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劉家父子對這件明代的古董花瓶並不怎麼重視,也或許是因為剛栽在朱楠武手裡被他狠狠坑了將近兩百萬,還心有餘悸。

反正結果就是劉家父子在叫了幾次價之後,見朱楠武一直死咬著緊追不放,他們也就果斷放棄了繼續喊價,退退出了這個明代古董花瓶的競爭。

而在劉家父子退出這輪競拍之後,朱楠武也立刻終止了繼續叫價,同樣果斷選擇退出。

朱楠武會參與到這個明代花瓶的競拍當中,主要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衝著這個古董花瓶來的,而是衝著攪和劉家父子的競拍。

至於這個明代古董花瓶,雖然還算不錯,但實際上並沒怎麼被朱楠武看在眼裡。這樣級別的古董他家裡多著呢,更好的也不是沒有。

就這樣的古董花瓶,在內地最多花幾百上千塊就能買到,而到了這裡的拍賣場上,沒個幾十萬恐怕很難拿下。這麼多錢,都足夠他回去京市買他幾百上千個同等級別的古董。

他又何必那麼多的花冤枉錢在這裡買,豈不是成了真的冤大頭;額。

可以說,朱楠武從一開始就沒有要參與競拍這個明代古董花瓶的打算。之所以後來會摻和一腳了,完全就是為了噁心嚇唬劉家父子,攪黃他們的好事。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對方敢在之前的競拍當中給自己添堵製造麻煩,那就要做好被他報復的準備。

既然劉家父子之前做了初一,現在就該輪到他做十五了。

什麼,你問朱楠武不是已經坑了劉家寶將近兩百萬,算是報復過了。

不好意思,那還不夠。

如果僅是那樣小小的報復一下,只讓敵人損失區區兩百萬,對方可未必會長記性記住教訓,甚至就連其他旁觀者也或許會覺的他好欺負,就算得罪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就是損失點錢財。

朱楠武這次要殺雞儆猴,他就是要藉著報復劉家寶的這次機會,讓其他人也瞧瞧與他作對,得罪他會有什麼後果。

他要讓所有人都認識到,他朱楠武,不是好惹的,想要招惹他,首先就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擔得罪他的後果。

於是,在接下來的競拍當中,只要有劉家寶和他父親劉天龍參與的競拍,朱楠武都會摻和一腳,與他們針鋒相對叫板抬價。

對於朱楠武這種故意針對搗亂的行為,即便劉家寶父子倆氣的是咬牙切齒,但也拿他沒轍。

就算他們想要對朱楠武做些什麼,比如直接向拍賣行進行抗議之類的,也無濟於事。

沒辦法師出無名啊,朱楠武又沒做什麼違反拍賣行規矩的事,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合乎拍賣行的規定的,是正常的參與競拍喊價。

別說蘇滬比拍賣行會不會買劉家的賬站在他們那一邊,就算拍賣行真的偏向劉家父子,也照樣拿朱楠武沒轍。

這就跟之前劉家寶在第一輪藏寶海圖拍賣時,最後摻和進來喊價是一個道理!當時拍賣行不能,也沒有站出來阻止,現在的拍賣行也照樣不能阻止朱楠武的作為。

所以,面對朱楠武的攪局搗亂,劉家父子根本就沒有沒什麼好的應對之法。

除了正面迎戰,按照拍賣會的規矩在競拍當中與朱楠武一較長短,比拼財力看誰喊價高。

也就剩下避其鋒芒主動退出競拍這一條路可走。

如果是以劉家寶的年少氣盛,和他過往的囂張狂妄,自然是不可能選擇暫避鋒芒,主動退出。要是真那麼做豈不是代表著向外人宣告他怕了朱楠武,必然會被眾人取笑,他可丟不起這個人。

但有劉天龍這個在商場縱橫多年的老狐狸在,他可比劉家寶能沉得住氣,處世也更老辣狡詐。商界沉浮幾十年,劉天龍早已練就一個沉穩通透的心。

這麼多年的起起伏伏,他早已清楚的意識到過剛易折這個道理,深知有些時候該退讓的就得退讓,小不忍則亂大謀。至於外人的看法,顏面之類的,他雖然也在乎,但並沒有看的那麼重。

豈不聞臥薪嚐膽,東山再起!

於是,每當劉家父子看中某件拍品參與到競拍當中,想要拿到那件拍品,朱楠武就會緊隨其後也參與進來,故意與劉家寶和劉天龍抬價攪局。而每當這種時候,在劉天龍的示意之下,他們很多次都主動選擇了避讓退出。

劉天龍也不是沒想過要與朱楠武正面硬幹,比拼一下財力。但幾番較量之後,他震驚的發現,朱楠武居然比他這個港城數一數二的大富豪還要有錢的多。

最起碼在手裡掌握的流動現金這一塊,朱楠武是要比他更多。雖然不知道這小子年紀輕輕的哪來這麼多現錢,但這就是事實。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吃陰齋人生

花仕象

萌娃來襲:拐個影后當媽咪

豆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