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偵探?懸疑?

小破站突如其來的三則廣告,把所有使用者都給震撼得不輕。

然後就是輿論的狂歡!

喂喂喂,那可是顧知書啊,是深夜宇宙的鼻祖!

深夜出品,必屬精品,在顧知書接受央媽採訪,並且丟擲了那十三首神仙情書後,這個結論再無人質疑。

至少在顧知書出現翻車事故之前,夜門的門徒都是可以在網上橫著走的驕傲小子。

可以說,從顧知書主持的第一期《深夜巷話》開始,現在就是他熱度最高,漲粉最瘋狂,吸引關注最多,影響力最大的時刻。

無數人都在關注顧知書的下一步走向。

有人認為,顧知書肯定會憑藉如今的熱度,跳出編制,另起爐灶,從而快速實現財富自由。

有人認為,顧知書會以此向電視臺施壓,要求升職加薪,並且改善待遇。

某些人還在暗戳戳地陰陽怪氣顧知書粉絲,說你們跳吧,跳得再歡顧知書也不會分你們一毛錢,相反,等顧知書功成名就了,也不可能再守著這個小破電臺節目。

還深夜宇宙系列,還夜門呢,小心家都沒啦!

但沒人想到,顧知書在採訪影片播出後的第一個大動作,竟然是——

擴張深夜宇宙版圖?

偵探懸疑?

小破站?

全球首例彈幕互動影片?

挑戰顧神?

等等,不行了,讓我緩口氣,差點一口氣沒憋過去!

只能說小破站的宣傳部門是懂營銷的,這麼一套三連組合拳打出來,誰不迷糊啊?

而且推理小說可謂是文學界長盛不衰的主題,幾乎不分性別,在男性和女性群體之中都擁有數量龐大的讀者基數。

當然,以年輕人為主。

小破站本就是依靠二次元起家,受眾以年輕群體居多的網路影片平臺,論彈幕的活躍數跟質量,更是遙遙領先。

很多時候,人們選擇觀看一部電影,有幾個影片平臺可供選擇的前提下,往往會優先考慮小破站。

為什麼?

不就是圖一個彈幕數量多嗎!

看電影是電影,看彈幕的精彩程度也不亞於一部電影。

花費同樣的時間,一次性看兩部電影,贏!

何況小破站的受眾群體,和顧知書的粉絲群體之間,本就存在特性上的高度重疊。

此番高調合作,可謂是賺足了眼球的同時,還各取所需。

原本的網站使用者看到全球首例彈幕互動影片的噱頭,會不會想著來參與一下?

創造歷史耶!

誰不心動?

而只要因為好奇走進來,就再也出不去了。

如今的夜門門徒對此很有發言權。

一入夜門深似海,從此不是自由人。

一天天就眼巴巴指望著深夜宇宙啥時候能再增添點人物和作品,把框架和骨肉都弄得再豐富一點。

比經營自家的公司都要上心!

有種在現實世界玩養成系遊戲的快樂,讓人樂在其中,難以自拔。

而顧知書的入駐,又會把平時不關注小破站的那批年輕人,給吸引進來,給網站引流。

可謂是雙向奔赴,再合適不過了。

直到這個時候,很多人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顧知書的版圖擴充套件計劃,似乎早就在展開?

要知道央媽的那個採訪影片播出來,才過去多長時間啊?

小破站是不可能在顧知書的影響力有如今規模後,才開始佈局互動影片的操作。

時間和技術上都來不及。

唯一的解釋,就是雙方的接觸早已經展開,並且已經暗中推進了七七八八。

剩下的,無非就是等待一個時機和風口,將合作的訊息公佈出來而已。

還有比現在更適合的時機嗎?

沒有!

比起對小破站宣傳時機精準掌握的讚揚,顧知書在整件事中展現出來的某些能力,則更讓有心人感到驚歎。

這年輕人和一般的文藝青年還不太一樣,並非是讀死書,沉浸在理想國世界裡以天真抗衡世界險惡的浪漫至上主義者。

相反,他有著極強的商業觸覺和佈局能力。

從往期《深夜巷話》的一些內容就能窺見蛛絲馬跡。

他並非一味地去迎合受眾,而是選擇堅定地捍衛自己的立場和原則。

比如“誅心小仙女”,“不帶一個髒字痛罵網紅粉絲”等等。

雖然鋒利的稜角會在短期利益上,損失一定的粉絲,引來諸多非議。

但從長線的角度來看,無疑是為自己的個人ip價值,樹立了一塊金字招牌。

想想看,你希望自己的合作物件,是一個有原則,可以預判底線位置的有獨立人格的人。

還是一個隨波逐流,一切聽從利益至上,外界的三言兩語就能動搖他心智行動的庸碌之徒?

不簡單吶不簡單!

原本很多想要聯絡顧知書的商業機構,在小破站的宣傳打出後,都又紛紛將手伸了回來。

不由得開始暗自評估,之前定下的談判籌碼,是不是太少了點?

拿出來的誠意,是不是要更高一點。

而一些商業敏感度更高的人,則已經開始陷入到焦慮之中。

決定要即刻加大籌碼,立即推動和顧知書的代言合作專案。

要知道,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幾乎是擺在了眼前——

顧知書,一個以知識文化為主的新興網紅,手上握有深夜宇宙這個快速崛起中的龐大文學ip。

但不要忘了,

他現在還一本書都沒有進行發售!

是因為手上沒有東西嗎?

開玩笑,現在能細數出來的例子,就包括了《烏合之眾》、《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三本書籍。

要是算上詩歌集這類作品,更是數量能突破兩位數!

一個人的身價地位,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自己給的,另一方面是市場決定的。

如今顧知書的影響力是夠大了,但還未真正去證明自己擁有的商業價值。

換而言之,能不能有足夠的號召力,讓網上跳得歡的粉絲,真正從錢包裡掏出真金白銀為熱愛買單,還是個未知數。

毫無疑問,實體書的發售,是驗證這方面價值的最直觀案例。

要等到顧知書身上再掛上一個“暢銷書作者”名頭後,再去談合作,那條件就不是現在可比的了。

必須要現在,馬上,立即行動!

快!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配,我最愛的眸色

勿柑

月光下的沼澤地

菜瓜c

清蝶

陳思卿

落晴鳶

醉落拓

鬥羅之虛無稱王

漢堡莫有肉

離大譜!重生八零我成了前夫後媽

隅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