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後,楊廠長段副廠長感覺有點煩惱。

到他們這個位置,煩惱大多是來自上面,而不是廠子裡那點事情。

今年的事情很多,但跟軋鋼廠直接相關的也就兩個。

一個是增產節約,這個是年年都有的事情,但今年是老人家第一次正式書面提出來。

國人一向都有獻祥瑞的特性,老人家本來意思是紮緊腰帶過苦日子,把經濟搞上去。

可這個落在某些人眼裡,就成了刷金身的利器。

各種亂像就是從這兒開始的,當然,現在還是有底線的。

再者上面檢查也嚴,所以沒有太過於那麼奇葩的事情出現。

所有的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軋鋼廠在生產方面沒得說,已經擴充套件擴招三年了,工人什麼的也磨合的差不多了。

所以對於增產這個事,軋鋼廠幾個大佬還是有把握。

但節約這個事情,楊廠長首先目光瞄向的就是後勤這塊。

說楊廠長是片面的理解錯了意思也好,說他是趁機折騰也罷。

但後勤上被整得叫苦連天就對了。

楊廠長倒沒有對工人的飯盒下手,他也不敢做出那麼喪心病狂的事情。

當然,他要是敢那麼做,那也就不用混了。

某個資料館就是他養老的場所。

楊廠長盯的是耗損與開支這一塊。

耗損很好理解,一個人每天需要多少糧食,軋鋼廠多少人,需要採購多少,這裡面總歸有點彈性,剩餘下來的叫結餘。

蟲吃鼠咬,搬運撒沒,過年過節福利以及某些招待餐的出入全在這點彈性結餘上面。

舉例說明,上面給你一百塊錢當伙食費,你花多少才合適?

七十八十九十,甚至九十九都是不合格的,你得花101,或者110。

也就是得花超了,而且還得估摸著上面意思,自己計劃好超多少,才是合格。

這樣上面下回再撥款,才會適量放寬。

花錢也是個本事,合理合規的花錢更是個本事。

(很多人說,穿越過去後,抓住李主任的證據,然後把他打下來,自己上去,透過一系列科學管理什麼的,立馬把成本降下來。

呵呵,你以為楊廠長不知道?還是廠子裡其他人不清楚?

他們平時吃的招待餐,是四菜一湯,可哪個軋鋼廠領導招待客人,是四菜一湯能打發的?

要真像括號裡面那樣做了,估計也就一個下場,成了所有人的對立面。

就算楊廠長折騰後勤這塊,下面工人的飯盒,上面領導的招待,這兩塊他是不碰的。

楊廠長碰的是採購的開支,以及倉庫的耗損這一塊。

總歸鬧騰了不斷時間,以李主任的服軟而結束。

李主任沒辦法不服軟,再搞下去,他後勤的那些人就要申請調離了。

楊廠長以為自己贏了,沒想到找大領導彙報的時候,反而捱了一頓批。

說他馬上就要身為上萬人的廠長,卻只在乎細節末節,全然不顧生產當中的節約。

並且舉例說明,一個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搞壞一個工件,就算一塊錢,那上萬人也是一萬塊……

大領導斥道:“你查了這麼久,後勤這邊有超過五百的賬面出入沒?不疼不癢的,你認為這就是成績?瞎胡鬧.”

楊廠長搖搖頭,他現在已經後悔了。

大領導的話很明確,格局,當一廠之長,就要有廠長的格局。

後勤這塊,明明是一個幹事就能解決的問題,楊廠長親自出手,本身就已經輸了。

說明楊廠長把自己拉到了跟李主任一個級別來跟他扳腕子。

當然,大領導話裡另外的意思,楊廠長並沒有聽出來。

要搞,至少得把李主任搞下去,那才算成績,那才算立威。

結果搞的不疼不癢,李主任服個軟,就輕輕放過了。

全然忘了,李主任一個後勤主任對楊廠長服軟是正常情況。

李主任也感覺到委屈,找到自家泰山哭訴,~自己辛辛苦苦的為軋鋼廠忙碌,結果還被當儆猴的雞。

~心裡肯定不舒服。

可是李主任泰山的話跟大領導差不多,只不過對自家女婿說的更細一些而已。

把事情揉碎了,跟李主任一說。

李主任驚詫道:“爸,你的意思,是我這次表面上輸了,其實是贏了?”

李主任岳父笑道:“小楊他廠長不當,跟你一個後勤主任搞這個,你沒贏誰贏?

就像半島那場,老美拉了十幾個,跟我們一個打。

哪怕我們損失再嚴重,但在國際上,我們只要不輸就是大勝利。

現在你再看,自從那場之後,我們的日子又好過了不少嘛!這不是我們贏,是誰贏?”

李主任豁然通達。

自此以後,李主任對於楊廠長是恭恭敬敬,全然沒有被整後的那種不忿什麼的。

對於楊廠長發下來的命令什麼的也是堅決執行。

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李主任發現自己在廠裡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甚至就連被楊廠長重點針對的段副廠長,最近也是不止一次的找李主任訴苦。

當然,這個訴苦在職場上還有另一個意思,也有人理解為彙報,或者說請示。

當然,這些事情對於何雨柱這樣的小人物來說,還是太遠。

何雨柱雖然大小也是個領導,但畢竟管理的是大車,而現在隨便哪一個大車班,都是各個廠子裡的寶貝。

所以這上面的事情並不是太多,而且何雨柱自從帶徒弟那天開始,就把後世看到那些維護保養什麼的,當成私貨交給了徒弟們。

效果很明顯,至少軋鋼廠出車路程中,從來沒有因為車子本身的故障,在路上出事情的。

隱患都提前排除了嘛!

而且何雨柱透過路科長的關係,弄到了幾個兄弟企業的百公里耗油,以及車輛維護成本。

其實也不用去外廠探查這些,大車班本來就有。

一開始從部隊裡下來的那些老司機,雖然也知道維護保養這些,但做得還是沒有何雨柱從後世帶來的細化。

也幸好老司機們現在身上還沒有那種壞脾氣,對於好的東西就學習,很快的融入了何雨柱建立的體系當中。

但他們清楚的知道,以前的車說什麼樣的,現在又是怎麼樣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趙之永夜

九蜀

鸞凰本是和鳴友

俗世入紅塵

光之子:奧特格鬥重生

四米大

蕩雲說

一隻魚的鄉

不小心修成女帝君

蕙風

殿下,你是我的

d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