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樓上,放眼望去,風景如畫。

寧玉望著這滿城的燈火美景,頓時將顧有年的一首詩詞唸了出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顧詩仙年紀輕輕,怎會有如此痛徹心扉的感觸?莫非曾經有過一段青梅竹馬之戀?”寧玉酒到酣處,終於說出她心中的疑惑。

“哈哈,太子殿下莫非為此詩詞而來?”顧有年也喝的有些多了。

“哪有什麼青梅竹馬之戀?無病呻吟,本就是文人墨客的日常消遣罷了!”

顧有年笑了笑,雙手伏在窗沿上,望著皎潔的明月。

此刻他興致盎然,突然心中豪情萬千,又想到李白的一首詩,於是緩緩念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寧玉一聽,頓時心中大駭,暗暗將此詩默記心中。

她自小飽讀詩書,寧國本就是文風之國,與燕國不同,寧國本就靠近書院,因此常年受到書院文化的薰陶,其雪山齋更是譽為“第二書院”之稱。

可是即便是這樣,寧玉敢肯定的是,放眼整個寧國,也找不出像顧有年這樣的作出此等驚世駭俗的詩句來。

就剛剛那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將此刻她與顧有年的景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寧玉喃喃自語,此刻她已經深深的沉浸在顧有年的詩句當中。

而在她的耳邊,也響起一聲輕輕的嘆息。

於是她也輕輕反饋到:“老師,你也覺得此詩精妙絕倫,世間罕有嗎?”

那耳邊的聲音輕輕贊同。

寧玉眼睛裡閃爍一道精光,她從來沒有聽過老師讚譽過任何人。

而今日顧有年的這句詩,卻令她深深震撼。

她不由得心中暗想道:“我寧國,要是有此人,那便好了。”

顧有年卻渾然不知,此刻他已經沉浸在李白的詩句裡。

李白的詩,放蕩不羈,時而優柔寡斷,時而鏗鏘有力,振奮人心,是他最愛的詩人之一。

月光灑落透過窗戶灑落在天字閣的廂房內,透在寧玉的臉頰上。

那本就雪白的臉,此刻泛起一抹紅光。

她的眼神充滿著憧憬與希望。

寧詩曼沒有說謊,他確實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優秀男子。

相比於寧國的那些酸腐才子來說,顧有年如同皓月一般,發出耀眼的光芒。

正如顧有年曾經寫過的那首詩詞道:“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若他是寧國人可好,那樣便有機會將他招攬而來,或許日後會助她一臂之力。

寧玉輕輕搖了搖頭,心中許多思緒,如同泉水一般爆發了出來。

看著靜靜望著月亮的顧有年,寧玉也冷靜了下來,她輕輕地呡著嘴唇,問著老師道:“此人的存在,是我寧國的大患,是否要除之?”

那盡頭寥無人聲,只是傳來一聲長長的嘆息。

而寧玉的手也握得緊緊的,她在顫抖,又在猶豫。

隨後不自覺的將手摸向那腰間。

那是一把短匕首,寒鐵打造,鋒利無比,世間少有的兵器可與之抗衡。

若是就這樣輕輕地在顧有年的面板上劃開一道口子,那傷口便會止不住的流血,世間任何的金瘡藥都無法治癒。

而他,也只能靜靜的看著自己傷口流血,最後鮮血流乾而亡。

“老師……”寧玉的身體抖如篩糠,右手已經觸碰到那冰冷的匕首。

“走吧,書院的人已經來了,此子已被書院盯上,無人敢動他。”

不知為何,寧玉聽到老師放棄殺他,心裡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而就在剛剛生死邊緣徘徊的顧有年,卻如何也沒有料到,眼前這個寧國太子,竟然萌生了想殺他的念頭。

寧玉嘩啦一聲,摺扇一響,像著無事的人一般,朝著顧有年緩緩說道:“顧詩仙實乃大才,隨口一誦便是千古名句,本宮佩服。”

“今日興致至此,多謝顧詩仙的款待,這剩下的清聖酒,本宮便帶走了。”

說完,寧玉直接將剩下的半罈子清聖酒收入囊中,朝著顧有年呵呵一笑道:“那本宮就先行告退!”

顧有年恍然看著眼前笑呵呵的寧國太子,心中竟然閃過一絲驚悸!

……

金鑾殿內,文武大臣左右站立。

身為文官之首的宋公侯宋若懷此刻正愁眉苦臉的靜候在一側。

近日來,顧有年的水雲間酒館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宋家在京城內的酒坊生意。

就連外商也暫停了對他宋家酒坊的訂單,而他們宋家酒坊,生意冷冷清清。

許多客商寧願在水雲間酒館排上一天隊,也不願在他宋家酒坊多待一會兒。

致使他宋家酒坊的生意日漸消弭,收入斷了一大截。

今日朝會,他早已聯合了宋氏派系的官員,聯名上書彈劾顧有年。

隨著一聲“皇上駕到”的聲音,諸位臣子跪地相迎。

燕基道端坐在金龍寶座上,他的氣色越來越不好,近日來太醫院來寢宮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了,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快支撐不住了。

在他還能做出決策前,他要加快一切的佈局!

“參見陛下,老臣有書上奏!”

宋若懷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彈劾顧有年了,於是率先上前,親自出面。

燕基道臉色一寒,隨即冷冷道:“宋公侯所奏何事?”

“老臣彈劾鴻臚寺左少卿顧有年,濫用職權,行商賈之事,有損我朝官員風氣,還請聖上徹查此事,嚴懲顧有年,以正朝綱!”

宋若懷剛說完,作為鴻臚寺寺卿的宋傅也上前奏報道:“臣也彈劾顧有年,目無法紀,竟敢私自將吐蕃使者安排至農舍當中,致使吐蕃王子松贊長祿屢屢上書,有損我國聲威,還請聖上治其失職之罪!”

“臣附議!”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配,我最愛的眸色

勿柑

月光下的沼澤地

菜瓜c

清蝶

陳思卿

落晴鳶

醉落拓

鬥羅之虛無稱王

漢堡莫有肉

離大譜!重生八零我成了前夫後媽

隅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