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探得有多少兵馬?!”

“回鮮于將軍!馬步相加,約有三千之眾!”

“再探再報!”

此時鮮于輔不僅面色愈發凝重,甚至還在院中頻繁地走動起來。

“高幹這個奸賊!居然親自帶兵攻過來了......”

|看來這次進攻漁陽的幕後推手,就是高幹呀!|

廖化想到袁紹主政河北期間,除了將青州、幽州交給了大兒子袁譚和二兒子袁熙,還將幷州交給了自已的外甥高幹。

要說這個高幹,還是比袁家那三位少爺能幹不少的。

史載高幹出身陳留高氏,才志弘邈,文武秀出。

什麼意思?

就是說這個人有點想法,也有點東西。

但是不多。

初入職場的高幹,曾與辛評、郭圖等人參與過遊說韓馥讓出冀州一事。

應當說那個時候,高幹確實是出了力的。

可真正搞定韓馥的,是荀諶。

所以說他有點東西,但是不多。

後來官渡之戰時期,坐鎮幷州的高幹一邊為舅舅袁紹提供兵糧,一邊在西線積極配合袁軍主力作戰。

可由於曹操早就安排了鍾繇擔任西線的司令官,因此高幹一直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

依然是有點東西,但是不多。

建安七年袁紹去見上帝后,大少爺袁譚跟三少爺袁尚曾短暫地握手言和,並在黎陽抵禦曹軍的侵攻。

然而這對貌合神離的親兄弟,又怎麼是漢末三國第一梯隊統帥曹孟德的對手呢?

面對黎陽戰線揹負著的巨大壓力,袁尚急需開闢一條新的戰線來緩解壓力。

於是他命令表哥高幹以及鍾繇的外甥郭援,聯合南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領兵攻打河東,同時得到了關中的馬騰與韓遂的支援。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馬騰跟韓遂最終選擇了站隊曹操。

經過鍾繇派出的張既、傅乾的一番遊說,馬騰、韓遂不僅跟高幹揮手Say Goodbye,甚至還派出馬超跟龐德共同救援鍾繇。

結果郭援被嘎了,南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也降了。

那麼高幹也只能退保幷州了。

說到底,還是能力不行。

而且他手下,確實是連一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

你說他堂弟高柔?

高柔屬於司法領域的強人,並不擅長出謀劃策。

再說高柔在高幹手下做事時,也就是個勤勤懇懇的打工人而已。

據說高幹在主管幷州時,曾先後招攬過管寧、常林以及仲長統等名士,可這些名士都無一例外地拒絕了高幹的招攬。

最典型的一個事例,就是發生在他與仲長統之間。

高幹在招攬仲長統時,曾經跟他探討過時局,也表達過自已的志向,可仲長統的回答卻讓他很不爽。

仲長統認為高幹有做大事的志向,卻沒有做大事的才幹;喜歡招攬名士,卻又不能用好名士。

據說這高幹還是個很自戀的男子,所以當他聽到仲長統這麼說自已,立馬就不開心了。

老子堂堂的幷州刺史,好心招攬你這個無名文士,你居然還敢跟老子逼逼叨叨?!

滾!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高幹一直是找不到合適的謀主。

後來的事情,喜讀三國的朋友們也都知道。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鄴城後,高幹表面上是投降了曹操,實際卻打算割據幷州自立。

而這個機會,很快就來到了他面前。

建安十年,趙犢、霍奴等人誅殺時任幽州刺史焦觸以及涿郡太守王松,並且三郡烏丸也在獷平發起了對鮮于輔的猛攻。

於是當年八月,曹操親率大軍救援獷平。

眼見曹操後方空虛,高幹立刻舉幷州反叛。

高幹起兵後,先是擒獲了上黨太守,隨即又舉兵攻佔壺關,甚至一度密謀奇襲鄴城。

不得不說這個作戰計劃還是挺牛逼的,但沒想到最後粉碎高幹這個計劃的,竟是留守鄴城的荀彧大哥荀衍。

荀家大哥打仗居然這麼牛逼?

高幹偷襲鄴城失敗後,緩過氣來的曹操立刻派了李典、樂進兩位軍事大佬去幹高幹,並將他一路揍回了壺關。

接下來的壺關守衛戰,是高幹人生的最後一場戰役,也是他軍旅生涯中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因為李典跟樂進打了壺關好幾個月,都沒有打下來。

最後還是曹仁獻計曹操,才將壺關搞定。

曹仁給他大哥獻了條什麼妙計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勸曹操拿下壺關後不要屠城。

眾所周知,曹操打仗喜歡屠城。

而且他還有個惡名遠揚的屠城法則,叫作“圍而後降者不赦”。

所以當初攻打壺關下了“屠城令”後,關內的將士跟百姓自然是鐵了心跟曹操鬥個你死我活。

可當曹操鄭重承諾破城不屠後,壺關的人心立刻就散了。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於是壺關陷落後,高幹只能帶著幾名親兵南下,去投靠荊州的劉表。

可沒想到逃到上洛時,就被那裡的都尉王琰帶人幹掉了。

自此,高幹寄!

雖然高幹並不算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但眼下的這個局面,也讓廖化不得不嚴陣以待。

“鮮于將軍何在?!”

|你不就在院子裡嗎......|

大約過了一柱香的時間,一名與鮮于輔年齡相仿的武將趕到了田豫居住的小院內。

【姓名】:鮮于銀

【年齡】:35

【武力】:78

【體力】:84

【智力】:53

【魅力】:60

【統率】:77

【政務】:32

|好吧...我錯了......|

“鮮于將軍。你速往陽原請張燕將軍出兵攻打薊城,解我漁陽之圍!”

“屬下領命!”

|鮮于輔的腦子還真是挺夠用的......|

屯兵陽原太行山間的張燕,確實是一個靠譜的求援物件。

雖然在易京之戰期間,鮮于輔跟一心救援公孫瓚的張燕曾是對手,但如今他們可是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袁紹。

只要是能讓袁紹不爽的事情,張燕肯定是第一個報名!

更何況自從公孫瓚被滅後,張燕的“黑山軍”也是沒少受袁紹軍的毒打。

我張燕雖然幹不過你袁紹,但虐虐你兒子袁熙還是妥妥滴!

“鮮于將軍此計甚好!既如此,便由廖某來護送鮮于將軍離開漁陽,並一探袁軍之虛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