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朱揍完了朱標,徐本這才來問朱元璋,新寶鈔的樣式是否可以。

見朱元璋點頭應下,徐本這才鬆了一口氣。

來來回回改了十幾遍,可別在改了!

歷時兩年的新寶鈔研發計劃,終於圓滿落地。

既然老朱已經點頭應下,確定了寶鈔的樣式和規格,那大明的寶鈔,也終於開始正式印刷。

以目前大明的印刷產量,一天大概能印刷出兩萬張寶鈔,這還是在綿紙和染料都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說起來產能,大明現在也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地位。

雖然現在大明拿下了倭島之後,錢也不缺了,資源也暫時能夠被滿足。

但是因為生產機械的推廣還是不夠快,很多例如煤炭銅鐵等物資都堆積在倉庫或者港口,根本賣不出去。

甚至在前一段時間,過多積壓的原材料,導致市場上的原材料價格猛跌。

要不是朱元璋看國庫裡的銀子太多花不出去,最後選擇出手收購了一些市場上的原材料,估計原材料的價格還會一路猛跌。

為了保證對民間以及對海外市場的貨幣數量供應,一直印刷了一個月,朱元璋這才開始正式宣佈。釋出大明第一版寶鈔。

朝廷宣佈發放寶鈔之後,張天賜一直防備著民間的風向。

倒不是因為別的,畢竟老百姓被宋朝和大元的紙幣坑過很多次了,再傻的老百姓,對寶鈔或多或少也會有一些牴觸心理。

然而,民間的輿論風向,和張天賜想象的不太一樣。

原本張天賜以為,民間要麼是看到精美寶鈔熱烈歡迎,要麼因為被坑多次瘋狂牴觸。

可是真當紙鈔進入民間之後,張天賜驚訝的發現,民間根本沒什麼水花。

不支援的還是默默的使用著銅板和銀子,支援朝廷的,則會選擇接受紙幣來貿易。

無論哪一夥人,都沒有鬧出大聲抱怨,甚至聚集起來牴觸朝廷的事。

甚至從情況上來看,整個大明支援寶鈔的人,要遠多於不支援的老百姓。

這個情況可讓戶部和張天賜十分疑惑,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張天賜直接找了上百人去做調查問卷。

最後得到的結果,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

民間接受寶鈔的人更多的主要原因,還是基於兩個最樸實的觀點。

一是大明的日子越來越好過,掙得錢也越來越多,所以老百姓相信大明這個新興政權。

二則是大明的寶鈔和以前朝代的寶鈔,完全不同。

大明這個寶鈔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無論是紙張質量,還是整體的造型,防偽的技術,都能讓老百姓看出這大明寶鈔,絕對不是用來隨便印刷之後收割老百姓的手段。

老百姓的信任,張天賜認為是政治力量中,最寶貴的東西。

當信任累積到一定程度,這股信任就會量變引發質變,最後更會化作民族之魂,哪怕是再大的天災人禍,老百姓都會站在朝廷這一邊。

為了保證這份信任不會辜負,張天賜又和朱元璋提議,嚴格管控寶鈔印刷技術,洩密者等同於叛國!

不僅要誅九族,還要讓他上地方誌、上族譜,還要刨了他祖墳,讓他先祖挫骨揚灰。

最後還要在史書上單獨給他開一頁,讓他遺臭萬年!

寶鈔發行七天之後。

從各地彙報的情況來看,寶鈔在民間的接受度很高,按照百分比來算,北方的接受度遠高於南方,而從整體來看,則是南方的數量高於北方。

與此同時,民間也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職業。

這些名曰抄錄人,每天早上六點,蹲在大明銀行門口,只要大明銀行一開門,絕對會第一時間衝進去,抄寫今日新的白銀等價表。

然後趕忙回去在半個小時內完成印刷,再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將這些資訊都送到各地豪強富戶的家中。

沒錯,這寶鈔推行沒多少天,就已經有人開始用這東西想著賺錢了。

張天賜仔細一琢磨,心想也算正常。

為了保證貨幣的穩定,寶鈔和銀價的波動都被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多說也不過三個百分點。

但是那些豪強是什麼人,他們手裡可是有大量白銀和資金的。

只要經過幾次正確的投資,就能讓手中的資產增值百分之十以上。

雖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人頻繁的將白銀和寶鈔互相兌換,看起來是有利於大明的寶鈔推廣。

但是長遠來看,這卻是在供養一個個空手套白狼,貪食國家資產的蛀蟲。

因為資源總量是不變的,他們這麼操作卻是在看似憑空的增值資產,那就代表一定有朝廷沒注意到的地方,有人承擔了這個代價。

一想到這群人可能會富裕起來,張天賜學習二十載,靈魂深處對資本家的厭惡,立刻就湧了上來。

你要是低買高賣我還能容忍,你跟我玩金融?玩空手套白狼?那不讓你虧得傾家蕩產,怎麼對得起各地信任朝廷的老百姓!

是時候對你們這些封建地主,狠狠地出重拳了!

下定了決心,張天賜當天晚上便想到了一個好計劃。

等到第二天一早,那些負責抄送匯率的人忽然發現,今天寫有匯率的公告欄上出現了一行新字:【每時辰更新一次】。

在牌匾下面則多了一排新的木塊,上面有的寫著【蒙元沙暴,恐影響西南地區畜牧收成。】

有的則寫著【倭島石見銀山,發現新的礦團,預計白銀增產百分之八十。】

七八條看似不相關的訊息出現在公告欄下面,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根本分不清哪件事會影響白銀的價格,哪件事對白銀兌換沒有任何影響。

那負責抄送的人頂多是認識字,哪知道這金融貿易的資訊有多重要,只能是埋頭將這些東西都抄下來。

當天,各地的豪強和富戶便發現,不能再簡單的像以前一樣,輕而易舉的預估朝廷的白銀兌換走向。

大量的資訊反而讓這些富戶和豪強開始懵逼。

他們是玩過投資的,唐朝也有權貴透過當年的銀行,也就是“櫃坊”,玩過加息降息等模式,以此來收割老百姓。

可是這種以時辰為單位,快速更新資料的模式他們沒玩過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為炮灰,我手拿劇本躺平

君臨JUN

行醫奇遇傳記

清風書齋

國運,千面萬相

風從林

糙漢的腰不是腰,總裁奪命的彎刀

國服貂蟬富得流油

黎明陷落前

齊殊

攤牌了,我掉進了大佬窩

是幻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