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賜滿懷好奇地問道:

“乾爹,您能否與孩兒分享一二?”

黑袍人斜睨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這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事情,它如同一部曲折的歷史。

充滿了複雜的情節!”

黃賜趕忙為黑袍人輕輕捶著腿。

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乾爹,您就當作是給孩兒講個睡前故事,讓我聽聽吧!”

黑袍人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好吧,那咱家就給你講個故事!”

黑袍人緩緩開口,彷彿在回憶著遙遠的歷史:“在大明王朝,能夠成為皇子的老師。

那是一種無上的榮耀,也是許多官員夢寐以求的職位。

他們通常是皇帝最信賴的臣子,一旦成為皇子的老師,往往就能平步青雲,位極人臣!”

“比如那位聲名狼藉的宦官王振,他只是在朱祁鎮年幼時教他識文斷字,就被朱祁鎮尊稱為先生。

待朱祁鎮登基後,王振更是權傾朝野,可見皇子的老師在朝廷中的地位之重要!”

“然而,並非所有皇子的老師都能有善終,比如我要給你講的這兩位。

他們既是皇子的老師,卻被自已的學生,也就是大明皇帝親手打死!”

“那是宣德皇帝。

永樂皇帝最寵愛的孫子。

傳說他的父親洪熙皇帝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都是因為永樂皇帝對宣德的深厚期望。

宣德年幼時就被永樂立為皇太孫,對他寄予厚望。

因此,永樂皇帝非常注重宣德的教育,特意為他挑選了幾位才學出眾的老師!”

“其中,有兩位特別出色的老師,一位是禮部給事中戴綸,另一位是翰林編修林長懋。

他們都是當世清流名士,才華橫溢,品德高尚,因此被永樂皇帝選中為皇太孫的老師。

他們兩人還是親密無間的朋友,經常一起探討皇太孫的學業,為大明王朝的未來嘔心瀝血!”

“然而,命運卻對他們極為不公。

儘管他們盡心盡力地教導皇太孫,但最終卻遭到了皇太孫,也就是未來的宣德皇帝的殘忍對待。

這其中的原委曲折,你若想知道,我便繼續為你細說!”

黑袍人的聲音低沉而充滿感慨,黃賜聽得入神,彷彿被帶進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請乾爹繼續說,讓孩兒也聽聽這大明朱家是如何的絕情絕義!”

黑袍人繼續說道:“在知識的海洋中,戴綸和林長懋如同兩艘航行穩健的船隻。

無論是在典籍的波濤還是在品行的航道上,他們都表現出無可挑剔的穩健。

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培養皇儲,如同船長精心雕琢航海圖,期望未來能夠引領國家走向更加繁榮富強的海域。

他們深信,皇儲應當如同蜜蜂般勤勉,將每一滴時間都獻給對聖賢書籍的研讀,這樣才能釀造出治理國家的甜蜜之蜜。

在他們的航海日誌中,滿是對皇儲勤奮學習的讚美和期待。

然而,就像大海中的風向變化無常,宣德皇帝朱瞻基卻有著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愛好。

他熱愛馳騁在廣袤的獵場上,身騎駿馬,率領近侍們縱情於獵物的追逐之中。

那鮮亮的馬匹,那飛揚的塵土,都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戴綸和林長懋雖忠誠於皇儲,卻也對朱瞻基的遊獵行為深感憂慮。

每當遇見朱瞻基,他們總是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古訓相勸。

認為皇儲應更注重自身修養,而非沉迷於遊獵這種被視為公子哥們不學無術的消遣。

他們擔心,如果皇儲繼續這樣荒廢時間,將來如何能夠肩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

一次,永樂皇帝朱棣與朱瞻基閒聊時,問起對戴綸和林長懋的看法。

朱瞻基雖然口頭上說了些客套話,但心中卻早已對這兩位老師產生了不滿。

就在此時,朱棣拿出一份奏摺給朱瞻基看,原來是戴綸和林長懋聯名上書。

詳細列舉了朱瞻基遊獵過度、忽視學業的情況,並希望朱棣能夠出面勸誡。

這份奏摺讓朱瞻基火冒三丈,他覺得戴綸和林長懋的做法完全是跟他做對。

他認為自已的遊獵行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些老師卻把它看成了洪水猛獸。

從此,朱瞻基對這兩位老師心生怨恨。

等到朱瞻基登基為帝后,他開始提拔自已的嫡系勢力,許多身邊的人都得到了升遷。

本不想提升他們兩人,但戴綸雖然業績突出,還是被朱瞻基提拔為兵部侍郎。

但從六品給事中升到三品侍郎的職位變動,並未給他帶來多少喜悅。

因為戴綸深知,自已的忠誠在朱瞻基眼中已然成為了眼中釘。

果然,沒過多久,朱瞻基便找個由頭將戴綸貶到了偏遠的交趾(越南)去帶兵。

林長懋也未能倖免,被髮配到鬱林當知州。

這兩位曾經悉心教導朱瞻基的老師,如今卻被視為過河拆橋、恩將仇報的典型。

他們心中雖有怨言,但也只能在私下裡相互傾訴,感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而兩人交談的訊息被錦衣衛探子如同鬼魅般穿過千山萬水,掠過宮牆,潛入朱瞻基的耳畔——戴綸與林長懋二人的所作所為,已經激起了天子的雷霆之怒。

朱瞻基下令將戴綸和林長懋押解進京,直接關入那陰森森的詔獄之中。

當戴綸站在皇帝面前,他並未屈服於皇權的威嚴,而是挺身而出,據理力爭。

可朱瞻基的眼神中閃爍著怒火,他揮手示意錦衣衛上前。

在戴綸的堅毅目光中,錦衣衛的棍棒如雨點般落下。

每一擊都沉重無比,彷彿要將戴綸的脊樑打斷。

最終,戴綸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沒有站起來。

然而,宣德朱瞻基的怒火仍未平息。

他下令抄家,將戴綸的家產一掃而空。

戴綸的兩位叔叔,河南知府戴賢和太僕寺卿戴希文,也未能倖免。

他們被牽連其中,同樣被捕入獄,家產被抄沒,家人被髮配流放。

在這場災難中。

最無辜的莫過於戴希文的小兒子。

他還是個孩子,卻因為家族的牽連而遭受了宮刑的殘酷懲罰。

他被割去了男子的尊嚴,送進了深宮之中,成為了一名太監。

更為殘忍的是,朱瞻基給他取名為“懷恩”,彷彿在嘲笑他的命運,強迫他忘記仇恨,只能懷著對皇室的恩典苟延殘喘。

黑袍人說到這裡,拳頭緊握,眼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他望向黃賜,聲音低沉而有力:

“這就是朱家的皇帝!

雖然我與戴綸的遭遇不盡相同。

但那份痛苦和無奈卻讓我感同身受。

我希望你能從這個故事中明白,朱家皇室的殘酷和無情遠超過你的想象,這種朱家又豈能繼續為君?”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人行,必有我妻焉

小樓一夜聽春雪

餘生安然

陌沫漠

重生之我在古代開婚介所

寫詞

晨光週而復始

瑞嶼

我在驚悚世界開了一家夜談詭事館

限定冰紅茶

傾城醫妃,王爺輕點寵

南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