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遷都長安

劉單和諸葛亮等人來到主殿,此殿金碧輝煌,面積又大。地面上都鋪了黃花梨木地板,十階臺階上設定著純金打造的皇帝寶座,寶座前安設了寬大的長桌,上面放著香爐、鎮紙、文房四寶等物件。

總之這座主殿的裝設讓劉單看的眼花繚亂,長安已是如此真不知洛陽的皇宮豪華程度將會怎樣。

劉單並未直接坐到寶座上,只是在臺階下席地而坐,與諸葛亮等人商議道:“眼下我們已經完成夙願,光復了長安,卿等以為下一步我們該怎麼做。”

諸葛亮道:“臣以為目下我們雖然得到了長安,但整體力量還遠不及曹魏,仍當徐徐漸進。當務之急是我們討論下是否將首都遷到長安,臣以為當遷過來。”

楊儀道:“可是長安距離我們大本營益州過遠,人心尚未安定,貿然遷都於此是否過於倉促,不太安全?”

張劍道:“臣以為相國大人所言甚是,長安乃我大漢故都,我大漢天子既然收復了故都就應該將首都定在這裡,否則豈不是寒了天下子民之心?”

諸葛亮讚許的說道:“子君所言極是,老臣正是這樣想的。”

劉單笑道:“朕以為天子守國門正是此意,此事就這樣決定了,首都由成都遷至長安,命馬謖、楊儀、蔣琬、董允等人主管此事。但成都仍然是我西南重鎮,首都遷至長安後,成都仍做都城之一,暫稱陪都,裁撤江州都督一職,令鎮西將軍吳懿為成都都督,李豐為副都督。”

劉單想了想,又說:“眼下長安城有軍隊二萬人,子龍叔父統兵三萬已攻下潼關,魏將軍領兵三萬正在攻打武關。朕以為可將子龍叔父及二萬軍隊調回,令馬岱將軍統兵一萬鎮守潼關也就夠了。”

諸葛亮說:“魏延攻打武關應無問題,不會傷亡太大。攻下武關後留王平領兵八千鎮守也就夠了,將魏延的二萬軍隊調回,這樣在長安則聚集了六萬軍隊,再招募些新兵,軍隊數量可達到八萬。”

劉單說:“長安無需那麼多軍隊,朕以為待魏將軍攻下武關後,派一大將領兵三萬去收復長安以北的北地郡,然後前去南安郡準備攻打曹魏涼州等地。”

諸葛亮問道:“陛下準備派誰前往?”

劉單笑問道:“相父猜猜看。”

諸葛亮道:“臣以為子君可當此重任。”

劉單大笑:“朕什麼事都瞞不過相父,子君,你可願前往?”

張劍跪下道:“臣萬死不辭。”

劉單說:“你此次兵出子午谷可建立了大功,朕會重賞你的。回想你殿試那年向朕提出的方案是蠶食魏國領土,循序漸進,朕也沒想到那麼快就收復了長安。不過,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驕傲。”

諸葛亮說:“陛下所言極是,既然我們已經決定遷都長安了,那麼永安的防守也當增強。雖然我們目下和孫權已經修好,但永安是益州的門戶,還是防範於未然較好。”

劉單說:“既然這樣,命李豐將江州駐軍撥五千前去永安駐防。現下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平抑長安物價,不可讓黑心商人藉此發橫財,侵害百姓的利益。這件事由馬謖去辦吧。”

馬謖答道:“臣遵旨。”

劉單又說:“此外,朕以為現在應該統一貨幣,按我漢制貨幣全部使用五銖錢,如此經濟也可上升。此事由楊儀去辦。”

楊儀答道:“臣遵旨。”

“眼下最急的是徵召新兵的事情,我大漢現在最缺的就是兵源,雍州人口甚多,正可大量招募新兵,此事由張嶷去辦。”

張嶷答道:“臣遵旨。”

劉單又想了想,說道:“長安乃前漢都城,我大漢有十一位先帝的皇陵都在這裡,傳命太常準備太牢擇定吉日派大臣前往祭祀,朕將親往高祖皇帝的長陵祭奠。至於先帝的惠陵待局勢穩定了,朕的意思還是要遷到長安來的。”

劉單頓了頓,說道:“目前事情很多,朕想的不周到的,或者疏忽的還請相父匡正。”

諸葛亮說:“陛下哪裡話,輔佐陛下處理朝政乃老臣分內之事。”

劉單笑道:“眾位愛卿想必也累了,回去休息吧。對了,相父,給眾官員的府邸都安排好了嗎?”

諸葛亮道:“臣已安排好,這是名錄,請陛下過目。”

劉單擺手道:“就按相父的安排執行吧。”

於是眾臣告退。當晚,劉單居住於內宮未央宮,皇后張星彩居住於皇后正宮長樂宮,聖母皇太后孫尚香暫時和星彩同住,貴妃關銀屏居住於東六宮之首的景德宮。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吃瓜路人:我和女主一起創業啦!

喔哇哇哇

末世降臨:屍山中爬出一個女大佬

陳Ww

拯救末世後,我被天降大蔥砸中了

三點多吧唧嘴

渣男退散!這個全能女王是我媽

作家2nKkZ1

有幸重來,帶我的姑娘闖關

還是熬夜看小說

夢神夫人你當定了

吟風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