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出師名錶

建興五年冬,勤政殿。

劉單接到孟達歸降大漢的訊息,大喜。又細細思索了下李嚴和楊洪所做的各項安排,覺得都很妥當,於是便放下心來。

他知道諸葛亮即將北伐,思索著此次該如何進軍,他不希望和歷史上發生的那樣北伐失敗,既然上天讓他穿越到三國來,他就要改變歷史。

盯著地圖看了足足半個時辰,劉單有了想法,於是抽了本書躺在榻上讀著。

“陛下,您在休息嗎?”

劉單見是張正,說道:“你有事嗎?”

張正說道:“丞相有奏表自漢中寄來。”

劉單起身在書桌邊坐好,拿過張正轉呈的奏表,細細閱讀,原來是諸葛亮所作的赫赫有名的《出師表》。

其文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雖然劉單在後世已不知讀過多少遍《出師表》了,但這次讀了之後仍然很感動。不過,劉單不會乖乖待在成都等待前方的訊息的,既然諸葛亮即將北伐,他也當立即開始行動。

於是寫信給呂凱命他率領訓練的一萬新兵備足軍糧後趕赴陽平關,又命趙廣率領一萬騎兵也趕赴陽平關,命趙統及大漢巾幗也一同隨行。

劉單傳詔命魯王劉永為監國,郭攸之、費禕、董允、王連等輔佐,吳懿、向寵為留守大將,自己和張劍、夏侯忠、劉琰、張星彩、關銀屏、孫尚香等引兵二千趕赴漢中。

一路北行,十日後來到漢中,諸葛亮已準備移駐沔陽,幸喜還未出發。

見到劉單一行,諸葛亮大驚失色,先是將劉單等人迎進帥府,行禮後,諸葛亮問道:“陛下怎麼突然來漢中了,嚇臣一跳。”

劉單笑著說:“相父先看下這是誰?”然後挽著孫尚香的手走到諸葛亮面前。

諸葛亮驚訝道:“主母?您怎麼也來了?”

孫尚香笑道:“先生,我們十多年未見了,先生可好?”

因二人是舊識,所以仍然按照在荊州時的稱呼互相稱呼。

諸葛亮連忙跪下行禮:“臣諸葛亮拜見孫太后,祝太后千秋無期。”

孫尚香忙說:“丞相請起,其實你我二人還是按照以前的稱呼我聽的順耳。先生,我上輩子積福,所以上天讓我有陛下這樣的好兒子,千里迢迢親往公安將我接來益州並尊為太后,又允許我加入大漢巾幗。”

諸葛亮說:“陛下仁孝,只是當臣知道陛下微服東往,臣嚇得幾天幾夜不能安睡,幸喜無恙。陛下是萬民的陛下,老臣懇請陛下今後切勿弄險了。”

劉單哈哈一笑,說道:“朕知道了,相父放心吧。”然後請孫尚香等人暫且去休息,自己和諸葛亮談論軍機大事。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緣系開封

沐藍汐月

穿成惡婆婆後,我爆紅娛樂圈

阿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