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是德妃處的舊人,多年來勤勤懇懇撫育著君柯,升她做妃,君之棟自然高興。

可是,皇帝也知道,太后突然鬆口,大概是另有所圖。

無論如何,君之棟準備先收下這份好處:“後宮之中,祥嬪賢淑良善,端莊秀麗,堪為典範,深得朕心。那就依太后的意思,冊封其為祥妃,仍居梅香宮。”

其餘五個嬪妾總要有點眼色,縱使再嫉妒也只得浮起笑來恭賀。

“給姐姐道喜了。”

“妹妹好福氣呀。”

“趕快謝恩吧,回頭姐妹們都去梅香宮沾沾貴氣哈。”

......

太后看得出來,對於這個決定,君之棟是發自內心地滿意。她這個養子向來喜怒不形於色,也就是跟德妃有關的人和事,才能打動他的內心。

自已已經給了梅香宮莫大的臉面,想來後頭的事,皇帝應該不會拒絕了吧。

想到此處,太后給皇后使了個眼色。

郝禧壓下心頭的不悅,做出大度的樣子:“四妃齊全了是好事,來人啊,去把本宮在十方寺請來的玉觀音搬出來,賞給祥妃。”

皇后緊接著又說:“九公主墜馬後,多虧樂安郡主親自醫治,腿傷才能很快復原。本宮正好有一柄玉如意,賜給樂安郡主正合適。”

紀長樂忽然又被點名,連忙坐正了身子。只是金啊玉啊的她實在不很需要,於是便推辭:“承蒙皇上信得過,我只是盡到了醫者的本分,萬萬不敢收下皇后娘娘的賞賜。”

“本宮很喜歡你,不必客氣。”皇后難得溫言軟語,“璟乾,快拿那柄鑲南珠的玉如意,給樂安郡主送過去。”

皇后賜玉如意?太子親自送過去?

任是紀長樂再神經大條,也感覺到了不太對勁。

君安然已然明白,皇后為保太子,打起了與紀長樂聯姻的主意。她連忙望向太后,輕輕搖頭,暗示這樣的計劃非常不可取。

太后卻嘆了口氣,仍舊向皇帝提議道:“璟乾不是不用功,只不過身邊缺少一位督促他上進的良人。依我看,樂安郡主......”

君之棟並不願意這樣安排:“母親,您怎麼忘記了,璟乾早就有了太子妃。”

皇后瞪了太子身後一眼,鄭懷倩隨即忍著悲痛上前搭言:“啟稟聖上,妾身上次落胎傷了身體,太醫說日後怕是很難有孕。太子殿下身份尊貴,妾身已不配服侍左右,自請離開東宮,去庵中清修,替太子殿下和寶月祈福。”

並非是鄭懷倩自已願意,實在是她身不由已:自從鄭通的野心暴露,鄭懷倩就在東宮倍受冷落,如今父親已死,鄭家沒落,自已又命不好,不能再生育。皇后挑明瞭說東宮不留無用之人,以‘想要活命就得識時務’步步緊逼,焉還有她做選擇的餘地?

正好君璟乾也眼饞紀長樂,便默許了皇后的安排。只是真的到了攆走鄭懷倩的這一天,他也有一點點的慚愧和不忍。

皇后見狀催促道:“璟乾,你不是和本宮說了自已的心意?如今樂安郡主就在眼前了,還不把玉如意送過去?”

美人在望,君璟乾不再猶豫。他換上笑臉朝紀長樂走去,不料剛邁開步子就被絆了一個趔趄,驚得他“哎呦”一聲。

太子在人前出洋相也不是一回兩回了,眾人強忍笑意,不敢發出聲音。

君璟乾反覆檢視了腳下,見並沒有什麼異物,只好攏了攏袍子,又向紀長樂走去。

旁邊的君璟屹早就收回了一隻腳,默默喝了口悶酒:太子這個草包,竟然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六皇子君璟承也在袖中攥緊了拳頭:東宮無能,每每遇到困局,第一想到的就是借力,還是借女人的力,真是沒出息!

君璟乾帶了點討好似的開口:“樂安,這玉如意用料極好的,你也知道,我挺喜歡......”

紀長樂直接一個跪拜,又把君璟乾嚇了一跳:“不用謝恩,本王願意......”

不等太子說完,紀長樂明確表態:“皇后娘娘垂愛,長樂愧不敢當。太子妃對待太子殿下一片赤誠,臣女願借花獻佛,將這柄極為珍貴的玉如意轉贈給東宮,以示尊敬的心意。”

“樂安......不是......長樂,你別這樣,”君璟乾很是受挫,“你要是覺得突兀,本王也可以等,不要急著拒絕嘛。”

紀長樂又重重磕了一個頭:“臣女出自鄉野,不懂朝堂規矩,下里巴人終歸不合於陽春白雪。臣女已經向長公主殿下稟明,不日就要動身返回朔州。玉如意懇請太子殿下收回,臣女不勝感激。”

君之棟問了君安然一句:“樂安郡主要返回朔州?”

實際上,紀長樂還沒來得及跟長青宮提起回雲頂山的事情,但君安然審時度勢,還是選擇支援義女:“是,長樂說自已不願入流,想要保持行醫救人的初心。”

君之棟之所以敢把一些要緊的事情交給君安然打理,就是因為這個妹妹拎得清,不會盲從太后,不會一門心思替郝家謀利益。

看來今天的這一出應該只是太后和皇后的意思,君安然並沒有參與。這樣還好,君安然謀略超群,是自已的智囊,要是斷了長青宮這條臂膀,君之棟著實要難受一陣子。

紀長樂跪到小腿微微發麻,快磨破了嘴皮子,太子君璟乾還是不肯收回玉如意。

紀長樂狠了狠心,直接走到鄭懷倩身前再拜、再辭:“臣女無意進入東宮,祝願太子妃與太子殿下恩愛和睦,相守白頭。”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太后頻頻向君安然使眼色,君安然只當看不到。

鄭懷倩目前還是太子妃不假,可紀長樂也是受封的樂安郡主。

兩個女人只得互相對拜,紀長樂說一句“懇請太子妃收下玉如意”,鄭懷倩就回一句“不敢受郡主大禮”。

皇帝君之棟只得出聲,終止了這場鬧劇:“樂安郡主一番好意,太子妃收下玉如意便是。思慮太多不是福氣,日後好好規勸太子。”

聖上讓自已繼續留在東宮,自已還是太子妃!鄭懷倩喜不自勝:“謝皇上隆恩!”

太后覺得臉面上掛不住:“皇帝......”

君安然趕緊攔住話頭:“今日是母親的壽辰,本該盡興的,其他的事情容後再議不遲。”

君柯對醫治之恩心懷感激,見紀長樂並不喜歡太子,就牽起了她手回座位,又悄悄耳語:“長樂,我好佩服你的勇氣,你淡泊明志,以後肯定能有彼此心意相通的如意郎君。”

君璟屹張羅起重宣歌舞,君璟承吵嚷著請太后賞幾件寶貝。在一片喜慶熱鬧卻各懷心思中,納紀長樂入東宮的事情再無從提起,只能擱置。

君之棟舉杯,明著體恤暗著提醒:“兒子知道,孩子們都大了,您也著急。朕有琢磨適合各自的人選,不敢勞母后費心。”

君瑤畢竟老大不小了,聞聽此言不合時宜地搶著說了一句:“那父皇可要先幫我留意,我要像沈漠然那樣的文武全才。”

好嘛,皇后所出的一兒一女,都有自已的小心思。太子想要紀長樂,君瑤相中了沈漠然,眼光倒是不錯,挑的都是內外兼修的人。

紀長樂是薛濤的親生女兒,很合君安然的脾氣,最難得是她不慕榮華富貴;沈漠然是沈天放的義子,忠君報國銘記於心,最可貴是他不涉黨派紛爭。兩個如此純粹的能人,君之棟勢必要收歸已用、以固皇權。

皇后郝禧見君之棟不應聲,就責怪君瑤道:“堂堂一個嫡出公主,哪裡需要自已上趕著討駙馬?不要再說了,也不嫌羞。”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夫人一開直播,全城都心慌了

娓娓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