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事情不少,但好在都是熟悉的,劉大娘稍微放鬆了一些,也更理解了老頭子的難處。

劉大娘痛快應下,“東家,我會好好幹的。”

醬菜人人都會做,她只需要把人手安排好,每個步驟把好關,倒也不是太困難的差事。一把年紀了還能出來掙錢,而且直接就是管事,東家要求多,那也沒說的。

“開業的日子,劉伯想過沒?”

劉遠又翻開了黃曆,“我一併看了的,二十一就是個好日子,再有幾天肯定能收拾出來了。”

對於沒吩咐的事情,都能做到前頭,這是翁曉曉很滿意劉遠的地方,說明這人對莊子的事情上心。

“我明天就讓張大娘跟小空過來。以後讓他們自己開火做飯便是,要長期住這兒,不能總麻煩你們。”

劉遠笑笑,“添兩個碗的事兒,算不上麻煩。”

該客氣的時候也只是客氣一下,東家讓他們自己做飯,大家都便宜。

翁曉曉走了幾步,看向眾人,“作坊好,我賺錢,你們就有工錢拿,大家都好。以後作坊就仰仗各位了,一定要同心同德才好。”

“是。”

“知道了,東家。”

幾人畢恭畢敬地應下。

“那大家散了吧,什麼時候上工,聽劉大娘的招呼。”

眾人行禮告辭,只是小花兒臨出門的時候又回頭看了一眼,見翁曉曉早回了主屋,才失望地走了。

“小花姐,別看了。都是姑娘家,我懂你的心思。可東家太好,不是我們能高攀的。”姑娘說完就走了。

小花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呢,只是心裡放不下罷了,她從沒見過像東家這樣的人,長得好、又能幹,還正派。

......

翁曉曉可沒工夫管別人怎麼想,進屋跟劉遠交待了幾句,就帶著鳳姑回城了。

聶風念她辛苦,給她多放了十天假,今天本該去錢莊銷假的,但是送商隊出發這樣的大事,她不去不行。

錢莊那邊只好多請了一天假,何掌櫃自然不會為難什麼,翁曉曉的價值,他清楚的很。

“鳳姑,你直接去牙行吧,家裡沒人做飯可不行,也可以再選幾個資質好的孩子。還要找鋪子,一併託給經紀吧。”

鳳姑撓撓頭,這姑娘一天天折騰個沒完,真累人!

不過,總比閒著沒事兒做的好。

“你不說我也要過去的,我想買個北方廚娘,這邊飯菜雖好,可吃多了,嘴巴里淡的沒味,不爽快。”

“呵呵,這個你看著辦就是。我去趟瓷器街,定下醬菜罈子。”

二人在岔路口分開,各行其是。

......

瓷器街,顧名思義,一條街都是賣瓷器的店鋪,多是日用瓷,批發零售的都有。而且,幾乎每家鋪子都有自己的主打產品,賣酒具的、賣碗碟的、賣罈子的、賣擺件的,各不相干。

南來的,北往的,你所知道的瓷器,這裡應有盡有。

這放到後世那可都是古董寶貝啊,看得翁曉曉手癢癢。

於是,辦正事前,翁曉曉先買下了一個白瓷“美人瓶”。美人瓶,又稱“寶塔瓶”,其造型猶如豐腴多姿的美女,僅僅擺在那裡就是一景。

插上一隻蓮蓬一片荷葉,都美不勝收。若冬日插上一枝紅梅,更顯妖嬈。

這個美,那個梅瓶也美,各有各的好。

沒逛過這裡的翁曉曉徹底看花了眼。好在,理智尚存,直接進了賣罈子的店鋪,再不敢隨意閒逛。

只要你提出準確的需求,夥計很快就拿出了幾個符合要求的樣品來。

一番討價還價後,翁曉曉定下了一百個兩百文的罈子,三十個五百文的。

一般的上等貨就用兩百文的細瓷壇,適合普通有錢人家消費。給特別貴賓的,就用五百文的罈子。

包裝的藝術,在買櫝還珠一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翁曉曉就算不會做生意,也懂這個道理。

交了定金,留下送貨地址,翁曉曉就回了家。

白瓷美人瓶直接擺在了她的書桌上。

......

等喝過一盞茶,翁曉曉才喊來了張大娘和小空。

把對他們的安排說了一遍,也怕他們不樂意去莊子上,安撫道,“我也是手頭實在缺人手,才不得不把你們安排過去。張大娘,配方的事情就交給您了,這是咱們作坊能不能做起來的關鍵,您的月錢我會漲一漲的。”

“難得東家看重,我一定好好做。我一個孤老婆子要那麼多錢做什麼!要不是當初遇到你們,我墳上草都半腰高了。”

翁曉曉笑笑,世上總是好人多,她幫了別人,也得到了很多的回報。

“東家,做事我願意的,只怕過去了就沒法跟著您學習了。”

翁曉曉讚賞地看了小空一眼,“學完千字文,也算夠用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早跟你們講過,這些道理就是為人處世的底線。能力是鍛煉出來的,只能一步步來,多做事、多總結、多反思。再說了,只要願意學,哪裡都有可學的東西。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一樣的重要。”

小空眨眨眼,又使勁點了點頭,“小空受教了,謝東家栽培。我定當盡心竭力把事情辦好。”

“也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上頭還有劉管事,還有我呢。”

每次交待了什麼,小空都完成的很好,翁曉曉是想好好培養他的。

“東家,我跟春霞那孩子很投緣,我想跟她認個乾親,可以嗎?”張大娘見這邊說完了,才敢說出來,本也不著急,但是她去了莊子,以後見面就少了,又不知道得拖多久。

“春霞願意就成,我沒意見的。”

張大娘臉上笑出了一把褶子,“我問過,那孩子願意的。”

“你情我願就好。那我出錢叫桌席面,今晚大家在一起熱鬧熱鬧。”

“哪能要東家破費,自該我請大傢伙。”

“那行,我就等著了。”家裡和氣,翁曉曉自然樂見其成。

張大娘歡天喜地的離開。

翁曉曉自然不會白白去吃人家的酒席,回屋就包了一個大紅包放進了袖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末世建庇護所

採亦

春之嶠

許世無思

劍平亂世,改天下

尹不凡

明末逐鹿

八月十六日子時

重生之女配風華

ly蘭溪

吃瓜冷妃養娃記

0零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