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內閣之利弊(求追讀!)

聽課聽到了現在,朱瞻基也差不多意識到了,仙師口中所說的宣宗就是自己。

雖然不清楚未來的自己做了什麼,但在現在的朱瞻基看來,這特麼跟我有個屁的關係,我就是一個帥氣逼人的皇太孫而已。

你們一個個能不能別再瞅我了?!

“司禮監之性質,自宣宗一朝發生了本質變化.”

“明宣宗為制衡以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於內廷司禮監設立司禮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凡內閣呈上的閣票,均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皇帝批紅,批註完呈達上閱,待皇帝同意後交予掌印太監蓋印,隨後發往六部正式生效,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為批註的這一許可權被稱之為‘批紅’權.”

“自此,司禮監形成了一個以掌印、秉筆太監為首腦的和內閣部院相對應的龐大機構,實質上成為內廷的另一內閣,其掌印太監實際已成為與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的“內相”,秉筆太監可權視次輔.”

“在某些時期,司禮監權傾天下,壓著內閣六部抬不起頭,被戲稱為太上內閣.”

“大明第一位權宦王振,也就是那位砸了太祖鐵碑的太監,便是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種文臣與宦官的互相制衡制度,沿襲了整個大明王朝,直至國滅.”

季伯鷹說話的聲音並不大,然而落在老朱和老朱棣心頭,卻是掀起驚濤駭浪。

反正話都已經說到這裡了,季伯鷹也沒有給老朱幾個思考的時間,繼續道來。

“所以,老朱你之前問我要不要廢黜丞相制.”

“廢與不廢,這個答案需要你自己來評斷,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將丞相制與內閣製做一個比較之後,分析內閣制的利弊即可.”

“我們先說內閣制的利.”

“第一,加強皇權:廢黜丞相制之後,皇權將得到極大提升,真正達到唯我獨尊.”

“至明一朝,從始至終都未曾出現真正的相權,因為內閣機制的存在,決定了內閣首輔無法獲得完整的相權,哪怕是創造考成法,以六科掌管六部,司禮監掌印太監更是唯他命從,將行政權、議政權與決策權合為一體,獲得最為接近相權的張居正,也只能稱得上一聲半步相權.”

“在這裡,我還要專門提一句,不管是內閣還是司禮監,不管是票擬還是批紅,其權與丞相的權力來源不同,相權源自於制度,而票擬權與批紅權則是都依附於天子,故而只要當朝天子願意,一句話就能廢了,專權如正德劉瑾、天啟魏忠賢,皆是如此.”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廢黜丞相制等於是給伱老朱家的皇位套了一層金絲軟甲,絕對不會如漢唐末年一般被自己的臣子宦官背刺.”

“第二點,閣臣選舉的相對公平.”

“自內閣制度完善之後,廷推之風由大臣發展至閣臣,入閣閣臣皆由廷推產生,而由中旨入閣者,為士人百官所恥,可在極大程度上杜絕了外戚或佞臣干政.”

廷推:由吏部會同九卿、科道共同推舉出威望素著的大臣,上報皇帝,由皇帝最終批准入閣。

中旨:皇帝繞過百官,直接下旨任命。

“第三,內閣極大分擔了政務壓力,卻又杜絕了丞相制的專斷獨行,避免了出現獨裁之臣的潛在風險.”

說完之後,季伯鷹停了下來。

略渴,端杯喝了口咖啡。

而聽聞至此的老朱,那黑了一路的臉,終於是見了陽光。

“咱還是有些遠見,看來這廢黜丞相制的好處真不少啊.”

在老朱看來,一切之重都莫過於皇權,只要自己的子孫手中握緊皇權,那大明就不會落入異姓之手。

“父皇英明偉岸.”

雖已多年未拍馬屁了,但老朱棣拍起自個老爹來,還是那麼順其自然。

“皇祖父深謀遠慮,孫兒敬佩不已!”

朱高熾緊跟其後。

“曾皇祖父之雄才偉略,瞻基望塵不及.”

一個比一個拍得響。

老朱心情,好了不少。

季伯鷹放下杯子,瞥了眼這四代同堂,繼續開口。

“接下來,是內閣之弊.”

“老朱,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明明是聊丞相制和內閣制,我卻花功夫和你講宦官亂政.”

“聽好了.”

此話一出,老朱臉上的笑容立刻收了。

“一、皇權高度集中之後,對皇帝的要求也會變高.”

“當權力集中在一人之身時,如果這人是個勤政明斷之君,那國之幸,民之幸,可如果這個皇帝並不怎麼管事,那滿朝就是妖魔橫行.”

“而這,就產生了第二點弊端.”

季伯鷹看向老朱。

“第二點,宦官亂政.”

“剛才我已經大致講了司禮監的存在,當皇帝管事的時候,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就等於是木偶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受皇帝支配.”

“可當皇帝不管事的時候,手握批紅權的司禮監就是最高決策,也就是說,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將會代替皇帝行使天子之權.”

“在這種情況下,握有行政權的六部以及議政權的內閣,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整個朝野都將成為司禮監閹人的一言堂.”

“這便是,宦官專權.”

當聽到‘宦官專權’四個字的時候,老朱拳頭都攥紅了。

咱大明天子之權,竟然落入閹人手中,咱怎會生了那些個廢物子孫,手中握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卻是任由一群閹人肆意弄權,荼毒國家。

老朱棣也是聽的眉頭緊皺,畢竟用宦官這件事是他開的頭,多少有點自責,同時也在思考,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斷絕這種問題在後世產生。

“三、內閣之位缺乏法理保證,當國家陷入困境之時,難以出現狂瀾之輩.”

“大明一朝,從始至終,內閣的存在都沒有正式的機構設定,只是相當於皇權之側的一個秘書處.”

“內閣首輔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權,有宰相之權,而無宰相之責,若無硃批,六部根本不為之信服,哪怕是張居正這位大明最為接近完整版相權的內閣首輔,仍須與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合作才能執掌大權,方能施展抱負.”

“如此一來,當國家積重之時,需要改革之臣,出現力挽狂瀾的名臣要求格外之高,畢竟如張居正這等能同時把六部、內閣、司禮監、後宮、皇帝全部搞定的人,整個大明276年也才出一個.”

老朱和老朱棣,以及朱高熾和朱瞻基,都是聽的極為認真,‘張居正’這三個字也是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

能夠被仙師反覆提及之人,必然是極為出眾之輩。

季伯鷹稍微停頓了片刻,潤了潤嗓子,繼續道。

“四、朋黨之禍.”

話音剛落,朱瞻基下意識便是開問。

“仙師,我有一個疑問,歷朝歷代都有朋黨,我大明有何不同?為何要歸因內閣?”

明天是週一,所以明天第一更會在凌晨0點~

求月票!衝一波新書榜!

大手子們,推一把屁股可否?!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童睡前小故事原創

北省的元陽丹

80年代,我帶著姐姐當富婆

七點沖喜

美人老矣:樂千秋身份變成了毒醫

沐青雅

小師叔她又犯病啦?

桃小悸

雙星輝映:穿越重生的無限舞臺

文韻織夢者

漫步諸天的社恐

楓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