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新一期的大明週報發表。

富裕起來的老百姓,已經養成了一個月至少購買一次週報的習慣,以避免錯過一些朝廷釋出的重要訊息。

一些習慣在月中買週報的老百姓,買了今天的報紙之後,發現今天一份居然有三張。

見到今天有異樣,人的本能讓這些購買了週報的老百姓,習慣性的先去看多出來的那張報紙。

老百姓開啟第三張報紙一看,頓覺眼前一陣眩暈。

什麼已知東西相距一千公里,同時立下棍子影子偏差十五度,請問地球周長是多少。

還有給出三十多個零件的拼圖,讓動手畫出最完美的組合方式。

看著這十道題目,老百姓一臉疑惑。

“朝廷這是什麼意思?不是都有夜校開民智了麼,難不成現在要開始全民考核?”

另一個老百姓這時候說道:“害,誰讓你看見字就迷糊,你看第二頁的背面都寫了。”

“一共十道題,答對兩道,入工部為匠,月俸一兩銀子,答對五道題,月俸三兩做官。”

“這要是答對十道題,那便是什麼什麼研究員,月俸二十兩,朝廷還給解決房產,沒有媳婦還幫忙介紹媳婦。”

吐槽的那名老百姓嘖嘖稱奇:“看來朝廷是真的很缺人才,這條件也太狠了。”

“咱們縣的縣尹,好像月俸也不到一兩銀子吧?入京做個匠人,都能有一兩銀子拿?”

一旁的百姓趕忙捅了捅身旁的鄰居,那鄰居頓感不妙。

回頭一看,卻發現本縣的縣尹就站在自已身後,正冷著臉看自已。

“官老爺……小的多嘴,小的……”那百姓哆哆嗦嗦。

本以為縣尹最起碼也會批評那百姓兩句,沒想到縣尹拿過報紙後,對二人說道:“朝廷這是缺人才了,也是少有能一步登天的機會,若是家裡有聰明孩子,便讓人家試一試。”

縣尹說完,還在自已心裡補充了一句:“若是本縣出的人才多,那豈不是正好證明,本縣尹治理有方?這妥妥也算是政績啊。”

“唉,要不是入京之後還要考試,不然真想把侄子塞進去。”

那兩名老百姓連忙點頭,連報紙都不要了,趕忙快步跑開。

隨著新一期的報紙以應天為中心,向周圍城市快速擴散,整個大明掀起了一場知識狂潮。

老百姓頭一次意識到,原來南北兩地的日晷,在同一時間內,陰影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更意識到腳下的大地居然是球形的。

沒錯,雖然封建社會的上層,早已有了地球是球的認知,但是這種後世很普遍的認知,卻沒有傳到下層。

畢竟下層的老百姓天天地裡刨食,晚上又要努力生孩子,給家裡增加勞動力。

哪來那麼多時間,去研究腳下大地是不是圓的。

更別說還有其他涉及到化學冶金和機械學的知識,那是一個接一個讓老百姓更加大開眼界。

報紙上的考試定在一個月後,張天賜現在就開始張羅起,到時候的具體流程。

先是確定了,到時候考試的地點,隨後又圈定了出題的範圍。

畢竟大部分來參加考試的老百姓,全都是天賦型選手。

認知能認識到這一步,已經很難了,如果題目不加以限制,只怕招不來多少人。

張天賜忙著計劃流程,整個應天也熱鬧了起來。

有好事之人,在互相對照之下,瞭解到了全部題目的答案。

然後便在應天最熱鬧的地方,立了一個排行榜。

榜單上只有二十個名額,只有答對兩題的人,才配登上榜單。

整個應天居住了上百萬人,然而達到登上榜單資格的,也不過寥寥百人。

更別提這答題可是分先後的,誰先去那好事之徒那登記,誰才算第一個答出來的人。

隨著時間推移,榜單上第一名成功以答對五題而冠絕群雄。

一直待在皇宮中的朱元璋,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

“看來老鄧家血脈也不錯,想不到庶子鄧鎮學不通武藝,到時在研究上搞出了一點名堂。”

“張天賜,抽空單獨給他考一下,儘快讓他到工部去報到。”

張天賜輕咳一聲,緩緩問道:“這個……鄧國公能願意嗎?畢竟六部中,工部名聲可不太好。”

朱元璋呵呵冷笑一聲:“咱讓他去,他們誰敢拒絕?”

“還有傅友德的小兒子傅正,也給咱考考。”

“這個叫李勝龍的……一看就是老百姓家的孩子,勳貴王親家的孩子,哪敢起這個名字。”

“罷了,咱也不是那迷信的人,照過來一起考一考,工部不是天天說缺人麼,咱看這麼多人他能不能吃得下?哈哈哈哈。”

張天賜默默將排行榜上二十人的名字全都記了下來。

其實這個排行榜的水分有多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但是排名越高越受到關注,所以頭十名即便是注水了,那也是有一點本事在身上的。

往後的十名……不好說。

保不齊就是隻會一題的人,靠著蹭答案或者買答案,這才登上了榜單。

畢竟經濟越繁榮,這群富二代勳二代就越貪圖享受。

這種爭名的機會,少有幾個富二代會拒絕。

到時候去會員制的曲樓聽曲子,這不也是和姑娘吹噓的資本?

等到考試開始那天,這一個半月以來,從全省乃至全國,一共有將近七萬多人湧進應天。

好在張天賜早早的就做好了準備,直接繼續在應天城外擴建,搞一個考試園區,在搞一個居住區,讓這七萬人好歹有個免費的住的地方。

從朝廷安排免費住宿吃飯來看,考生們紛紛確定,朝廷很看重這次考試,不然也不會安排的這麼周全。

七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張天賜也沒辦法一個月內搭建出,能讓七萬人一起考試的現場。

為此只能採取分割槽加封閉管理,按照分割槽一部分一部分分別考試。

一共出題四百道,都是張天賜劃定了難度標準和考試範圍之後,科學院所有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考題。

為了避免招收的人數太多,張天賜只能讓考試還是按照傳統的排名方式來錄取。

目前只決定研究方向錄取一百五十人,匠人方向錄取五百人。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自由的丈量世界

崑崙老道的金大堅

夢與伴,匆與漫

羊李洋氣

在詭亂世界活著

環林玉聲

末世:我成為了血液掌控者

愛勺子唯一

大秦:從紈絝到鎮國神將

執筆弄春秋

海邊的花海

能活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