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以史為鑑

劉單又接著說:“但有一事朕想叮囑正方大人,話有點不好聽但朕不吐不快。”

李嚴說:“陛下請講。”

劉單說:“昔日我大漢人才濟濟,但這些年卻明顯人才匱乏,所以朕開設科舉招攬人才。若雲長將軍和益德將軍還在的話,說不定局面大不一樣了。”

李嚴說:“臣不太明白。”

劉單說:“朕解釋給你聽。當初先帝從荊州進軍益州先後得到益州和漢中,再加上原有的荊州三郡,先帝受群臣擁戴為漢中王,當此之時我大漢處於巔峰狀態,如果能一直保持這個局面,我大漢復興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累。然而,之後關將軍北伐樊城、襄陽,這倒也無大錯,雖然朕覺得有點倉促,但如果他將後方安定好也不會落得戰敗後退無所據,被孫權殺害的局面也就不會發生了。荊州三郡不失,關將軍不死,益德將軍也不會因急於報仇被部下刺死,先帝也不會發動夷陵之戰導致全軍覆沒退駐永安,這一連串的事情都是因關將軍北伐時後方不安定所導致的。”

劉單喝了口茶後,接著說:“關將軍性格高傲,自認為天下第一,出兵前恐嚇犯過的糜芳、士仁(《三國演義》中的傅士仁),卻又任命他們為公安和江陵的留守。其次拒絕孫權替兒子的求婚,更要命的是拒絕也當婉轉,怎麼能辱罵使者呢?終於導致孫權襲取荊州三郡,他自己兵敗被殺,之後先帝東征失敗,我大漢的國力大幅跌落。關將軍武藝絕倫,天下聞名,朕也欽佩,但他對於我大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正方大人應當知道相父當年在南陽為先帝所做的《隆中對》的規劃吧?”

李嚴說:“臣知道。當時丞相建議先帝先取荊州為安身立命之所,後取益州作為基業,然後東聯孫權,南撫夷狄,待天下有變,集結兩路人馬,一路由荊州北伐,一路由益州北伐,收復中原,統一天下。”

劉單嘆了口氣說:“自丟失荊州三郡後,我大漢再也沒有兩路出兵的機會了,所以先帝東征荊州也是為了重新收復這些失地,可惜兵敗身死。所以這個歷史責任,客觀地說朕以為關將軍難辭其咎,其最大的問題就是性格過於高傲所導致的。”

李嚴沉思道:“陛下所言極是。”

劉單又說:“我們再看自天下大亂、群雄割據以來,天下雖征伐不斷,但真正大的戰役共有三次。一是官渡之戰;二是赤壁之戰;三是夷陵之戰。這三場戰役的共同點都在於發動戰爭的都失敗,以朕的分析,朕認為失敗者的關鍵點都在於性格驕傲,看輕了對手。”

李嚴說:“陛下指的是袁紹、曹操和先帝?”

劉單說:“是的。袁紹發動官渡之戰,先是不聽田豐的諫阻,一意孤行,還將田豐打入大牢。開戰後又不聽沮授的合理建議,最終導致兵敗。曹操也是,發動赤壁之戰前,賈詡曾勸他先穩定佔領的荊州之後再出兵江東,他也不聽,認為孫權、周瑜怎麼可能是自己的對手呢?最後大敗。先帝呢,朕實事求是的說當初也錯誤的發動了戰爭,秦宓就曾諫阻過,先帝也是將其投入大牢,又不聽黃權的建議,導致兵敗,和當年的袁紹多麼相似。不同在於袁紹當年畢竟軍隊人數遠超曹操,而先帝東征的軍隊數量遠不及東吳,又輕視了陸遜以至於戰場失利。當然了,朕只是說他們的失敗最大的因素在朕看來是驕傲輕敵,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但這些都是次要的。朕這話連相父都沒和他說過,目前為止只和正方大人一人說過,雖然冒犯了先帝,人子不當說的,但朕還是跟你說了朕的真實想法,你能理解朕的用心嗎?”

李嚴認真想了想,說:“陛下是以史為鑑,提醒臣要吸取教訓,不能驕傲自滿。”

劉單舒了口氣說:“正方大人明白朕的用意就好。你現在是我大漢除相父之外的棟樑之臣,是朕的肱骨。當年關將軍性格是對待士卒十分之好,對待有名望的人卻很輕視;益德將軍正好和關將軍相反,重君子而輕士卒,導致二人的結局都慘遭橫禍。所以你要心胸開闊,多和同僚們來往來往,積累名望。”

李嚴跪下說:“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一定按照陛下的旨意修身養性、親近同僚。”

劉單扶他起來後說:“朕來江州看到正方大人治理的情況了,朕很滿意,明日朕就動身去永安。”

李嚴挽留道:“陛下是否在江州多休息些日子,臣陪陛下四處去看看。”

劉單笑著說:“等朕從永安回來在你這多住幾日吧,相父南征朕也儘快返回較好。說實話,雖說有魯王劉永在京師監國,朕到底還是有點不放心,他才十七歲,年齡太小了。”

李嚴笑道:“陛下十七歲時不是成了大漢天子了嗎?您今年也才十九歲,不已經是位明君了嗎?”

劉單哈哈大笑。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除去天邊月

愛吃草莓凍幹

生活不易,錢多不嘆氣

九月行星

末世大佬帶著空間穿七零

不曉心

重生為帝屋樹,開局被當雜草

明燭億天南

總裁白天冷冰冰,晚上要親親

炸天幫的流氓

救贖作者銘人

四喜丸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