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曾出場的記者: 哈嘍,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咱們又見面了。

在上一個故事裡,由於作者文青病發作,非要採用沉重的寫法。

導致我許久都未曾出場,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是不是很想念我呢?我想一定是吧。

讀者們:我覺得你出不出場都無所謂。

記者:不要這麼絕情嘛,在告別了上一個有一些沉重的故事之後呢,接下來咱們講一個和他同時期的比較輕鬆愉悅的故事。

這一次故事的背景板呢,也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家喻戶曉的人物,同時他在上一個故事裡也曾出場過,那就是韓信。

提到韓信,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戰場上到底有多麼的運籌帷幄,機智果斷,被譽為兵仙。

又或者是他曾經所遭受的那個胯下之辱,讓人們看出了他心性的堅韌和志向的元道,以及能人所不能的氣度。

其實一開始作者在到底講哪個故事之間是很糾結的,尤其是韓信,胯下之辱,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過出名,如果寫出來的話,估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所以才經過一番沉重的糾結之後,作者還是選擇了韓信的另一個故事,那就是韓信與漂母的故事。

好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入本章內容中去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讀者:你居然從開頭就整整水了將近500字,真是在挑戰我們讀者的底線。

某處時空感覺到讀者怨氣的作者突然出了一身冷汗,發誓再也不水了。

韓信,出生年月不詳,(話說這些出生年月不詳的歷史上的大人物們,在自已功成名就之後都不會跟屎官們說自已的出生時間嗎?難道他們也像我一樣記不住?)

秦國時期淮陰人,所以最後他也被封為淮陰侯,韓信這個人在歷史上都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出生於平民的他,在貧困之時便有著極高的志向和傲氣,同時在戰場上,又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和能力。

他彷彿天生就是為戰場而生的人,自幼貧困的他根本沒有機會去得到什麼名家指點,也沒有系統的學習戰略戰術的機會。

可自他領兵,得到劉邦器重之後,便如同開了掛一般,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更為難得的是,他不光能夠率領士兵在戰場上衝鋒作戰,完美復刻了一遍,當初他的老上司項羽的破釜沉舟之戰,來了一次背水之戰。

更能夠料敵先機,把握戰場局勢,設定戰略,而且還能夠訓練士卒幾十萬的軍隊在他手下,如同他自已的手掌一般運用自如。

而且更特別的是韓信這個人自身的經歷和他的性格,如果放到現代網文裡面,韓信就是那種典型的草根逆襲,忍辱負重,一朝得勢,便直上青雲打臉世人的天賦型男主。

要是有一天韓信重生到現代看了一眼現代的爽文之後,會不會感嘆一句,這也不爽啊?

要說韓信本人的經歷,我覺得他和他後來的相似劉邦兩個人很像,兩人同樣都是出身草根市井,多年以來空有一身志氣,卻一事無成。

懷抱著利劍走於道路之上,卻無拔劍的理由,如同困入淺灘的蛟龍,只等著一場風雨,便能夠扶搖直上,翱翔於九天之上,戲風雲與手掌之間。

而更巧的是他們兩個人都遇到了這場風雨,而且是同一場風雨,那便是秦末之戰。

劉邦藉著這場天下大亂,徹底改變了自已的運氣,憑藉著自已在沛縣多年積攢的人脈和聲望,他拉起了旗幟,一路之上四處征戰,終於在無數的戰火與鮮血當中,從一個沛縣小吏蛻變成了一方諸侯。

而韓信則沒有劉邦那麼的順利,同樣是面對著這場風雨,他卻沒有劉邦那麼好的運氣,一開始在看到天下紛亂的局勢當中,他選擇了氣勢正旺,勇猛無敵的項羽。

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重用,可惜一向驕傲,而且同樣在戰場上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的項羽,註定是無法看到重視,就跟在自已身邊,給自已做持戟郎的韓信這塊美玉的。

所以即便是待在霸王項羽身邊,處在風雨之,韓信這條蛟龍仍舊無法得到掌控風雨的機會。

直到那個老流氓劉邦的出現,他才能夠真正的龍游大海,騰傲九天。

那麼以上的這些內容和我們今天的故事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不大。

因為韓信後期的經歷,大家其實也都熟知,他立下了多大的戰功,有了怎樣的功績和今天的故事,其實不能說毫無關係,但也不是很大。

那麼我為什麼要找那麼多呢?當然是為故事的出場做鋪墊,將人物的性格和特點剖析清楚,為大家引出下文,讓大家在看完故事之後,能夠深挖韓信這個人的內在特徵,明白他早期的這些經歷,對他後期的行事作風和所立下的功績有著怎樣的影象。

(又圓回來了,我真是機智。啊,要命啊,不敢了)

讀者:剛讀完再也不敢,現在又是你還找這種藉口,以為我真看不出來,不給你點教訓,真是不知道鮮花為什麼那麼燦爛。

不知悔改再一次水字數,終於遭受了正義的讀者們的制裁,十分羞愧的懺悔了自已這種罪惡的行為,承認了自已的錯誤。

在瞭解了韓信這個人大致的一個經歷之後,接下來我們將目光投到韓信早期的生活經歷當中來,講一講當初的故事。

剛剛我們就瞭解到韓信出身平凡,早年間十分貧困,那麼到底貧困到什麼程度呢?

據說早年間的韓信因為出身不好,而且在民間的聲望也不行,一心想著建立工業邁入官場的,他找不到做官的門路,又不願意去經商維持生計,覺得會有損自已的體面。(話說他那時候有體面可言嗎?)

窮到不僅連自已的母親死了,連埋葬的錢都沒有,最終只能找到一塊又高又寬敞的地方,將自已的母親埋葬了,而他自已還時常吃不上飯。

所以就經常跑到別人家去蹭吃蹭喝,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當時南昌亭的亭長,(和劉邦是同行呢!)當時他十分欣賞韓信計程車氣和才華,時不時會讓韓信到家裡去吃飯。

時間一長韓信就習慣了,一連去了幾個月,把人家亭長的老婆弄得受不了了,實在沒見過吃閒飯吃的這麼有毅力,這麼理所當然的呀。

所以後來有一天她在韓信來之前便提前把飯煮好,然後吃過了,等到韓信來的時候故意不給他吃,韓信見中當然明白了他的意思,非但不敢去羞恥和不好意思,反而一怒之下出了門再也不去了。

(這個憤怒的樣子還真是有些特別。)

所以從這裡大家就能看出來了,早期的韓信不光是窮,而且還有著莫名其妙的傲氣和一副雷打不動的厚臉皮。

我想這也是他能夠獲得成功的一個因素在保,但即便是這麼厚臉皮的韓信,也有被人說的實在不好意思的時候。

那就是本次故事的主角漂母,那麼漂母到底是怎麼讓韓信不好意思的呢?咱們下次再說。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她喜歡他了一年又一年

南里霧蘇

聽說皇上生不了?老孃不稀罕治!

一碗飯不夠

風流王媽俏管家

小鹹魚之

道祖神帝

郝寒

開拓創新的新書

開拓創新

被她蓄謀已久

瞅你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