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時期,不少醫書轉錄了《存真圖》的解剖圖譜和說明性文字,一直儲存到了清朝初期,在《文淵閣書目》也有記載,不過到了現代《存真圖》本圖已經失傳了,我們只能透過其他書籍窺其面目。

不過可惜的是,《歐希範五臟圖》和《存真圖》都有不足之處,可能是畫工太過害怕了吧。】

畫工:“……”

與他不和的同行笑他:“你一個大男人還會害怕這個?丟人現眼?”

畫工:“……”他是真的有點怕,不過的確是他太膽小了,居然浪費了這麼好的機會。

【如果說解剖讓宋對身體構造的研究更進一步,那麼針灸銅人就是宋朝醫學成果的展示。

北宋天聖五年翰林醫官王維一在宋仁宗的命令下成功鑄成兩尊針灸銅人,即為“宋天聖銅人”。這銅仁的面世首次為針灸帶來了腧穴定位的統一標準,推動針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宋仁宗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了,畢竟天幕可已經誇他好幾次了,而且他的廟號是仁宗,天知道他為了這個廟號有多辛苦的!

哎呀,天幕給他又加一分,怪不好意思的!

【而宋朝和醫學相關的還有法醫學!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大宋提刑官》,裡面的男主角宋慈原身就是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也被世界公認為是“世界法醫學的鼻祖”!

宋慈著作的《洗冤集錄》是華夏古代的法醫學著作,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

《洗冤集錄》最早在南宋淳祐丁未年於湖南刊刻的自刻本,後又奉旨頒佈天下,但是均已失傳。

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錄》,還有從明朝的《永樂大典》中輯出的2卷本,清朝的多種刻本與元朝的刻本相同。

全書5卷53目,7萬餘字,書中有驗屍、驗傷還有現場勘查規範等內容。】

被天幕如此重視,宋慈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但是攥緊的拳頭已經證明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法醫鑑定學,世界法醫學鼻祖,《洗冤集錄》,他所做的一切,歷史記得!

宋慈開創的“法醫鑑定學”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是全世界。

知道宋慈的其他文人更覺得震撼,世界法醫學鼻祖!這個“世界”兩字含金量有多高他們是知道的,他們平日瞧不起的宋慈,竟然被後世如此推崇?

【按理說,宋朝時期的醫學發展這麼好,後面的朝代應該在後來者的身份上將其發展的更好才對,可誰能想到呢,在文明開放這一方面,明清居然比不過被所謂的“蠻元”。

在醫學這方面,元朝的開明與興盛,那真是超越了所有朝代!】

朱元璋:“……”

什麼玩意兒?大明怎麼可能比不過蠻元?

雖然朱元璋很是嫌棄蠻元,但他的一些制度其實深受元朝制度的影響,當然了,也可能是他登上皇位之後更想階級穩固便於統治,才沿用了一些元朝的制度。

康熙:“……”

本以為天幕字裡行間的嫌棄是因為大清為滿族所統治,可同為草原民族,元朝卻能在醫學上得到後世的肯定,這是為什麼?難道大清做的沒有元朝好?

不可能的!大清一定會做得更好!

【提到了醫學,那元朝就是不得不提的朝代了,因為它在前朝的基礎上,做出了更重要的、更偉大的創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

元朝,有了真正面向民間的官方醫學學校,有了華夏曆史上第一次的醫學學術交流會,甚至有了以醫學從民間提拔人才的選才制度,以及將醫學學校與“三皇廟”結合的崇高地位。

從元朝開始,醫學正式成為官學,大大的提高了醫學人才的文化素質與道德素質。

忽必烈,是少數重視漢文化,推崇儒術的蒙古統治者之一。

忽必烈在位期間,建立了行省制度,開創了華夏當代省制之端,影響到了至今,我們現在就是稱呼的各個省。

忽必烈還勸課農桑,設立了司農司、勸農司和營田司等專管農業的機構,令人編輯《農桑輯要》頒行全國。與此同時,還實行了保護、發展商業的手段,所以元朝的海外貿易更為發達。

在元朝時期,還有各族商人以卓越的理財和經商能力爬上朝廷高位,幫助元朝官府實行壟斷經商,賺取大筆軍費投入元朝源源不斷的戰爭之中。

忽必烈還推行紙幣“鈔”,並將之引入流通領域——這個“鈔”就是我們現代“鈔票”的“鈔”的來源。

而且忽必烈還懂得調劑物價!

他以白銀作為銀本位來做“鈔”的金屬儲備,每年限制發行不超過十萬錠,並且朝廷隨時用銀收回舊鈔,給各地官府撥付白銀作為錢本,所以元初的紙幣價格穩定,行用七八十年也沒有發生貨幣貶值。

這一點真的比很多不懂經濟的漢人皇帝要強很多,對吧老朱。】

朱元璋:“……” 這個老朱是在說誰呢?他發點寶鈔怎麼了?

【但是很可惜,他的銀本位紙幣最後還是崩於不肖子孫,遭遇了紙幣貶值的危機。】

忽必烈很是無所謂,誰還沒有個不孝子孫呢?至少他推行的政策,被人肯定!

那個什麼老朱被嘲諷了,肯定是這方面啥也不是,他贏了!

【在儒學佔據統治地位的古代,哪怕宋朝帝王也重視醫學,但是醫學始終是不及儒學的。

但是元朝不一樣,元朝將醫學抬高到了超越儒學的地位!醫學發展進入了黃金階段,開創了華夏醫學的新紀元!

元朝仿效儒學與孔廟結合的制度,在各地醫學校所在地建立了三皇廟,實現了廟學合一。

在元朝醫者看來,伏羲使人的生命健康有了保障;神農嘗百草宣揚醫療;黃帝與岐伯探討醫理成《黃帝內經》,所以在金末元初時,民間有醫者自發興建三皇廟,三皇就這樣成為了醫學行業的始祖。

到元朝,各路要求設定醫學開始,三皇廟被國家正式納入官方規劃管理範疇,忽必烈下令強調各地建立醫學和三皇廟,從各路推行到了郡縣,醫人專門祭祀三皇,“三皇廟學”也成為了元朝醫學的代稱,是元朝醫學教育制度中最有特色的一個方面。

元朝統治者對醫學的推崇,和結合三皇廟的推廣,將醫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聽到“三皇廟”第一次是與醫學校合一,元朝之前的儒家弟子炸開了鍋。

“醫學小道,怎麼能入三皇廟!”

“不愧是蠻元,真是不懂禮!”

而大秦的醫家弟子則高興的好像是過年了一般,“嘻嘻,你們怎麼知道醫家入了三皇廟?”

其他百家:“……”這人怎麼這麼欠打!

各家弟子一個比一個激動,圍在一起打嘴仗,就差直接動手圍毆醫家弟子了。

不管怎麼罵,醫家人都是滿臉得意,這一局他們贏了!

【蒙元的文明其實很短暫,所以統治者們對所有的文化都很重視,從成吉思汗到元順帝,蒙元對科技、工匠,對醫術、對商人都是非常重視的。

而儒學……呃,元朝主打的是一個實用性,就算之前說忽必烈推崇儒家,其實也沒有很重視儒家啦,所以元朝科舉的次數是很少的。

蒙元好戰,在頻繁的戰爭中,人口的不斷遷徙中,疫病流傳的更快,由於各個階級各個層面對醫療衛生的迫切需要,蒙古統治者很早就注意到了醫學人才,即使在金時期,醫生、工匠這些有特殊技能的人都會更容易擺脫奴隸地位。

元朝恢復了因為戰亂而荒廢的醫學校,忽必烈令各科醫學生必須學習《素問》《難經》和《聖濟總錄》。

後來忽必烈又讓從醫者必須精通四書作為醫者的道德要求,同時還要求掌握《尚書》《春秋》等儒家基本經典,醫為主,儒為輔。

元朝還繼承了宋朝的十三科和針灸銅人,並且有了新的發展。

到元朝時期,因為戰亂,也因為直到1265年,尼波羅人阿尼哥修復了因年久失修損壞到無法使用的銅人,並將其安置在了三皇廟。

三皇廟內有歷代名醫像,東有神機堂,神機堂裡就放著銅人、針灸圖二十四幅。

更妙的是,蒙古人不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也”那套,所以元朝的醫生會用屍體解剖的方式來進行臨床試驗與治療,這是醫學界的一大改進。】

“這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嗎?”

後世……不再用儒家治國了嗎?為什麼天幕對儒家的態度如此不敬!

【根據史料記載,蒙古醫生會取死囚來進行屍體解剖,不過元朝的人體解剖圖並沒有流傳下來,也是醫學發展的一大遺憾吧。

元朝朝廷對醫學生的要求同樣十分嚴格,“諸醫人於十三科內,不能精通一科者,不得行醫”,同時也有職業技能的考核。

而且就算考試合格了,日後要是發生了醫療事故,醫學提舉司的主管負責人和醫學教授都會受到牽連。

元朝時期,還有了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醫學學術交流會議。

每月朔望兩日,各地的三皇廟前十分熱鬧,當地或者外地的醫生匯聚一堂,一起交流自己看過的病人怎樣的病因,如何診治,療效如何等等。】

“這個不錯!”

宋仁宗立刻吩咐左右:“這個大宋可以學!”

官員們也很是認可這個提議,開始討論起醫學交流會議在哪裡辦比較好。

【元朝同樣注重醫書的編纂,民間醫學教育開始蓬勃發展,為醫藥典籍的編輯、出版、流傳、儲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朝廷重視醫書之後,對民間也有影響,當時流行的醫書語言精煉,甚至出現了詩詞曲賦的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更便於初學者記憶和背誦。

而且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原本醫藥落後的狀況也得到了改變,傳統的中原醫藥和少數民族醫藥得以互相借鑑和補充。

而醫者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名醫輩出,醫學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杲、朱震亨正是這一時期醫學之盛的代表。

金元四大家指的是從公元1115年到公元1368年這段時期的四位著名醫家,以及他們的四種理論。

分別為劉完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和朱震亨的養陰說。】

“金元四大家!四大家!”

被天幕點名的四個人也是高興了起來,他們的名字和醫學理論也傳到了後世!

而其他朝代的醫者也受到了鼓舞,醫者也可以稱作“大家”!

【金元四大家對後世中醫的影響很巨大,姜姜簡單的取其中一個方面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那就是乳腺癌,乳腺癌又名“乳巖”“乳疽”,相似症狀最早見於《靈樞·癰疽》:“疽者,上以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這個“牛領之皮”就類似現代醫學中的乳腺癌橘皮樣改變。

《黃帝內經》《諸病源候論》中都有提及此病。

乳腺癌是是乳腺腫瘤的惡性病變,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極大地降低生活質量,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而且乳腺癌並不是婦科疾病,也就是說男人也會得這個病的。】

天幕下,原本以為“乳腺癌”是婦科病的男人們都沉默了,男人又不需要哺乳幼兒?為什麼會得這個乳腺癌?

【中醫認為,腫瘤多由陽虛陰結而成,屬於“積聚”“癥瘕”範疇,而腫瘤中尤以乳腺癌為多。

金元四大家立足各自的理論派別上,有了新的認識。

不過他們的理論太過於專業了,姜姜看的很拗口,就不讀了,姜姜掛一下資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暫停去看哦。】

資料擷取部分掛在天幕上,各朝代的大夫分工抄寫,整理,這可是醫學大家的理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盜筆,姐姐回來了

白白浪費修仙才能

奶香

掌心蝶

混世魔王的日記:龍血卡爾

鐵門

虛數之樹幹部的退休生活

神的退休生活

鬼厲亂神

神秘學掛科

暗戀如詩

兩岸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