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準備年禮

“爹,今年的年禮什麼時候送?”

下午,楊明誠過來問道。

“年禮!”

現在已經進入了臘月了,這年禮卻是該準備起來了。

楊正山心裡暗暗盤算了一下,今年楊家需要送的年禮還真不少。

姻親有王家、李家、姜家、梁家和陸家。

這幾家倒是不用送太過貴重的節禮,表表心意即可。

主要是怕他們還不起。

不過有幾家要送的厚重一些才行。

周蘭,作為楊正山的粗大腿,這送禮的事情肯定不能少。

趙遠也要送一份過去。

還有盧家和安寧縣知縣羅錦。

“你準備一下,過幾天回安寧縣一趟,帶上文春和文華,讓他們回家過年,過了年再回來!”

“其他的幾家你看著辦即可,梁家那邊你親自去一趟!”

楊家和梁家算是定了親,不過媳婦還沒有娶過門,所以要特別關照一下才行。

“伱大妹那邊多送些棉布過去,另外問問姜賀明年願不願意來迎河堡!”

楊家兄弟姊妹五人中,楊雲煙無疑是被忽視最多的一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楊雲煙已經出嫁了,楊正山就算是想多照顧一點也不行。

畢竟是自己的親閨女和親女婿,楊正山覺得還是要照顧一下。

姜賀的年紀也不大,今年也不過才十九歲,現在開始修煉武道也不算太遲。

他不能從軍,但可以幫楊明誠照顧楊家的產業。

“羅縣令那邊,你跟族長商量一下,一起去拜訪一下,今年他給明輝安排了一個巡檢的官職,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備上一份厚禮才行!”

“至於盧家,你去關城採購一些毛皮和貴重點的藥材送過去,樣數多一點,雖然他們不一定能看上我們這點東西,但表面不能太難看了!”

與盧家相比,楊家的底蘊太淺薄了,實在是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節禮。

楊正山一一交代著,最後拿出了五百兩的銀票交給了楊明誠。

這節禮送得多,收的也多。

給盧家送節禮,楊家肯定是不會吃虧的。

其實楊正山也不想賺這個便宜,送的少,收的多,總有種低人一頭的感覺。

可是沒辦法,盧家家大業大,楊家根本比不上。

至於周蘭和趙遠的節禮,楊正山要親自準備才行。

不只是他們兩人,建寧衛的那些官員,他都要送份像樣的節禮過去才行。

雖然他有周蘭撐腰,但也不能其他的上司。

最起碼不能忽視人家,否則人家會覺得他看不起人。

既然要為周蘭等人準備年禮,楊正山覺得自己還是親自去一趟關城比較好。

當天下午,楊正山同楊明誠帶著十餘精騎就去了關城。

迎河堡距離關城比較近,騎馬不用半個時辰即可抵達。

正好路過臨關堡,楊正山就順路去臨關堡看了看楊承澤。

“你若是想家,今年可以回去看看。”

臨關堡的官衙內,楊正山對楊承澤說道。

楊承澤現在臨關堡的屯堡官,不過他依然在負責招募流民的事情,這段時間他陸續招募了一些流民,有時上百人,有時幾十人,差不多讓楊正山麾下的軍戶填充滿了。

也就是說現在楊正山麾下已有一千一百多戶軍戶,不過由於一些難民剛剛安置下來,還沒有完全適應,所以目前他麾下的兵丁只有六百多人,還沒有滿額。

“大人,這可以嗎?”楊承澤有些期待的說道。

畢竟他也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少年,第一次離家這麼久,心裡還是非常想家。

“可以,到時候可以讓明武給你照看著屯堡!”楊正山笑道。

楊明武之前已經回去過了,並且他將自己的妻兒也接過來了,肯定不能再回去過年。

至於其他的楊氏子弟,楊正山也會輪流給他們放假回家看看。

出來近一年了,他也該回家看看親人。

“不過只能給你們五天的時間,時間太長的話就不合適了!”楊正山又說道。

“謝謝大人!”

向來沉穩的楊承澤咧嘴笑起來,就跟個陽光少年一般。

楊正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爾後在臨關堡看了一圈。

楊承澤的年紀雖小,但管理能力並不差,這臨關堡被他打理的像模像樣的。

楊正山又勉勵了他幾句,這才離開臨關堡。

差不多黃昏時分,他們一行人進了重山關城,今天他們肯定是回不去了,就住在了楊正山的小院中。

一夜無話,翌日上午,楊正山和楊明誠兩人分頭行動。

楊正山先是去點心鋪買了些點心,又去肉鋪買了半隻羊,然後帶著人去羅家坐了坐。

這也算是給羅家送來年禮了。

羅家坐了一會,他又去盧家的糧鋪坐了坐,也給盧掌櫃送上了一份年禮。

雖然這兩人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但這一年來,他們幫了楊正山很多忙,值得楊正山親自跑一趟。

等看完這兩家之後,楊正山這才準備給周蘭準備年禮。

給周蘭送什麼?

楊正山真是頭疼萬分。

一般的女人都喜歡金銀首飾,可是周蘭不是一般的女人,楊正山很少見她帶什麼首飾。

再說,就算是楊正山準備了金銀首飾,周蘭也不一定能看的上。

“大山,你覺得咱們該給周將軍送點什麼?”

楊正山沿著街道走了許久,看了十幾家鋪子,都沒有找到自己中意的禮物。

宋大山本是一座火路墩的小旗官,今年三十出頭,長相高大魁梧,跟楊明武站在一起,就跟兩個門神一樣。

之前楊正山巡視各墩臺和烽燧,發現宋大山不但是個煉勁層次的武者,而且擅長騎射,所以就將其招攬到自己身邊,充當親衛隊隊長。

好吧,這個親衛隊只是楊正山私自設立的,就是有他最初選出來的那十個斥候組成的。

按理說,他一個千戶是沒有資格擁有親衛的。

而對於楊正山的看重,宋大山自然是感激不盡。

宋大山雖是武者,可是他性格比較沉默寡言,而且家裡窮困潦倒。

他成為武者已有十餘年,然而卻做了十餘年的小旗官,可見他是真的不擅長鑽營之道,否則他最少也能混個總旗,或者進入戰兵營混個管隊之類的官職。

聽到楊正山的問話,宋大山撓撓頭,“大人,我不知道!”

“……”

楊正山一陣汗然,他都忘記這傢伙是個什麼性子了,跟他說這事無異於對牛彈琴。

突然他的目光無意間瞥到了一間鋪子。

“書鋪!”

重山鎮的讀書人比較少,關城內的書鋪也比較少。

以前楊正山也不是沒有逛過書鋪,不過他只是買了些筆墨紙硯,倒是很少買書。

“給周將軍買些書?”

“一些比較稀少的典籍或孤本似乎也很適合送禮!”

“只是不知道周將軍喜不喜歡看書!”

楊正山想著就走進了書鋪,反正他現在也沒有目標,還不如進來看看。

這家書鋪不小,裝飾的很古樸,想來是一家有點歷史的書鋪。

鋪子裡有一個掌櫃和兩個夥計,其中一個十六七的小夥計見楊正山一行人進來了,連忙上前招待道:“這位客人想要些什麼?”

“我先看看再說!”楊正山擺擺手,走到了一列書架前。

他的目光在一本本書籍上掃過。

書籍很多,有經義典籍,也有話本遊記,還有一些醫術之類的雜書,甚至楊正山還找到了一些武道功法。

都是些比較低階的武道功法,就如楊氏一族祖傳的槍法一樣。

楊正山看著這些功法眼眸頓時亮了,雖然現在他已有夔牛勁這樣的後天功法,但是他也需要其他的功法。

比如刀法、劍法、步法、身法之類的,有些他也可以練練,有些他就算是不想練,也可以瞭解一下,若是以後遇到了學過這些功法的敵人,可以根據功法料敵於先。

其實迎河堡內也有一些功法,比如刀盾兵練的刀法,弓箭手練的鐵臂拳,都算是低階的武道傳承。

而他作為建寧衛的千戶防守官,也可以去建寧衛領取一些功法。

簡單來說,他是不缺低階功法修煉的。

只是他覺得貪多嚼不爛,所以一直都只修煉楊家祖傳的槍法和夔牛勁而已。

楊正山隨意翻開了一門劍法看了看。

劍法並不適合戰場拼殺,因為劍太短,太輕,反而是很多江湖武者喜歡修煉劍法。

楊正山看的這門劍法名叫遂風劍法,總共有三十二式,一招一式都講究玄妙和隨性。

這樣的劍法很適合武者之間的單打獨鬥,可放在戰場上就有些雞肋了。

戰場上可不講究玄妙和隨性,一旦搏殺起來,那就是拼命,很多將士都只有一次出手的機會,想隨性也隨性不起來。

不過楊正山還是很喜歡這門劍法,想了想,他便將這麼劍法收了起來,等下問問價格,如果不貴的話,他就買回去。

其實像這樣的低階功法很便宜,一般也就十幾兩銀子。

隨後楊正山又挑選了一門槍法,與楊家祖傳的槍法很相似,但又與楊家槍法有些不同之處,可以用來相互借鑑。

連續挑選了兩門功法後,楊正山又在雜書中翻了起來。

他覺得周蘭肯定不會喜歡那些儒家經義之類的書籍,或許周蘭會喜歡一些雜書,亦或者兵書。

“等等,兵書?”

楊正山腦海中閃過一抹靈光。

“掌櫃,你這有沒有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那是什麼?”掌櫃一臉茫然。

“沒有!”楊正山的眼睛頓時亮了。

別人穿越都是抄詩詞歌賦,咱穿越抄兵法!

這格局,這牌面,這層次,似乎一下子就抬上去了。

楊正山的雙眸錚亮。

要說孫子兵法、太公六韜之類的古代兵法,他肯定是沒看過的。

可這三十六計,好吧,他也沒有完全記住,但這三十六計可以變成二十四計,少幾個也無所謂。

除此之外,他還知道戚繼光的《紀要新書》和《練兵實紀》,具體內容他不知道,但這不妨礙他自己編寫了。

咱也寫個《練兵實紀》,結合現代軍事,融合這個世界的一些兵法,再加上三十六計。

說不定咱也可以成為兵法大師。

想到這些,楊正山不再遲疑,將書鋪內的兵法一掃而空。

其實也沒有多少,總共不過六本兵法。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