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政殿。

劉禪聽奏報說鄧芝完成了與東吳修好的任務後攜東吳使臣張溫一同返回成都,當即下令在大政殿大設朝會接見吳使。

百官聚集後,司禮官在殿外見劉單鑾駕到達後,大呼:“陛下駕到。”

劉單身穿皇帝朝服,頭戴天子冕旒,佩劍拾階而上,緩步走進大殿。見皇帝走進大殿,群臣急忙下跪行禮,山呼:“臣等恭請陛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單走到寶座前,放下佩劍後,說:“眾愛卿免禮平時。”

群臣謝恩後,各歸各座。

劉單傳旨:“請吳國使臣上殿。”

張正連忙高聲宣道:“陛下有旨,請吳國使臣上殿。”

殿外的司禮官也連忙喊道:“陛下有旨,請吳國使臣上殿。”

少頃,鄧芝帶著張溫走上殿,鄧芝拜伏於地,說道:“臣鄧芝恭請陛下聖安,臣奉聖命前往東吳接好吳王,吳王大義,已同意與我大漢重修盟好,特命大臣張溫回訪我國,請陛下聖鑑。”

劉單聽罷,說:“鄧大人辛苦,請回班就座。”

然後,張溫近前行外交禮。遞上表章,劉單閱覽,其文曰:

“昔高宗以諒闇昌殷祚於再興,成王以幼衝隆周德於太平,功冒溥天,聲貫罔極。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列精之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吳國勤任旅力,清澄江滸,願與有道平一宇內,委心協規,有如河水,軍事兇煩,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溫通致情好。陛下敦崇禮義,未便恥忽。臣自遠境,及即近郊,頻蒙勞來,恩詔輒加,以榮自懼,悚怛若驚。謹奉所齎函書一封。”

劉單閱畢大喜,親切地說道:“張大人遠來益州不易,實在勞苦了。朕請相父今晚替朕給張大人接風洗塵,張大人可在我大漢多遊覽一些時日。”

張溫謝道:“外臣多謝陛下。”

諸葛亮出班笑著對張溫說:“張大人可先回驛館歇息,本相朝會之後即來驛館看望。”

張溫告辭出殿。

劉單接著說:“眾位愛卿還有什麼事情要商議嗎?”

諸葛亮再次出班奏道:“稟陛下,庲降都督李恢飛馬急報,益州郡豪強雍闓接連牂牁太守朱褒、越雋郡夷王高定起兵造反,現益州、牂牁、越雋三郡均已落入敵手,他們還連結一個在南中極有名望的首領孟獲一同反叛,聲勢甚大。現南中四郡中只有永昌郡得賴郡吏呂凱、王伉等守禦未落入敵手。李恢正在盡力聚攢力量救援永昌,同時也等待朝廷救援。”

劉單說:“南中還是反叛了,眾愛卿以為該如何應對?”

徵北將軍魏延出班奏道:“陛下,南中一帶的夷人不過是群烏合之眾,臣請率領一支勁旅前往平叛。”

裨將軍王平出班附和道:“臣以為魏將軍所言甚是,請陛下立即下令發兵。”

諸葛亮說:“陛下,我大漢現今剛剛遭遇先帝駕崩,舉國哀悼,不宜立即用兵,臣以為,當今之策一是支援永昌郡助呂凱他們守禦,二是努力發展、鞏固國力,三是做好將來征伐南中的準備,等時機成熟了,我軍大肆撻伐必能獲得全功。”

諸葛亮說完後,左將軍趙雲出班說道:“丞相所言乃老臣謀國之道,臣也以為現今我大漢不宜大舉動兵,請陛下三思。”

劉單待眾人議論完後,仔細想了想,說道:“眾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朕以為相父所言是從大局出發,眼下我大漢國力不足,兵源、糧草都匱乏,還是先以發展為重。不過,眾位將軍請放寬心,南中必定是要收復的,到時候有眾位將軍建功立業的機會,先忍耐一段時日吧。”

群臣說道:“臣等領旨。”

劉單又說:“南中是我大漢的大後方,南中不穩,北伐無望,為表彰呂凱、王伉二人對朝廷的忠貞,朕決定立即封呂凱為永昌太守,王伉為永昌郡丞以為表彰。命快馬將朕的任命書發往永昌郡。”

群臣領旨後,劉單說:“眾愛卿請謹記,我大漢現行國策是四個字:休養生息,至於軍備等準備工作還請相父辦理。”

“臣領旨。”諸葛亮答道。

劉單說:“山雨欲來風滿樓,此時我大漢處於危難之時還請眾位愛卿與朕同心協力共克難關,朕在這裡拜託諸位了。”說完對重臣作揖。

眾臣連忙拜伏於地,山呼:“臣等萬死不辭。”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男人愛上已婚女人

愛吃草莓的珠

你是人間四月雪

昭昭慕晚

拯救黑化小可憐

唯愛卿卿

無限流:在噩夢遊戲中成神

愛吃桃子的楊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