奚茗一直認為這樣的藥材少了一份山野之氣,也就少了一絲藥力。

當然,這是小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另一個,奚茗使用的藥方裡面,又有好幾味藥材可刑可銬。

實際上,師祖使用的第一代藥方就是原始藥方的平替,奚茗用的是平替的平替的平替,不知道替了多少次了。

現在,還要給這個平替找平替。

奚茗準備收回自己之前說的話,再這樣平替下去,這一脈說不定真的要消失。

憑奚茗現在的地位,把這個事情反映上去之後,沒過一個星期就有大人物來找奚茗。

奚茗也讓他切實體驗了每一個版本的藥方,就是奚茗打亂順序,對方也確實可以發現裡面的區別,並且完美的給每一個藥方排序。

“辛苦奚醫生這段時間替我針灸,你說的這些事情,我會注意的,既然奚醫生不願意有人打擾,我也會吩咐下去。”

對方來找奚茗,最主要的就是讓奚茗給他針灸,其他的事情都是附帶的。

對方走後,奚茗收到了一批數量和質量相當不錯的藥材。

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自己現在是受利的,奚茗又開始投入於這些藥材的處理之中。

給官方帶出來了兩批專業技術人才,奚茗一共花了二十年。

在奚茗九十五歲那年,對於針灸的技術達到了第五級,這個世界的頂尖專家,前無古人。

也是在這一年,奚茗把把五本書全部大修了一次並出版。

從九十五歲到一百一十五歲這個時間段,奚茗一直在打磨自己的最後一本書。

在此期間,奚茗領了好幾個華國大獎,在華國的個人身份也有了巨大的轉變。

一百歲那年,奚茗送走了小王子,只活了八十多歲的小王子,被奚茗評價為一個短命的孩子。

為了小王子,奚茗撿起來那本被自己忘在身後的藥膳書,這些年,陸續又釋出了幾本,這些都是小事。

在奚茗一百一十六歲那年,開始了每天兩個小時的高強度直播。

無論直播間有沒有人,奚茗都按照自己最後寫的那本書一點點的帶著觀眾們學習、實踐。

花了兩年時間,奚茗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完,官方製作了影片,和奚茗其他的書籍一起被永久儲存了。

一百二十歲的奚茗依舊可以每天去菜地裡照顧。

從九十五歲開始,奚茗的一切就被官方包了。

負責奚茗的人很有距離感,他們租下了師父的房子,每天來奚茗這裡看看,把生活物資和奚茗需要的東西送過來就做。並不多打擾。

在奚茗看來,這個照顧可有可無,自己現在的狀態,依舊可以獨立生活,還能自己開車出門。

在他人看來,奚茗屬於是厚積薄發、大器晚成,年輕的時候雖然也有一定成就,但是遠比不上九十歲後的那些年。

對於這個說法,奚茗沒有辯駁,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如果沒有前九十年的積累,不可能有現在的成績。

到奚茗一百二十八歲的時候,反而比之前數百年更加活躍。

年紀到了,資歷有了,現在奚茗說的話,大家就是不在意,也會潛意識裡信幾分。

更何況,一個一百二十八歲的老太太,不用拄拐,腿腳利索,胃口也好,還是給大家說一些中醫養身的經驗,大家都願意聽。

從一百二十八歲到一百三十二歲的短短四年裡,奚茗活躍在網路裡,格子空間的空間計數器數字一路飆升。

感受到自己大限將至,奚茗開始收拾自己要帶出去的東西,這個世界努力了這麼久,現在就是收穫的時候。

奚茗閉眼的那一天,全國哀悼,奚茗院士與世長辭,我們沉痛悼念。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馬娘於特雷森重啟的第二次人生

文幼菊

拯救相柳源計劃

菘菘

暖風吹過四季

蒙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