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有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訊\/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美的詩,寫的大海是溫暖的。

世界上海洋的面積佔全地球的地表的2\/3,但世界上還有一半以上的人從來沒有看過大海,見到大海真的會春暖花開嗎?

廣闊無垠的海洋,看似自由,實則並非如此。這海洋宛如強者的池塘,而弱者則猶如被鎖鏈束縛。

世界上有四大海洋,還有無數的島嶼、運河、海峽、海溝和海角。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美國有一位著名的海軍戰略學家馬漢。他撰寫了《海軍戰略論》一書,從六個方面論述了海權對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這本書推動了許多國家海軍的蓬勃發展,其中受益最大的當屬日本。受馬漢海權論的影響,日本拼命擴充自已的海軍,先是攻擊中國大陸,隨後南下攻取東南亞,爭取獲得戰略物資補給基地,終實踐行了馬漢的海軍戰略論思想,日本險些就此成功了。

而美國在 20 世紀初,在總統羅斯福的推動下,海軍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憑藉強大的海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萊特灣海戰……法國的諾曼底登陸,以及對亞洲、拉美、非洲許多小國的入侵,都動用了海軍,以最少的戰爭投入獲得了最高的戰爭收益。

美國一位海軍軍官曾手持一張鈔票說道:“我們所保衛的就是這張紙,而這張紙所背書的是一種權利。”薩達姆想要用歐元結算時,美國的海軍僅出動了幾支航母艦隊群,幾個航母戰鬥群便結束了薩達姆的一生,讓他只能使用冥幣。利比亞也想棄用美元,結果卡扎菲也同樣領了盒飯,死無全屍。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海軍在這些戰爭中皆是主角,其與海軍航空兵的完美組合能夠輕易地滅掉一個地區性大國。

相比於陸地長期的拉鋸戰,如俄烏、巴以之戰,海軍出動後解決問題的速度更快,在資金上也更為經濟划算。

美麗的海洋,有著無數的生靈,沿海有眾多的國家。然而,在這片美麗的海洋和眾多的國家中,我們並非自由。大海一望無垠,但深處卻有一雙雙冰冷的眼睛,冷冰冰地注視著每一條航線、每一個航道和每一寸水域。這便是美國海軍的戰略資產——電子監聽系統和艦艇情報蒐集船、無人潛航器所組成的嚴密監控網。

和平時期,人們或許沒有太多感觸。然而,一旦戰爭來臨,美國就可以利用這些遍佈海底的感測器,迅速偵聽每一段訊號,截斷每一段資訊,知曉敵船的位置,進而有針對性地出動海軍和海軍航空兵,進行有效準確的打擊。

美國實則是一個孤懸於歐洲和亞洲之外的孤島型大陸。其南部的拉丁美洲,在經濟上相對較弱。美國的經濟主要與亞洲和歐洲聯絡較為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生產的產品由於跨越海洋,並不具備較高的競爭力。

可是,美國在所有的海洋中部署了自已的海軍基地,掌控了世界上 16 各主要水道的通行權利,把持了貿易航線。所有人在無形之中都在向美國繳納相應的海上通行費和保護費。

強權本身就是利益的一種源頭,美國的海軍便是這種利益源頭的創造者和保衛者。

事實上,全世界除了可耕種的土地,還有一片佔地表三分之二水域的海洋,這片海洋中有無數的生物。在我國的近海許多地方都開展了海水養殖,事實證明,海水養殖是解決糧食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鱗蝦,太平洋的鯨魚,大西洋的金槍魚,北冰洋的鮭魚,都可以成為人類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海上貿易也是目前最為經濟實惠的一種交通方式,它比陸路運輸節省了大量資金,並且航線是直的,沒有線路維護的費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洋就是一個最為完美的交通線。

近一段時間,世界上最重要的曼德海峽被胡塞武裝封鎖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導致了世界貿易,尤其是歐洲和亞洲的貿易量急劇減少。在 21 世紀初期,世界經濟存在下滑的風險,而曼德海峽和某些海域的不安定,也推高了世界經濟下行的不確定性。

能夠平衡美國海軍海上霸權的最大力量,將來源於中國。中國是一個較為柔和的國家,自建國以來,最終的目的就是在貿易上進行往來,實現溝通雙贏。這種海洋戰略自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便已確定。我國明朝的海軍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海軍,鄭和下西洋時有一個神奇的現象:鄭和下西洋的水手幾乎沒有得黑死病的,並且能夠保持軍力的持續性強大。而麥哲倫環球航行時,他的許多船員死於黑死病,回到歐洲的人寥寥無幾。這種現象從側面證明了,中國在 14 世紀左右就具備了海上爭霸的先決條件,然而,中國是一個陸權國家,對海上貿易並不十分感興趣。另外,中國的經濟總量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不需要外部過多的物資流入,而陸上的西域與中國的聯絡比海上貿易要多很多。

中國對海權的消極和不重視,導致了中國近代遭受殖民和侵略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海權意識不強。

中國海軍正在慢慢補齊自已的短板,從航空母艦到兩棲攻擊艦,從綜合補給艦到潛艇,再到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所有這些都是補償性的增長。相對於我國龐大的外貿出口額來說,我們的海軍力量仍然太少,海外基地也少得可憐,難以保證我國在進行貿易時,確保我國的合法利益。所以,作為一個陸權國家,我們並未將海權視為非必要的一章,而是陸權與海權並重,齊頭髮展,建立我國一套統一的海陸一體發展戰略。

我們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正在延伸,陸上的各個關節也在逐步打通。如果我們的陸上通道打通,那麼在亞洲很可能會成立一個泛亞洲的環青藏高原經濟帶和經濟圈。如果中國和印度能夠冰釋前嫌,那麼整個亞洲大陸就可能成為一個具有較大市場縱深的穩定區域。

而海權將成為服務於這個龐大經濟體的輔助性力量。到那時,海權和陸權的地位將平分秋色,在某些條件下,陸權或許會優於海權。

從全世界的整體情況來看,海權仍然是必要的調控性手段。

中國在全世界的華人都秉承著發展經濟、做好自已生意的原則,很少捲入各國的政治紛爭之中。因此,我們在海外的許多利益,由於沒有政治和海軍力量的庇護,遭受了不少損失。這是我國發展時代的一塊短板,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新時代的海權與陸權、貿易權和大宗物資的定價權緊密聯絡在一起,成為一個核心性問題。

廣闊的海洋不應該是霸權橫行的地方。而海洋的權利應該是服務於各國人民的貿易權利,成為一種有效的手段。中國願意為維護海洋安全,做出自已不懈的努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雙穿大唐:長樂不要?你還要啥?

錢塘江的春萍

無情道徒弟別舔了,回頭看看師尊

吃恩沉

天玄凌雲志

暗香襲人

懶貓小湯圓的新書

懶貓小湯圓

戰神狂妃:鳳傾天下

上官魈

似夢那幾年

Yy呦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