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

“犯我大明者,誅!”

俞大猷一拍戚繼光之肩膀,臉上有著悍然之色。

他俞龍雖然看起來老實巴交,但只要是上了戰場,砍人從來是不眨眼。

“這片狹長海峽,是進入我大明所統轄海域的必經之地,這群外邦艦隊只有兩個選擇。”

“一,強衝這一片聯綿兩千裡海峽。”

“二,將我軍駐守的爪哇之地攻下。”

言語至此,俞大猷繼續道。

“或者,還有著第三個選擇。”

“放棄他們的艦隊,從蠻東牛之地上岸,化海戰之兵為陸戰之軍,但是這樣一來,西邊那幫白皮子引以為傲的戰船,將徹底淪為擺設之物。”

“為了這一次大戰,這幫白皮子沒少下功夫,仿製我大明火器者更是不勝列舉。”

俞大猷口中之蠻東牛,便是東籲王朝(今緬甸所在),這是明時對東籲的稱呼。

言語落定,戚繼光眼中有著決意。

“我料定,這些白皮外邦必會強衝海峽。”

這是戚繼光對全盤戰局的斷定。

戰爭。

有時就是這般血淋淋的不講道理。

馬六甲海峽是通往東南亞海域的必經之路,是險要之所,若是不打通這一道馬六甲海峽,在今朝海戰之上,這百國聯軍將變得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這就像是陸地攻堅戰一般,明知道前面是一片有死無生之險地,哪怕是付出再多人命,依舊要不惜一切去強攻。

百國聯軍想要打通大明海域,就必須將馬六甲海峽掌控在自己手中,就只有這麼一條路可以走。

畢竟要強攻爪哇著實是不大現實,爪哇海岸線實在太過於綿長,如果百國聯軍的海軍在海岸線登陸。

一,登陸爪哇,就等於是失去了他們作為海軍的艦船加持。

二,百分百將會被拖死在爪哇地區。

“嗯,我這就去佈置。”

俞大猷微微頷首,折身離去。

馬六甲海峽全長足有兩千餘里,其中最為狹窄之處,僅有六十餘里寬。

這些狹窄之處,就是天然設伏之所。

不論是即將衝擊馬六甲海峽的外邦海軍,亦或是大明水師,都知道即將在什麼地方將進行一場曠世血戰,這是一場雙向奔赴之陽謀。

………………………

大明本土,京畿之地順天府。

紫禁城,奉天殿。

在這大殿之中,一場最高規格的閣務會議正在一項一項進行著。

高坐直龍椅,是空著的。

有阿標在場,嘉靖神仙這個輩分低的,自然是不再適合繼續坐在上面,而阿標則是不想坐,在阿標看來,這又不是他的位置,他只是來出差。

不是他學霸標的,一分也不佔。

故而。

最後在這龍椅之前,又命人左右擱上了兩把金椅,嘉靖神仙和阿標就在這兩把金椅上並排坐著。

殿中之地,內閣中的張璁、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胡宗憲等一行人,以及朝中六部和白銀總行、皇家天工院院首、皇家國學院院首等等新設機構的一把手,都是在這站著。

正挨個挨個的向朱標和嘉靖神仙彙報工作進度。

當下整個嘉靖大明的國力,都在為這一場巔峰國戰做著最後的準備,甚至就連專屬於皇家天工院的研究經費,都已經暫時給停掉了,在不影響到民力的前提下,全部都是挪到了軍費之中。

“興宗陛下,臣有一問。”

發言者,是張居正。

“知無不言。”

朱標一語準允。

“當下我們將所有軍隊都排程至長江以南,若是北境的韃子趁機襲我邊境九鎮,又當如何是好。”

“雖有李成梁所部在北境鎮守,但北境兵力只餘有萬人,僅憑這萬人守住九邊,一旦北境有失,京師便是將陷入險境之地。”

張居正話音方落。

在前的張璁捋著山羊鬍須笑了笑。

“叔大無需擔心,此事早已安排妥當。”

“早在月前,瓦剌和韃靼之首領,已經被李成梁扣在了大同鎮,有這兩人我大明手中,漠北之兵,不敢妄動。”

這一番操作。

若是放在過去,自是難以做到,或者說是一件根本不可能、不現實的事。

但是隨著嘉靖大明的國力爆炸式得到提升,尤其是全火器裝備了大軍之後,幾年前嘉靖大明就已經開始了掃蕩漠北的行動。

距今為止,對漠北的掃蕩已經連續掃了七次,每掃一次,瓦剌和韃靼的高層就得換一批,以致於現在的瓦剌和韃靼看到大明軍旗就撒丫子跑,於去年紛紛是上表稱臣,光是兒子和王公貴族就送了一堆過來當人質,盡數被扣在了大明京師。

瓦剌和韃靼也不請求大明賜他們什麼,只求大明上邦不要再發兵漠北,實在是玩不起了。

故而。

在月前,當大明天子詔書送至漠北之時,命瓦剌和韃靼首領入京師朝拜天子,這瓦剌和韃靼的首領都不敢不遵,接了天子詔書之後,連夜佈置好後事就入了大明邊境,隨即被李成梁好吃好喝的供在了大同鎮。

名義上說,是暫時在大同鎮靜待皇命。

而實際上,就是被軟禁了。

“即是如此,那我便是放心了。”

張居正點了點頭。

這時。

朱標之音,再一次在這殿內響起,聞向的是內閣首輔張璁。

“軍需如何?可否按時到位。”

“另。”

“雲廣一帶的百姓,遷移之狀如何?”

縱觀大明所處之地緣,可以得見,百國聯軍要攻入大明的位置,必然就是在雲廣之地,畢竟從地緣上來看,再繼續往西,那便是西之高原。

除非是腦子有什麼大毛病,否則斷然不可能讓大軍從這個方向入境。

並且,這一次大戰的雙方出動的兵力太過於龐大,近三百萬人的冷熱兵器之戰,戰場所輻射波及的範圍也必定是極大。

而一旦在雲廣之地開戰,最為受影響的,必定是雲廣一帶的百姓。

原本這雲廣一帶之民眾就是全國經濟最為低迷之區,再經歷這一番戰火血洗,百姓的日子將會變得更加難過。

故而。

在開戰之前,朝廷詔命,先行將這邊境之城的數百萬百姓進行遷移。

“啟奏興宗皇帝,陛下。”

張璁朝著阿標和嘉靖神仙分別行禮,隨即才繼續道。

“糧草火械一應俱全,都已運達雲廣之邊。”

“我朝四十八萬陸戰大軍,也已經全數集結在雲廣交界之地,隨時可以進行調配。”

“至於雲廣邊境二十九城的百姓,暫時還未完全遷移結束,不過已經處在了收尾階段,三五天之內,必定能夠全數遷移結束。”

當下之大明,國力鼎盛,已經是今非昔比,庫裡有的是銀子。

在遷移雲廣邊境二十九城百姓之時,朝廷布告天下,向百姓做出承諾,此番遷移過程中的一應損失,包括房屋等,只要戰後發現破損,朝廷都負責修補以及照價賠償。

正因為如此,邊城百姓才會主動配合官府遷移,遷移速度才會如此之快,在幾個月內完成數百萬百姓的遷徙。

“很好。”

朱標微微頷首。

三五天之內,這仗還是打不起來。

“接下來你們所要做的,就是保障後方糧道之順暢,以及加緊練兵,四十八萬陸戰之兵,在開戰之初還能應對,一旦時間線拉長,戰線拉長,必定是不夠。”

這是必然的。

百國兩百餘萬大軍,如果發現集中戰力無法得勝,必定會多開闢幾處戰場,大明的兵力就會被稀釋的極其分散,屆時就算是戰將再如何強大,也將捉襟見肘。

話音落。

這幫閣臣部老,紛紛是拜禮。

“外寇已至何處。”

朱標望向張璁,繼續問道。

“根據最近細作來報。”

“外邦聯軍已經盡數集結於莫臥兒本土,陸戰之軍,共計一百八十餘萬,並且各國國內還在加緊徵兵練兵。”

“同時。”

“從西方而來的上千艘運輸船已經雲集在孟加拉灣海域,隨時可以一次性將這一百八十萬大軍運抵蠻東牛、大城、南掌、安南等國,最後,從這幾處對我國發起攻勢。”

大明開啟白銀擴張計劃之後,整個國家的注意力一直都是聚焦在海洋之上,反而是忽略了這些陸地鄰國,尤其是南境諸國的心態變化。

如南掌、安南、東籲這些個鄰國,都是直觀感受到大明國力的迅猛增長,驚愕的同時,內心更多的是恐懼。

因為他們的國力並未有隨之增長。

尤其是安南。

安南之地,作為曾經被大明一口吞掉的撮爾小國,面對國力在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說不準就會再次被一口吞了,心裡時時刻刻都是忐忑不安。

這些個南境小國,不自覺之間,都是在極盡的往莫臥兒帝國靠近,都已紛紛是上表給莫臥兒的阿克巴皇帝,表示願意成為莫臥兒的屬國。

在這一場即將開始的世界大戰之中,如安南、南掌這些個莫臥兒附屬小國,他們明白自身的價值,都將成為了百國聯軍對大明發起攻勢的第一戰場。

而就在這時,金椅上坐著的朱標和嘉靖神仙都是表情一變,二人相視一眼,神色皆是凝重了起來。

方才。

他們都是同步收到了來自於仙師的簡訊,秦漢唐宋明,五朝之將領,當下已經是降臨嘉靖大明時空,降臨在雲廣交界之地,降臨於四十八萬大軍營帳之中。

這意味著。

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正式開戰。

……………………

莫臥兒帝國,夏都拉合爾。

從高空放眼望去,整個拉合爾的大部分建築都是為典型的綠式建築,這皆是因為皇帝阿克巴自身的信仰所致。

雖然莫臥兒這片地域的民眾大部分都是信仰印度教,但阿克巴卻是個極其虔誠的教徒。

因為有不同宗教,所以必然會有著宗教矛盾,嚴重時,直接幾萬信徒當街對砍也不是不可能。

為了讓伊斯蘭教和印度教能夠和諧友好的共處,阿克巴在徹底掌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宣佈宗教平等,並且建立了一個無宗教、無上帝的聖教,自己任教主,以此來調和內部宗教矛盾。

效果,很是明顯。

而且阿克巴這一招也極其之聰明,以身為神,化神權為王權,能被讚譽為莫臥兒最偉大的皇帝,果然是有幾把刷子。

此刻。

夏都拉合爾古堡之中。

在阿克巴佔領拉合爾之後,對這座拉合爾古堡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東西五百米,南北三百米,總計佔地十五萬方圓,現今內有建築21座,正中是一座由四十根巨大圓柱撐起的宮殿,稱之為四十柱廳,這四十柱廳就類似於大明奉天殿所在,是皇帝辦公、中樞之所。

當下。

在這四十柱廳之中,有著上百位衣著華麗之人站著,這些人,皆是百邦各國的國主,正一個個的排好了隊。

他們剛剛才開完會,初步確定了戰略計劃方向,並確定了以蘇萊曼大帝為最高統帥,查理五世和阿克巴皇帝為副統帥,其餘則為統帥部成員的指揮權議案。

站著的這些人,包括南亞的南掌國王、東籲皇帝、安南國王、占城國王、大城皇帝等,中西亞等國、波斯皇帝等,西歐等諸國國王。

其中,有著一個讓人很是熟悉的面孔,正是先前嘉靖海戰中別俘虜,大不列顛新任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不過這會的小莎莎明顯表情很難看。

在三封國戰之書被送往大明之前,英倫三島已經是被西方海上聯軍圍毆,駐軍在英倫三島的明軍撤回了本土,這讓伊麗莎白一世不得不向西方諸國低頭,參與百國聯軍。

這一幫國主之中,居中之處,有著三把椅子擱著,其上坐著三人,各自的長相特點很是顯著。

從左至右,分別是: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奧斯曼蘇萊曼大帝、莫臥兒阿克巴皇帝。

而在這幫百國聯邦扛把子的面前,

有著十數位忙碌的油畫師,正齊齊在一副巨幕之前作業,同時進行著作畫,將這百國首腦齊聚的一幕,給記錄下來。

如果這一戰勝了,這就是百國高光圖。

如果這一戰輸了,大機率就是最後的遺照了。(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這輩子就靠你了未來的魔尊大大

起個名字耗費腦細胞

校草大人我錯了!

涵晴O

末日逃到對家大本營

澈澹

榆笙!

白棲折月

一號奇蹟

喵麗娜

有時需盡歡

巫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