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榮一路都非常的低調。

團長李全本來是要留這位老領導在團部的家屬院住的。

周良榮不同意,他想到邊境線上去看看。

雖然現在退下來了,但是一顆心還是不服老的。

這邊的邊境線他是知道的,經常發生摩擦。

幾年前還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

想要守好這條邊境線不是容易的事情。

看到老領導,超起強和譚志勇終於是老實了下來。

人家拖家帶口的來這裡,可不是像他們說的來這裡度金的,這是實打實的來守邊境線的。

一群人終於是高高興興的互相介紹完被迎進了食堂。

炊事班班長白峰山早就已經準備好了一桌飯菜等著他們的到來。

等一群人熱熱鬧鬧的來到飯桌前,超起強和譚志勇尷尬了。

有桌子沒凳子,站著吃,不應該說是蹲著著吃。

他們這裡吃飯就沒人坐過,用碗打好飯往牆角一蹲,三兩下就吃完搞定完事了,哪裡有用得上凳子的時候,再說了也沒地方找凳子去。

邊疆條件就是這麼艱苦的。

周良榮:“沒事,就站著吃也一樣,我來又不是來做客的,以後你們怎麼吃,我們就怎麼吃。”

周建軍:“對,我們是來保衛祖國的邊疆的,不是來這裡享福的。”

譚志勇:“說的對,來這個地方了,自然就是來吃苦的,我們邊防戰士每一個都是好樣的。”

今天的飯菜並不豐富,但是管飽。

米飯是用特製的高壓鍋做的米飯。

一個白菜湯,一個煎的鹹魚,一個煎的豆腐,一個烤的洋芋。

這些人吃飯就跟用倒的一樣,五分鐘就吃完了。

倒是蘇海燕和婆婆小姑子這邊,炊事班班長白峰山找來了三個油桶來給三個人當凳子,讓三個女人可以坐著慢慢吃。

“你們慢慢吃,彆著急,咱這都是咱們營裡的人,也沒有外人。”

“嗯嗯!謝謝白班長。”

說實話,這飯菜是真的挺好吃的,可能是餓了,覺得這魚煎的可香了。

“白班長,咱們這裡也有魚嗎?”

“嗯!有是有,但是很少,你們吃的這個鹹魚是外面運進來的,這魚比較下飯,還耐儲存。”

別人都陪著剛剛來的營長說話,只有這個炊事班的班長陪著蘇海燕三個人在聊天。

這個班長年紀都三十多歲了,算是老兵了,在這裡已經守了十年了,本來早就可以退伍了的,可家裡沒人了,他覺得他在這幹習慣了,部隊也不想他走,就一直留在這裡了。

老班長把這個營地當成了自已的家,這裡的戰士就是他的孩子,這家裡現在來了女主人了,他自然是要照顧好的。

這邊駐地也是有家屬院的,他已經派人去把家屬院的院子整理出來了 。

吃完了飯,蘇海燕就跟著老白去了家屬院。

這不看不知道,這家屬院的位置還挺隱蔽的。

“呵呵,怎麼樣?這裡還不錯吧!當初譚教導員的媳婦說要來,我們就想辦法建了這麼個院子。

唉!。。可惜人最後還是沒來,住在團部。”

這個家屬院是真的好,比營地的位置還要低,三面都是山,家屬院落在一個山腳的位置,非常的隱蔽。

營地在前,他們家屬院在後面,安全係數高了很多。

“這邊離邊境線太近了,你們住在這裡最安全了,你看,這裡連水都不缺的,是個很好的地方哦!”

蘇海燕走進家屬院,這裡有八個矮小的房間。

這會有四個房間裡面有小戰士在整理 。

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就沒想過有家屬會來住長期的,都是計劃著能住一個月就很了不起了,所有家屬院的房子就比較小,廚房都沒有,家屬來了就安排吃食堂就好了。

“委屈你們了,反正就你們一家人,你們想怎麼住都可以 ,房間隨便你們挑。”

周建月看到這樣的院子很高興。

“媽媽,我可以有一個自已的房間。”

張淑雲:“不用那麼多房間的,這裡天氣這麼冷,房間多了費柴。”

“你們不用擔心,房間裡面有火炕火牆,這裡用的是鐵爐子,燒的是牛糞,有時間去多撿點牛糞就好了。”

“媽媽,我會撿,我在路上有看到他們是怎麼撿的,我不怕髒。”

蘇海燕覺得可以,這裡就他們一家人,想怎麼住就怎麼住。

把房間整理好,三個女人就開始整理帶來的東西。

小戰士們想幫忙被蘇海燕給拒絕了。

就是熱情的老班長也被蘇海燕送走了。

好多東西都是不想被別人看見的。

就是周建月都被打發了去撿牛糞去了。

蘇海燕看到這一間間的雙人間,裡面就是一張炕,一個桌子,一個火爐,房間裡面多了一個洗漱間,裡面有個蹲坑,是很小的一個洞,老班長說了這是特意學城裡的人弄的房子。

“媽媽,我們既然打算在這裡長住,我們就想辦法搭間大房子來住吧!

這個地方這麼寬敞,想怎麼搭都沒問題。”

“海燕啊,就這樣住吧!這裡用什麼來搭房子啊?”

“石頭啊!我剛剛看到了,離駐地不遠的山上石頭多了去了。

媽您不要擔心,這個事情交給我了,我來弄。”

在來的路上蘇海燕可是和戰士們打聽過了的。

這裡可以用石頭搭房子。

這邊地勢比較高,風大雪大的,普通的房子怕是不夠結實,用石頭搭的房子會更結實 。

而且他們一家人要在一起吃飯,廚房肯定是要有的,要不然帶來的那些東西怎麼弄來吃。

不過這些不急,先安頓下來再說。

東西整理好了,周良榮也回來了。

周建軍沒有回來,他帶著魏承重,武青,陳肖一起去幹別的事情了 。

從這會開始,魏承重就是周建軍身邊的一個衛兵了。

這邊現在缺人缺的很,能多三個人來,領導都是很高興的。

周建軍帶來的人,一個個都非常的厲害。

武青和陳肖雖然是第一次上高原,但是兩個人都適應良好。

在來的路上,周建軍就看到好多戰士好好的突然就暈倒了。

於是他就去找自已媳婦,問她有沒有什麼呼吸方式可以緩解這種高原反應 。

不說學了能有多厲害,能讓戰士們更適應這種高原環境就可以。

這搞得蘇海燕冥思苦想了半個月才憋出了一套修煉呼吸的方法出來。

為什麼要那麼久,主要是好多東西她快要忘記了。

還好周建軍提議的早,蘇海燕憋一憋還能憋的出來,畢竟再怎麼說她都是煉氣十層快要築基的修士。

煉氣煉氣,練的不就是氣了嘛,把以前學的東西改一改就給周建軍拿去用了。

至於有沒有用,那就要看人了。

說到這個就挺有意思的。

周建軍第一次把呼吸法教給武青的時候,武青還不相信。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願家成安

JANE小簡

進化的癌細胞

俞籽醬

葉羅麗之精彩的人生不需要彩排

一隻平凡的筆

洪荒地道之主

沒有什麼比自由好

我從異鄉歸來

晉秦客

大天蓬

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