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三天,三人才把甘蔗歸置好。

這時,山林農場的石碑上的數字變成了“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趁熱打鐵,三人一起上山,這次他們開了拉貨車,一輛摘果子的機器,以備不時之需。

山不高,摘果子的機器有個可以碾壓一切的履帶式輪子,爬山、下坡、穿越厚厚的枯葉層都是沒有問題的。

走過低窪的甘蔗地,拐了一個彎,眼前的一切讓三人驚呆了。

這是一個看不見盡頭的果園,不僅是山谷,半山腰上也是。

地上落滿了枯樹葉和腐敗的果子,可想而知,這些果實一直都沒有人採摘。掉落了、風乾了,又變成肥料滋潤著果樹,所以有些果樹長得很大。

還有一些果子落在地上,變成了種子,又長出了新的果樹,有的被風吹走,綿延向更多的地方。

“我們先摘山谷裡的果子吧,”李航伸手從一嘟嚕,一嘟嚕的山楂上摘了一顆看起來最大最紅的,咬了一口,嘴裡瞬間盈滿酸水,雖說如此,但還是把剩下的一半吃了下去。

文亮開的就是之前鄭教授摘橙子的同款摘果子車,樹下撐起一個傘柄向上的傘,啟動機器晃動大樹,樹上的山楂就都落進傘裡了,收的時候,大傘就變成了網兜,把果子倒進旁邊的竹簍裡。

眼前這片山楂林,就摘了一整天,李航啟動傳送裝置,直接把竹筐傳送到卡車上,倒進車裡。

就只是山楂,就摘了一卡車。李航把車開回晴朗之地,直接倒在草坪上。

當下的紅棗雖然紅了,但價值不大,因為水分太充足,還需要在樹枝上晾乾,不過摘一些青紅的,回去蒸一蒸,綿綿的,甜甜的,別有一番風味。

晚上,三人一合計,只靠他們,估計果子又都要爛到地裡了,所以就在意識空間裡向喬大叔和鄭教授求救。

要麼說是大佬,人就是爽快,第二天,他們就各自派出了十個助手,帶著農機,開著宇宙飛船去往迷霧森林。

果然是身經百戰的隊伍,鄭教授的十位助手,先分成兩隊。

第一組人馬開著旋風清理機器,將果園地面上的枯枝腐葉吸到機器裡,喬大叔的助手在山腳下,依靠著山圍起來一個細密的鐵絲網,用來堆放樹葉。樹葉曬乾之後壓碎,可以用來堆肥。

地面乾淨之後,路就通了。

鄭教授的第二組,在山谷中央砍掉一列果樹,方便車輛進出採摘。

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就可以採摘了。

先摘比較難摘的板栗,把板栗連同毛刺外殼一起從樹上搖到地面,用機器旋轉著將帶殼的板栗炫進機器裡,進行退殼,然後裝車。

鴨梨、蘋果、柑橘這些水果,就用傳送帶摘果機,樹下有一排傳送帶,用機械手臂晃動果樹,果子就落在柔軟的傳送帶上,直接往上傳送進打卡車裡。

而其它比較嬌嫩的水果,就要靠更細緻採摘。

周然負責帶領喬大叔的十個助手採摘柿子和獼猴桃。

喬大叔的助手,用網兜結構把柿子樹籠罩住,機器上就顯示出每個柿子所在的位置,利用網兜上的鐳射,把脆弱的樹枝擊斷,實際就掛在網兜上。

收網之後,柿子需要工作人員手工從網兜裡取出來,就像出海捕魚的漁網一樣拆卸下來,這樣雖然麻煩,但每個柿子都完好無損。

柿子分開放,硬柿子可以堆在車裡,但軟柿子要鋪在用高粱稈做成的席子上,一層鋪滿就支起來,再鋪一層,這樣運回去。

獼猴桃也這樣摘。

只用了一天的功夫,那片山林的果樹就被摘乾淨了。

而山林農場的草坪上已經堆滿了十幾堆水果,每一堆就像小山那麼高。

最後,拔樹機器把果園裡相對年輕的苗木拔下來,移栽到平原上去,只留下長勢比較好的,排列比較均勻的樹,就大功告成了。

下午,周然在家做了飯,款待二十位師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童睡前小故事原創

北省的元陽丹

80年代,我帶著姐姐當富婆

七點沖喜

美人老矣:樂千秋身份變成了毒醫

沐青雅

小師叔她又犯病啦?

桃小悸

雙星輝映:穿越重生的無限舞臺

文韻織夢者

漫步諸天的社恐

楓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