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半月已過,宅子的修建也是到了尾聲。

宅子外大概300米處的地,被李家買了下來,趙工頭也是讓人量好了地基,準備宅子一建好,就開始修建這“員工宿舍”。修完了以後,還要在西山下方荒地處幫忙指導挖湖,修建客棧,隊裡的牛方,更是要幫忙修建蓄水池,工錢也是翻了幾倍,可謂是接了李家這單,他們一行人是賺的盆滿缽滿。

李雪跟著李強李富李貴在宅內走了一整圈,滿意的點點頭。現在就缺窗戶和綠植了。因著是五進的大宅子,就沒有上樑一說,宅子一同上樑時,給大家包了紅包,村民們也來搶了些,就算是上樑了。

身旁沒有外人,李雪道:“這玻璃窗,不太好拿出來啊,要是到時候他們問哪裡買的,也不好說啊。”

李富:“嗯,這窗戶明亮見底,比上貢的琉璃還要透亮,要不,咱們不用這窗戶?”

李雪搖頭:“用肯定是要用的,到時候還得裝上窗簾。”

李強:“要不咱們自已裝?”

李雪:“這麼多房間,自已裝得裝到什麼時候,還累死個人。”

李富:“也是,那怎麼說?”

李雪:“就說是我師父送的。反正上次我跟孫姨編了個師父,不拿出來用也沒辦法。一進就用普通的木質窗吧,反正都是給下人住的。後院的院子平日裡也沒人能亂進。晚上我就直接放在這三進院,就說是我師父派人送來的。”

李富想了想,覺得也行,沒必要啥都解釋的:“行,那晚上再過來。”

李雪算了算,四個院子的12個房間,每個房間4塊大玻璃,中間兩個大房間2塊特大玻璃,4個洗漱房,各4塊小玻璃,廚房雜物房各2塊大玻璃,共計需要208塊大玻璃,8塊特大玻璃,64塊小玻璃。心中有了數,便買好了,等晚上過來拿出來。

倒是花這些也已可以移栽,王家村的花雖也好看,但肯定沒有空間內種植的花卉好看,得移栽些出來才是。除了鬱金香打算搞個鬱金香花海,其他花都可以移栽出來。嘿嘿。

李雪突然想到,前世在農村時,不僅漫山遍野的七里香香氣襲人,自家舅舅家更是有一株家養的七里香,重疊的花瓣,不僅沒刺,還更香,很受歡迎,每次有人從旁經過,都想討一株拿在手上聞。

李雪直接購買了50株,不僅要在自家宅子種上,到時候更要在西山種上。

說到西山,李雪本打算的是,多請些人來,只是這樣一來,如果外村的人也能拿到相同的薪資,那自村的優勢就沒有了,若是降低了工錢,那人家一來離村遠,每次來回奔走,二來也未必見的用心了。乾脆就只讓自已村的來,這樣也就避免了很多麻煩事。反正時間嘛,她有的事,大不了後年再開始接待旅客都行。

李雪高興,又往池塘邊走去,喂喂魚,打發打發時間。

到了觀景池邊,李雪突然想到,既然都說師父給的玻璃窗了,那多幾艘搖櫓船又何妨?此計可行,立馬就搜尋起了搖櫓船。要知道這搖櫓船,可是前世在某音刷到過很多次,自已留下了多少羨慕的口水的。可惜了,這裡並不屬於江南地帶,要不然,自已也就能好好享受煙雨江南的感覺了。

李雪上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去北方看大雪,去沿海看大海,去江南聽煙雨。

這裡冬天倒是會下雪,可是沒有海也沒有所謂的煙雨江南。海就算了,古代的安全措施並不完善,不過煙雨江南嘛,到時候自已說不定可以偷偷打造一個,到時候村民們不用靠種糧為生,悄悄的讓它多下幾場雨不就行了,悄悄的搞個那什麼催雨的,大晚上跑西山上放出去,下雨了就說是打的雷不就好了。嗯,此計可行。

中午吃完飯,李雪跟柳氏說了一下,柳氏也同意了放出搖櫓船的事,李雪就跑去跟李老太說了說,李老太當然沒什麼意見了,就等晚上吃完飯實行。

不過李老太心中一直唸叨著另外一件事,去寺廟燒香。本來一直就想去,家中一直忙活著,現下宅子也建好了,她就把這事從提了起來。

李雪:“奶,要不等搬進宅子了再去吧。到時候把大堂哥也接回來,等二哥和瑤瑤姐過了大禮,也算是板上定釘了,到時候丫鬟小廝都有了,一起去寺廟安全些。”

李老太:“也是,那就等都安排好了再去吧。不過這事可不能忘了,得操持著。你說到時候咱們捐多少香油錢合適?”

李雪:“捐1200兩吧,圖個吉利,心意也誠,到時候我再去找仙女請個觀音像回來供著,財神爺也供奉著,保佑咱們一家平平安安,大富大貴。”

李老太失笑:“你個小丫頭,還供奉財神爺呢,可真真是個小財迷。”

李雪:“奶,咱們不得多多掙錢,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啊?到時候就以您和爺的名義,在村裡再建個醫館,免費給村名和前來遊玩的老爺夫人,少爺小姐看病。”

李老太摸了摸李雪的手:“難怪仙女要幫咱家呢,雪丫頭也是個心裡純善的,一直想著幫助村裡人,從來不求回報。”

要李雪說,她就是單純的有錢了,為了未免很多麻煩,也為了自已過的開心些,才有此舉。被老太太一說,倒也覺得,多做善事也是好的。

前世李雪雖然生活一般,經濟呢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型。但每每出門看到有要錢給小孩治病的,以及一些年邁的老人,都會給個十塊二十的,雖然不多,但是個心意不是。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李雪,長大後獨居,每次看到有老人賣菜賣水果,也都會買上一些。就是不知道,自已此時在現代是如何的,外婆都那麼大年紀了,身體是否硬朗,有沒有想自已。希望自已在現代可千萬別是沒了,徒惹老人傷心。這一世就把奶奶當外婆孝敬吧,也感受下家人的親情,彌補一下前世沒感受過的不一樣的親情。

感受到李雪的落寞,李老太關心道:“雪丫頭,怎麼了?”

李雪回以微笑:“沒事,奶,就是突然想到我有爺奶爹孃疼愛,伯伯伯孃照顧,哥姐們愛護,弟妹們粘著,突然就想起了收養的乞兒,馬上就要給他們蓋宿舍了,希望他們以後能好好的,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

李老太:“也是些可憐見的,看他們那瘦弱的樣子,一看就是沒吃飽過。好在咱家別的不多,就是有些小錢,多買些糧食,到時候讓他們吃飽。”

說到這個,李雪想了想,雖然有錢,但是家裡人口多不說,一百五十來號人呢,按照現在的糧食產量,怕是鎮上的糧食都不夠買。特別是自家要一直請著人,那就是好幾百號人,要不,買點雜交水稻?這可是袁老爺爺辛苦了幾十年,研發出來的高產量稻子,隨便比現在的畝產多的多。也快接近春耕了,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最好明年大家就都能種上。村裡好說,自已開口,其他人肯定願意跟著種,但真的就只是自家種嗎?而且李雪想種兩次,秋收後再種一次,應該也是可行的。那春耕就得提前,這樣才能滿足種兩次。

既然自已已經來到這大安國,就不能只顧自家死活才是。雖說跟縣令有些關係,但若是讓整個縣都跟著種這雜交水稻,也不知縣令有沒有這氣魄,敢搭上身家性命以及他的烏紗帽,來幹這大事。又或者,明年先整個慶遠鎮的村民們先種,看到了效果,再延伸到縣,甚至是府?嗯,此計可行。月底去跟孫姨說說。

只能說,李雪還是小看了雜交水稻,等明年種完收成後,別說是運城了,就連皇城那也是驚動了,所有的糧食都當做糧種給收了。當然,這是後話。

等晚飯後,一家人聚一塊聊了聊,學堂已經修建了一個多月,再有一個月左右就能建好,按李雪的規劃,除了學堂還另修建了演武場,平時沒練武的時候,每日帶著所有學員做做操,強身健體,既然是要讀書,有個好身體也是必要的。又修建了綉堂,雖說簡單,就一個大堂,中間並未有隔間,怕將來人多,也是足足規劃了寬十米,長三十米的屋子,兩側則是修建了兩個小院,各三個房間,每個房間大概80平米,加上院子和小廚房之內的,佔地半畝,將來用作女紅師父的宿舍。而教書夫子的小院,則是在學堂外不遠處,共計劃修建六個小院,將來夫子和武師傅所住,全部蓋青磚瓦房,地面也都鋪上石塊,小路也是全部延伸到學堂,萬不能讓夫子腳上踩了泥。李雪打算到時候每個小院都種上一株七里香,然後再種上不同的花,以及果樹。這些等建好後再慢慢安排,李雪一拍腦袋,忘記跟孫姨說教書夫子,武師傅和繡孃的事了。等月底一定要記得,可千萬不能再忘了,順便喊李老太李富記得提醒一下自已,畢竟自已這記性,嘿嘿。

一家人又聊了會,見時辰差不多了,大概是十點左右的樣子,村民們早就熄了燈,李雪跟著李強李富一起摸著去了宅院。李貴則是在宅院搭的棚子中等他們,家中最近都是李強李貴兩人輪流看守。等幾人碰面,就急匆匆的往三進院走去,然後李雪就拿出了準備好的玻璃窗,幾人又往池子邊走去,李雪拿出了三艘搖櫓船,可惜夜色也黑,哪怕有殘月照明,也看得不是很清楚。就等第二日再推入池中。

見事情辦完,幾人就一同回了家。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雪夜歸來,怒娶槐花!

幸運月

惡女重生在逃荒路,有讀心術保命

圭垚垚

美人鼓

明智張

我的熱愛

美女不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