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天,下了早朝之後。

張天賜來到御書房,看著朱元璋一臉沉思的模樣,覺得有些疑惑。

上前偷偷和萬福太監問道:“怎麼回事?陛下這是怎麼了?”

萬福太監嘆息一聲,微微搖頭後小聲對張天賜說道:“這個,陛下受到了一點打擊。”

打擊?張天賜想了想,最近所有事都很成功啊,有什麼可打擊的。

汽車的車身都開始設計了,克拉瑪依到應天的鐵路也修建了四分之一。

因為基建開始,鋼鐵製造業大幅加快進步速度,四省沿海也一直在建造船支。

就連最難的紙幣推廣,現在做的都很不錯,民間將近八成的白銀都被回收到銀行。

這麼多捷報傳來,還有什麼夢打擊到朱元璋的?

難不成……是因為自已太牛逼了?讓朱元璋發現了自已其實很菜?

“怎麼回事?具體說說。”

張天賜擺好一副等待吃瓜的表情。

太監萬福小聲對張天賜說道:“陛下在上海縣做足了準備,就等上海縣的內部奴隸和外部匪徒裡應外合,然後抓他們和人贓俱獲。”

“沒想到情報沒出問題,但是……我也不好評價。”

隨後,太監萬福將自已知道的情況慢慢說了出來,聽的一旁的張天賜一愣一愣的。

臥槽,這麼刺激?

城內因為一個奴隸摔了一跤,整個奴隸黑幫自我團滅。

城外的匪徒更離譜,首領居然飲酒縱馬,從馬背上頭朝下摔死了!

這個世界這麼離譜嗎?

張天賜看向朱元璋,心想怪不得他今天看起來很鬱悶。

把這種人當對手,要是張天賜都得鬱悶,更何況是朱元璋呢。

不過再怎麼不滿意,反正抓捕他們也就是當做一個調出【胡惟庸造反】的引子。

原本的歷史中,胡惟庸是經過了朱元璋好幾年的放縱,最後才有了不臣之心。

而且很可能這個不臣之心還是朱元璋刻意引導的結果,更有可能是完全捏造的謊言。

但是現在的胡惟庸,僅僅當上了左丞相不到兩年,就主動開始選擇造反。

張天賜推測,胡惟庸現在的心態,很可能是因為蝴蝶效應的原因。

隨著大明的進步速度越來越快,胡惟庸作為保守老時代教條的人,自然是對新時代的到來充滿了恐懼。

郊區轟鳴作響的火車鳴笛,一天就能印刷出上千上萬本書的印刷廠,讓大明整體產量提高五成的氮磷鉀化肥。

穿越千里瞬息對話的電話,還有近期應天城內突然爆火的腳踏車。

這些都讓胡惟庸覺得目不暇接,難以接受。

俗話說得好,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胡惟庸在六部的各項事宜中,並沒有感覺到自已的作用,反而對六部的各項新事宜感到迷茫。

又因為胡惟庸身居左丞相之位,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胡惟庸越發偏激。

現在朱元璋準備收網,但是因為這件事荒唐的結尾,導致很難說服六部百官。

別看現在六部百官,對張天賜和朱元璋的相處,都是和和氣氣。

那是因為朱元璋的大部分行動,都沒有涉及到他們的切實利益。

但是現在朱元璋想對丞相之位下手,這可和什麼政務改革不一樣了。

雖然在官位上,丞相之位確實壓了他們一頭。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想,這也代表了他們的晉升通道還有一級,權力的觸手還能長得更大。

六部的百官並不在意胡惟庸死不死,但是六部很在意有沒有丞相這個位置!

可以沒有胡惟庸,但是絕對不能沒有丞相之位!

但是這樣一來,朱元璋就和文武百官的利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因為朱元璋需要的是從丞相手中,拿回對六部的官員任免權。

如果這次上海縣事件鬧得很大,在配合胡惟庸和白蓮教合作事件,那麼朱元璋就可以順水推舟的取消掉丞相之位。

可是現在上海縣事件,以這種稀裡糊塗的情況收場,反而影響到了朱元璋收攏權力的計劃。

張天賜沉思一會,心想可能這就是朱元璋讓自已先停一停,有關人口普查一事的原因。

因為朱元璋的計劃出現了紕漏,而他又沒辦法再以強硬的態度對待百官,所以才會找來自已。

一想到這,張天賜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朱元璋現在看起來權力沒有被限制,但是實際上卻處處受限。

因為張天賜並不是直接對朱元璋的皇權開刀,而是利用朱元璋大格局,透過經濟發展需要安穩的環境這一點,來讓朱元璋自縛手腳。

張天賜在門外等了一會,朱元璋應該是批完了早朝後遞來的奏摺,派人讓張天賜進御書房面談事宜。

張天賜走進屋內,作揖行禮,朱元璋坐在主位上,看著眼前的張天賜感慨萬千。

馮勝徐達湯和出征了,劉伯溫患病,李善長賣房子賣地和兒子做起了生意,身邊同一個時代走過來的老人越來越少,面前現在能用的卻僅剩張天賜。

“上海縣的情況,你都知道了吧。”

朱元璋喝的還是以往的碎葉子大碗茶。

張天賜瞥了一眼茶碗,沒什麼興趣嘗這茶苦,便回過頭對朱元璋說道:“回稟陛下,萬福公公為微臣詳說了此事。”

朱元璋嘆氣一聲,隨後對張天賜將自已心底的計劃,以及因為上海縣事件導致難以取締丞相之位這一事說了出來。

能看得出,朱元璋現在是真的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所以才和張天賜掏心掏肺。

要不是大明現在經濟指數連年升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需要更多的官員管理民間。

他朱元璋還用思考這些難題?

早就提起長刀,誰不同意誰就是胡黨,來一個殺一個就完事了。

哪至於像現在這樣被動。

張天賜聽完朱元璋的講述,心想果然和自已想的一樣。

不過朱元璋現在這個事還確實難辦,因為經濟發展需要穩定環境,所以朱元璋不能隨意動六部。

不能隨意動六部,那就不能大刀闊斧的對丞相這個位置開刀。

怎麼看都好像走入了一個死迴圈。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冰上永恆

旌旗鬼鬼

江久

葉樺瑜

小師妹今天又在內卷

喜歡海豚科的君無顏

常萬春傳

永遠樂觀的彬哥

假太子監國,尤物帝后太撩人?

叢林霸王

時光與你交織

喜歡盧浮宮的幽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