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春雨綿綿,羅仇的身影消失在視線裡,弟子們回了醫館繼續幹活。

我到醫館的藥房檢視《百草藥典》上新補充的幾味藥,把需要確定藥性的草藥做了標註。

冬靈走進來,「娘娘,徐大人到了。」

放下《百草藥典》,徐廉走進來稟報豐州新開的醫館情況。

新醫館已經能正常看診了。

教授種糧食和織布的先生暫時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

徐廉拿來百姓們織的布樣和種的糧食,「這已經是豐州的百姓做得較好的一些成果了。」

北涼的布比其他兩國的都粗些,糧食長得也不太飽滿,比起大盛還是要差很多。

我拿著布樣仔細檢視,說道:「各地情況不一樣,地怎麼種才能不減產,布怎麼織才能更精細柔軟,需要用心鑽研的人才。還是得要先要培養出能力出色的先生才行。」

徐廉拱手:「娘娘提醒得是。」

隨後,他遞上豐州醫館的賬本,我仔細檢視,裡面流水正常,所花費的租子和工錢也合理。

從豐州賬本的流水,大概能看出哪些藥消耗得比較快。

我讓冬靈把賬房先生叫來,將豐州醫館的開館所花費用交給徐廉。

又添了一筆謝銀作為辛苦費給徐廉。

徐廉並沒有收辛苦費,「醫館的開館費用是從國庫領的,所以要還回去。辛苦費就不用了,我每月有俸祿,再拿你們的錢,不成了收賄了嗎?」

既然他不收,我也就沒有強人所難。

把銀子放回賬房,我去後院叫雪芝和另幾個弟子,到藥房把出得快的藥整理出來,讓兩個身強力壯的弟子用馬車拉去豐州。

-- -- -- --

牧蒙謝讓最近也常常會來醫館。

北涼的王族排場沒有那麼大,他穿著便服從王宮走到醫館,路過的人看見他也只稍行個簡單問好禮,不需要行大禮。

有時候牧蒙謝讓來,正好會碰到徐廉也在醫館商議,比如今日。

對此,牧蒙謝讓感到很不滿,看到徐廉第一句話:「你怎麼又在這兒?」

徐廉來找我都是在公開場合談公事。

但是牧蒙謝讓在醫館碰到他的次數太多,說起話來都是酸味。

晚上回到府裡,我數落他:「孩子都生了三個了,連臣子談公事的醋也吃。」

他咬牙切齒的說:「徐廉也老大不小了,本王正好把玉月那個煩人精嫁給他。」

「玉月?」好遙遠的名字。

我剛來北涼住進成王府時,她專門跑來罵過。

我好奇地問:「她不是你妹妹嗎?」

牧蒙謝讓反問:「你見過她?」

我:「第一次來成王府時,聽過她的聲音,但是沒有見過她本人。」

牧蒙謝讓鬆了一口氣:「那最好,以後也別見。」

直覺他應該是瞞著我什麼,但是我也沒有問。

113

牧蒙謝讓改變策略,要求徐廉以後有什麼事就在宮裡商議。

而我需要每月定時入宮,在議事殿後面的議事堂和他們一起商議國事。

直到再次入宮,聽到徐廉和辜渠真向牧蒙謝讓稟報的內容,我才知道他們早就實施了我上一次提的計策,並將之命名為「以租分地」。

徐廉代表王宮租用貴族們的土地,都是貴族們平時不用又不準百姓用的荒地,然後讓貴族們的兒子們來管理。

泰州最先開始實施。

其他幾個州的貴族們都羨慕泰州的貴族多了一份租地的收入。

泰州族長起初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租地的事進行得還算順利。

接著幽州、琢州、昌州和暨州也隨即主動要求租地給王宮。

豐州的貴族都聽王宮召令,以前徐廉治理得相當好,沒有貴族搶佔資源的情況。

所以豐州在形式上雖租地給王宮,實際上一切生產活動照舊。

徐廉因地制宜讓各州都種上適合的作物。

幽州這種日照充足,但水不多的地方就種棉花,早晚溫差大的地方種了甜瓜和葡萄等水果。

泰州種了和豐州差不多的作物,尤以落花生和紫薯為多。

琢州和昌州除了一部用來種蜀黍和苞米,還種了許多梨、柿子等等水果,剩下的土地則用來養牛羊。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沒有土地的百姓們繞開了當地貴族的限制,在王宮的保護下以王宮的名義種地畜牧。

不僅增加糧食產量,又讓當地的百姓有地種有錢拿,還名正言順地瓜分了貴族們的土地。

現在大半年過去,貴族們才品出味兒來,知道自己中了計,但又無處發作。

每日朝會,參與議事的貴族們就會開始唸叨退地還租。

可是徐廉最初代表王宮去租地時給貴族們挖了一個坑,籤的契書裡寫好租期是一百年,如果毀約就要賠上一半的土地給王宮。

所以貴族們也就敢唸叨歸唸叨,還沒人敢當著牧蒙謝讓毀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橫山

欺月鎏火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

發愁的書籤

多喝熱水吧啦的新書

多喝熱水吧啦

林先生,很高興遇見你

冰糖小黎

明日方舟:從切爾諾伯格開始

墨染天傾

破妄金瞳之重走西遊路

Lin兜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