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咱們兩個都多大歲數了,你居然還會因為你的奴才吃醋?正經點行不行,有點皇上的樣子!”

碧盈看見眼前的男人,雖然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年紀,但依然英俊挺拔。

而且有了小些的溫泉湯池,雖然年紀日漸增大,但是猛然一看,也像十幾歲的少年一般。

但是常年的帝王生活,又給他的眉宇之間平添了一絲珍貴和傲然之氣。

自從自已上次生了四胞胎之後,他就是讓小希給他拿了避子藥。

他說自已的體質特殊,絕對不允許再次發生這些意外懷孕的事!

而且小希也說我的生育指標已經夠了,如果不在相聲可以風度,直接吃個絕子丸就可以。

她當時還和胤禛提過自已吃絕子丸就行,不用讓他吃避子藥。

結果他死活不同意,非得說他吃避子丸,那個絕子丸聽著就很厲害,要有傷身的藥材,那他得後悔死。

最後還是胤禛吃了避子丸,碧盈什麼都沒有吃。

當初他們兩個都問過小希男的可不可以吃那個絕育藥,但是小希說只有碧盈吃了才有用。

“嬌嬌,不管多大歲數,你都是我的皇后,對不對?

我自已的皇后不誇皇上,竟然去誇一個奴才,那我肯定不開心呀!

而且這段時間你總是陪著那幾個弟妹不是喝茶聊天就是賞花賞月,哪有好好陪我?”

碧盈想了想,好像最近一段時間真的有點冷落這個狗男人。

但是自已雖然是白天沒有陪他,可是哪天晚上這個狗男人沒有折騰自已?

“胤禛,咱們說話得講良心好不好?我哪有不陪你昨天晚上不是誰?

還有你不要誣衊我,那是我不想陪你嗎?你不也是跟著你的那幾個弟弟喝茶下棋談天說地,聊國聊政嗎?”

胤禛一聽碧盈說他們聊朝堂之事的事情,就不由得心虛。

確實也是他們兄弟幾個有些過分,晚上的時候直接在養心殿熬夜暢談。

可能連著有幾日沒見到自已的夫君,所以他們幾個的王妃直接進宮找他的嬌嬌,害得他好久沒有和嬌嬌在一起膩歪了。

現在想來,應該是她們幾個想的招數。

他懷疑那幾個弟妹就是想著:既然白天見不到自已的夫君,那他們就過來纏著皇后,讓自已也享受到了孤獨的滋味。

自已這個皇帝做的真憋屈,誰家皇帝會被弟妹拿捏?

不過他們也確實很幸福,兄弟幾個過得像平常百姓家那種兄平淡的生活。

“嬌嬌,那這也不能賴我呀!這不是上次在江南的時候,老九沒有見到皇阿瑪,但是你的阿瑪看見了皇阿瑪之事被他知道了嗎?

所以我們幾個在那裡研究如何能夠找尋皇阿瑪的蹤跡,到時候咱們也學著曾經皇阿瑪下江南時的模樣,一起出去微服私訪。

最好是半路上能夠接獲皇阿瑪,咱們已經有六七年的光景沒有看見他了。

而且馬上就是額孃的七週年,咱們不能總是對著一個假牌位上香咱們不能總是對著一個假牌位上香拜奉。

我想從皇阿瑪那裡將額孃的牌位要回來,放在皇家寺廟裡受萬人供奉。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阿瑪已經在外面時間太長了,應該讓他回宮好好的給他們小十三上上課。

如今小十三已經七八歲,正好是教他如何作為一個儲君,如何作為一個合格皇帝最佳時間。

我都是後來才學會儲君之道,而且我登基時朝堂已經被清肅的很是乾淨,就連後宮也被皇阿瑪給處理好了。

實話實說,我沒有費什麼大的力氣,就登上了皇位,所以還是讓皇阿瑪教十三為好。

最重要的是等皇阿瑪回來之後,朝堂之上有太子和太上皇坐鎮,咱們兩個也可以出去下江南或者是去一趟沙河那邊看看。

也可以去,你想要去的地方多住些時日,畢竟咱們兩個確實也已經很多年沒有出去了。”

胤禛的話在碧盈的心裡炸了一個大水花,將她本來平靜無味的日子變得充滿了期待。

“那你們研究出來什麼了嗎?皇阿瑪大概現在在哪裡?你們知道嗎?”

“我們猜測皇阿瑪現在應該是在山西府,因為前一段時間戶部尚書收到了一封檢舉信。

而戶部尚書江南風景巨星上交到我這裡,我看見上面的字跡就知道是李德全寫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封信,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在了戶部尚書的書房。

能做到這件事情的人沒有幾個,而且能管這件事情的人除了皇阿瑪以外沒有別人。”

碧盈聽了他的話,在心裡盤算了一下,而後說道:“胤禛,你有沒有想過不是皇阿瑪,而是二哥呀?”

“嬌嬌,我曾經也想過是不是二哥,但是上面的字跡我絕對不會看錯,就是離德全的。

所以皇阿瑪現在不是在山西府,就是在山西府的附近。

就算他已經走了,那也能從那邊查到他的蹤跡。”

“胤禛,聽你這口氣,你是不是已經派人去尋他們了呀?”

碧盈聽出了他語氣中的肯定,他一定是做了什麼,或者是已經有了什麼線索,否則不會將這件事情說出來。

他怕沒有找到皇阿瑪會讓自已失望,所以他一定會有了眉目之後才會將這件事情告訴自已。

“嬌嬌,我只是讓老九在他所有的店鋪裡下了一個通告,只要看見像皇阿瑪的人就留意著點。

昨日有山西府的人過來送信,有了皇阿瑪的蹤跡。”

“你們畫了皇阿瑪的畫像?否則他們怎麼能認出來啊?”

“畫像倒是沒有,畢竟是太上皇,他的畫像怎麼能隨便落入百姓之手?

我只是將李德全的畫像畫出來,讓老九人手一份的發給了店鋪裡的所有小廝和掌櫃。

還有那年收復準噶爾的時候,咱們在旁邊的城池買下來的那些奴僕,他們是見過皇阿瑪的不適,所以我就讓他們去了山西府。

一撥人能夠認出皇阿瑪,另一撥人可以認出李德全,只要他們倆撥人中間,其中一個可以將它們認出來,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學院怪談活下去

唐慕白

知否知否之華蘭傳

幸得爾爾

惡靈記錄人

聯債

殘唐狩獵人

碧樓清風

最後的機會之交換夏天

祺之琪

末世:死亡列車

墨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