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老朱,看過三國演義嗎?玄德:我二弟天下無敵!

“殿下不如再仔細想想,是否確有此事。”

道衍和尚看著跟前的朱老四。

“人之一生,最大的心傷莫過於來自於父親的欺騙,許諾而不應允,將會對心神造成極大創傷。”

這就像兒時父親告訴你,你只要考全班第一,就給你買一隻金毛,結果當伱真考了第一,回家發現,你爹的確給你買了金毛,但是個巴掌大的毛絨娃娃。

當即第一想法是,努力沒有意義,毀滅吧,擺爛了。

話音落。

朱老四陷入了沉默。

其實他在加入仙師創立的大明天子培訓班之前,尤其是當年說這話的那個時間點,他一半是出於激勵朱高煦,另一半則是正兒八經的出自於心中真意。

畢竟。

當年之靖難。

朱高煦之英勇,確實是出乎意料。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沒有朱高煦的數次關鍵救場,這一場靖難很可能就敗了。

故而。

朱老四當初的確是動了立朱高煦為嗣的想法,這個並不是單純的給朱高煦畫大餅。

但是這個立嗣想法,在朱老四加入天子班之後,尤其是知曉朱高煦往後的騷操作之後,徹底打消了。

“大師覺得,寡人現在該如何。”

朱老四抬眸,看向面前坐著的道衍和尚。

方才朱老四一個急切加憤怒,喊出的那一聲要點兵出海抓朱高煦,這話顯然是有點扯淡的。

且不說再打造一支遠洋艦隊所需要耗費的時間。

他現在還是監國攝政王,距離正式登基只剩下半年時間,這個節骨眼離京,應天必生事端。

“二殿下既是為生而反,那便是心結。”

“解鈴還須繫鈴人。”

道衍和尚這話一出,朱老四眉頭緊蹙,他明白姚廣孝口中的繫鈴人就是自個兒。

“殿下,二殿此番海外之事,從奏章得來之時,老衲就已經嚴令封鎖所有訊息,二殿下自身也沒有大肆宣揚,故而海外的將士們實則並不知道其中之境況。”

“只要殿下與二殿下能及時解開心結,一切都可以當做沒有發生過。”

聽罷。

朱老四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

於這佛前,來回踱步。

良久後。

“大師,爪哇之地尚在萬里海外,寡人又如何能見到高煦。”

“除非…”

言語至此,朱老四語句一停,他想到了一個人。

“殿下,若仙師出手,從大明到達爪哇,不過一瞬之事。”

道衍和尚咧嘴一笑。

“容寡人三思。”

朱老四並沒有當即同意,畢竟這麼一點小事都要勞煩仙師出面,他這個燕藩之祖也顯得太無能了。

………………………

嘉靖時空。

遛山國(馬爾地夫),馬累島,海邊白宮。

宮廷主殿,四面皆為磨砂式白牆,另有闢開的窗戶,藍天、白雲、海鷗、碧浪、黃金沙灘,從這窗外望去,一覽無遺,絕佳的觀景位。

“仙師,諸位陛下,這便是我軍之戰略。”

在這主殿中心的巨大石桌之上,鋪著一張橫寬各一丈的海圖,戚繼光以這張海圖給藍本,將他對戰弗朗機無敵艦隊的戰略意圖,剛才大致講了一遍。

老朱老朱棣以及阿標,都聽的很是認真,一旁的嘉靖神仙也是在聽,但是他看起來好像聽不大懂,表情和現在的季伯鷹差不多。

實則。

季伯鷹壓根沒聽。

這一場仗究竟該怎麼打,是這幫姓朱的事情,他季伯鷹只是一個打輔助的,沒必要操心這些。

“得改改。”

老朱聽完,隨即開口。

接著便是老朱和老朱棣的二人主場,這父子兩對著這方海圖,一頓指手畫腳、瘋狂操作,把一旁的戚繼光聽的一愣一愣的,連忙是拿起小本本記起了筆記。

約莫,半個時辰。

當這一場海外臨時軍事會議終於結束之後。

“給我一個準確時間,你這一戰,還要多久才開始打。”

早已聽的有些疲乏的季伯鷹,看向戚繼光,問出了他唯一在乎的問題。

知道準確時間,才可以快進。

對於季伯鷹來說,這嘉靖海戰就是一場電影,前面的鋪墊實在是過於平淡無聊。

這麼一問,戚繼光頓時有些愣了。

打仗這玩意,講究天時人和,他也沒法估摸個準確時間。

但既然仙師已經開口問了,就不可能不回答。

“回仙師,就目前來看,應該十五天左右。”

戚繼光的聲音剛落。

“好。”

季伯鷹站起身來。

“半月之後,我將會帶大明眾天子,親觀戚少保如何覆滅弗朗機無敵艦隊。”

聞言,戚繼光心神一怔,深吸一口氣,抱拳行禮。

“戚繼光絕不辱命!”

“嗯。”

季伯鷹掃了眼戚繼光,微微頷首。

隨即,一念而過。

原本還想再勉勵幾句,卻還沒來及說話的嘉靖神仙,直接被季伯鷹送回了大明本土。

季伯鷹則是帶著老朱阿標以及老朱棣,回了洪武時空。

若是早知道這嘉靖海戰還需要半個月,在來之前就直接將時間線往後拉半月了,省的這麼白跑一趟。

不過。

也好。

季伯鷹決定,將這接下來的嘉靖海戰,在下一堂課上,對所有人進行現場直播。

因為觀摩這一戰,對於其他時空大明來說,也擁有極大的意義。

尤其是明後期的大明,全球大航海已經開始如火如荼,他們甚至已經比西方慢了好幾部步,這些時空大明未來的海上擴張之路,都將面臨來自於西方世界的挑戰。

………………………

洪武時空。

醉仙樓,閣頂雅間。

空風掠動,三道身影驟然出現,落座在這窗邊茶案。

季伯鷹,老朱以及阿標。

至於一起的老朱棣,季伯鷹則是直接送他回了永樂時空。

“標兒,朝中還有諸多政務要處理,你就且先回去吧,入夜前記得去你母后那裡請個安,她最近唸叨你了,說你許久不去看他。”

老朱輕微恍惚之後便是穩住了心神。

穿越時空這種事,老朱早就已經是習慣了。

“兒臣遵旨。”

阿標起身行禮,笑著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季伯鷹。

“仙師,那學生就先告退了。”

季伯鷹微微頷首,接著阿標折身便是離開了雅間。

當下屋內,僅剩季伯鷹和老朱。

“喝茶。”

一語落。

在二人面前,皆是有著一杯武夷山母樹大紅袍出現,熱氣氤氳裊繞。

“兄長,有啥事嘛。”

老朱嘿嘿一笑,端起跟前的茶來上一口。

他剛才得到了季伯鷹暗示,這才留了下來,沒有和阿標一同離去。

“嗯,老朱,有個事要叮囑你。”

“你今天回去之後,辛苦一下,連夜撥七千精銳騎兵出來,接下來我會將常遇春從海上召回一段時間,這七千精騎就交給他訓練。”

聞言,老朱收起臉上的嘿嘿,表情嚴肅了起來,深吸一口氣,他當然知道自家兄長仙師這是在為自己打算。

“咱明白了。”

“兄長可以放心,咱什麼陣仗沒見過,區區開封之戰,咱有絕對的信心,那李自成麾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老朱話音還未說完。

“老朱,對方是烏合之眾,可崇禎時空的明軍,同樣是沒有做好準備的新軍。”

“一帥再勇,沒有三軍支撐,又有何用。”

當下之崇禎大明,孫傳庭麾下駐於陝西的那小十萬大軍是個什麼情況,季伯鷹很是清楚。

這幫人,都是一群臨時召集起來的新兵,缺乏訓練,上了戰場可能當場就竄稀。

甚至就連其中最為精銳的萬餘秦兵,這幫孫傳庭的本部軍馬,也因為孫傳庭被崇禎關了三年多,召回來的這些秦兵也都是疏於訓練,一時間也沒法恢復昔日彪悍戰力。

原本歷史軌跡之中,孫傳庭之所以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崇禎催戰太甚,麾下新軍沒有得到訓練,上陣一戰即潰。

“咱明白了。”

“兄長放心,咱打仗從不會輕視對手。”

“重視對手,是勝過對方的第一步。”

老朱凝聲說道。

只要一涉及打仗,老朱平日裡臉上看起來的馬大哈神情便是盡數消失。

“嗯。”

季伯鷹微微頷首。

他當然不擔心老朱的戰略指揮能力,千古一帝朱元璋,這絕對不是空而談之。

在戰略佈局上,能夠勝過老朱的,從理論上來說只有大唐李二,但這也只是理論,畢竟兩人還從沒有真正幹過一仗。

“老朱。”

正當這時,季伯鷹準備讓老朱回家洗洗睡的時候。

驟然。

在季伯鷹的眼眸之前,光幕頻現,原先出現過的那三道字幕,竟是齊刷刷的同屏出現。

「提醒:劉備請求與你視訊通話」「是否接聽」「是」「否」

「提醒:孫權請求與你視訊通話」「是否接聽」「是」「否」

「提醒:曹操請求與你視訊通話」「是否接聽」「是」「否」

季伯鷹的眉頭,頓皺了起來。

又來。

看來這東漢末年三巨頭,真的可能在對著關二爺義結金蘭、生死與共。

不然為什麼一北一南一西,隔著幾千裡,卻是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同頻上香。

心有靈犀三點通?

就是不知道這會三國時空的關二爺,究竟是死的還是活的。

季伯鷹下意識掠過這三國時空的時間線。

“老朱,看過三國演義嗎?”

一語問出。

正在琢磨接下來開封之戰的老朱,聞言愣了愣,進而反應了過來。

“嗯,手不釋卷。”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於洪武初年,約莫是在洪武三四年的樣子,所以老朱看過這本書,一點也不奇怪。

而且就算老朱沒有看過三國演義,從過往戰例來看,老朱也是絕對看過陳壽版的三國志。

因為,戰績可以證明。

當年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決戰,從沒有看過三國志的陳友諒以鐵索連船,老朱便是果斷採用了火攻,重現當年赤壁之戰,一舉將陳友諒的戰船燒成了連綿火海。

這一戰,帥逼陳友諒絕對是吃了沒看書的虧。

如果上天能夠再給他一次重頭再來的機會,陳友諒一定會加班加點的挑燈夜讀三國志,尤其是精研關於赤壁的那一卷。

“當下無事,隨我一起去看看。”

季伯鷹一語出口,微皺眉頭。

並不是他吃了飯沒事幹喜歡到處跑,而是以這狗系統這種沒有黑名單的機制,如果自己一直不搭理這漢末三巨頭,這三貨估計能不停地給自己發影片彈窗。

作為一個連拼夕夕廣告彈窗都忍不了,平時某信訊息都是靜音的高需求使用者,更別說無休止的影片彈窗了。

季伯鷹倒要看看,這三巨頭究竟在許個什麼願。

“好!”

老朱眼中精光閃爍,他最喜歡跟著仙師兄長四處穿越了,更別說是去往史上頗有意思的三國年間。

…………………………

建安二十四年。

這一年,漢中之戰,老將黃忠陣戰曹魏名將夏侯淵,劉備得以順利攻取漢中,蜀漢版圖擴至最盛,從而進位漢中王,完成了從一草鞋皇叔臻至人生巔峰的華麗逆襲。

這一年,關羽自荊州發兵,北伐曹魏,兵圍樊城,水淹七軍,敗曹仁、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天下無不懾服關雲長之雄,曹魏欲遷都避之鋒芒。

亦是在這一年,東吳呂蒙與陸遜用計麻痺關羽,以致關羽鬆懈東吳防線,進而趁關羽北伐之際奇襲荊州,最終關雲長敗走麥城,兵敗被殺,頭顱斬下後被孫權送於曹操。

同年,東吳孫權向曹魏稱臣,被曹操表為驃騎將軍。

……………………

三國(建安)時空。

十月。

……………………

江東,建業。

討虜將軍府(建業宮、太初宮)。

府邸內的前院平地,此時有著一兩丈高的祭壇佇立著,祭壇周邊,皆是有著黑色的旌旗隨風飄曳,這是祭天之禮。

“主公,這香還是點不燃。”

祭壇之上。

正值當打之年的孫十萬一身祭祀之袍,身側的諸葛瑾緊蹙者眉頭,手中拿著一撮未燃之香,方才這香,怎麼點都是點不燃。

“焚香不燃,天意不許?莫非將會有什麼變數?”

“子瑜,你說子明此一行,可否能成。”

“不論成與不成,荊州能否取回,我們與劉備的結盟都將徹底破裂。”

孫十萬言語之間,透著忐忑之意。

旁邊的諸葛瑾聞言,亦是眉頭皺起。

心想上天都不搭理你,你問我作甚,我哪裡知道,我又不是我家小老弟能掐會算。

雖這般想,說肯定不敢這樣說,作揖行禮。

“主公心安,一切皆已按照大都督計成,荊州已經是甕中之鱉,無處可逃。”

話音落。

孫權眉頭皺的更緊。

他就是因為怎麼都不放心,這才今日特意設壇祭天,想拜一拜老天爺,求個命數心安。

結果,老天爺也不搭理自己。

就在孫權愁眉之際,在這祭壇之前,有著兩道他人所不見的身影,正平靜注視著孫權。

“這就是孫權?”

“不對啊,演義裡說孫權碧眼紫髯,咱怎麼看,這小子的眼睛和鬍子都是黑的。”

老朱湊在孫權跟前,就差親了上去。

他是看過三國志,也看過三國演義,但顯然三國演義的內容和劇情更加精彩,更加令人深刻,所以老朱看的更多一些,記憶中的三國各個人物形象,自然是朝演義版本偏向。

“有時間,還是再多看一看三國志。”

季伯鷹拍了拍老朱肩膀。

他的目光,此刻同樣是落在這孫權身上。

從時間節點看,再從剛才孫權和諸葛瑾的對話可以得知,這會的呂蒙應該是已經率軍對荊州發起了奇襲。

孫權在此上香,為的是求一個心安。

‘再去看看曹操上香做甚。’

季伯鷹並未現身,帶著老朱,唰的離去。

只餘風動。

……………………

魏國,鄴城。

曹操已於建安二十一年進封魏王,建都鄴城。

天子在許昌,隔得不遠。

魏王宮,銅雀臺。

“啊啊啊啊!”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高十丈之盛的銅雀露臺,祭天壇之前,衣著王袍冕服,鬍子花白的曹老闆一怒之下,將這手中的香燭直接摔在了地上,整個人氣的頭風都要犯了。

他剛才點香,點一次滅一次,這被視為是蒼天不佑,曹老闆當場就怒了,差點就對天來一句‘我命油我不油天’!

“大,大王息怒,興許是風大。”

陪在身側的司馬懿,面對盛怒的曹操,硬著頭皮說道。

話音落。

曹操瞥了眼身後的司馬懿。

“哦。”

“原來是風大。”

說著,曹操親自彎腰將這地上的香燭撿了起來,還吹了吹上面的灰。

“還能用,不要浪費。”

曹操的怒,向來是來得快,去的也快。

“寡人今日就是想問一問蒼天,樊城之吉凶,可今日之老天似是不願意搭理寡人。”

得言,司馬懿連忙躬身道。

“大王說笑了,蒼天庇佑大王,庇佑大魏,豈能不理會大王之請,想來只是風大導致的香燭不得點燃,等一會風小了些,大王再行祭天便是。”

曹操嘿的一笑。

微微折身,抬手拍在弓著身子的司馬懿肩膀之上。

“仲達啊,你可知今天寡人為何叫你過來。”

祭天之禮,跟他司馬懿這麼一個太子中庶子,怎麼都搭不上邊。

“臣,臣不知。”

接著,曹操微微俯身,在司馬懿耳畔輕語。

“寡人慾廢世子,何如?”

撲通。

司馬懿身子一顫,直接跪了。

“此乃大王家事,臣,臣什麼也沒有聽見!”

見狀,曹操笑了。

“寡人活不了幾年了,仲達啊,仲達。”

手,拍在司馬懿肩膀。

一拍,二拍,三拍,力道一次比一次大,司馬懿已然是大汗淋漓。

做罷,曹老闆轉過身,繼續看向這面前的祭壇,微微昂首望去。

‘蒼天在上,曹某願問,我這大魏當何去何從。’

這才是曹操要問的真問題。

而就在曹操的跟前。

季伯鷹和老朱並肩而立,都是打量著這個被後世成為三國頭一號狡詐的天下梟雄。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曹操,看起來就不惹人歡喜。”

老朱站在曹孟德跟前半丈,顯然不是很喜歡曹操。

這也正常。

明代罵曹之風盛行,再加上歷代以蜀漢為正統法理,對於這個篡了漢室的曹魏,歷代帝王當然不會樹為典型。

“唉。”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

小說害人。

“少看點演義。”

這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顯然就是小說家之言。

……………………

成都,漢中王宮。

當下在這王宮正殿廣庭,一場盛大的祭天之禮正在進行,這是漢中王劉備進位之後,第一次祭祀上天。

其意是請求上天庇佑漢中王,掃除賊寇、光復漢室,得以輔佐當今聖上,中興大漢社稷。

然而。

這一場盛大的祭天之禮,卻是卡在了漢中王上香拜天環節。

此下,正值人生巔峰的漢中王劉備,一身王袍,手持祭香,眼中透著疑惑。

他嘗試了好幾次點燃,可是這手中焚香,就是難以點燃,每當有點燃的跡象,頃刻便是熄滅。

“大王,此下風大甚躁,不如歇息稍許,待風定之後,再行焚香拜天。”

立於劉備身側,在劉備進取漢中之路立下大功,剛被封為尚書令的法正,出聲言道。

聞言,劉備沉默少許,點了點頭。

“那便依卿所言。”

“對了軍師,荊州如何。”

順帶著,劉備折身看向同樣在身側的諸葛孔明。

劉備進封漢中王之後,並非給諸葛亮升官。

其中原因諸多,有說是因為漢中之戰中,主打後勤的諸葛亮功勞不夠,也有說劉備這個漢中王在法理上無法任命丞相,所以暫時沒有合適諸葛亮的官職。

反正在劉備稱王期間,諸葛孔明的官職,依舊還是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回漢中王,關將軍兵圍樊城,我已急信於他,讓他注意荊州本部,以防江東孫氏。”

劉備聞言,笑了笑。

興許是這一兩年發展的太過於順利了,現在的劉玄德比之以往要更加自信了不少。

“軍師勿憂。”

“我二弟天下無敵!”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這輩子就靠你了未來的魔尊大大

起個名字耗費腦細胞

校草大人我錯了!

涵晴O

末日逃到對家大本營

澈澹

榆笙!

白棲折月

一號奇蹟

喵麗娜

有時需盡歡

巫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