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其樂融融

看到劉單平安無事的回宮,張正和星彩等也就放了心。

劉單問張正這些天是否有要務,張正拿出一封書信及一些送表呈給劉單。書信是密表,是霍弋發來的。劉單急忙開啟,上面寫著:

“臣折衝將軍、關內侯霍弋具表拜奏於吾皇陛下:’臣前自新南郡依照陛下旨意繼續往西拓展,今有獲得土地若干,已製圖附呈。此地天氣較為炎熱,農作物較為豐富,百姓較為淳樸,人口數量亦多。臣等推行陛下制定安民政策故百姓盡皆歸服王化,得百姓八萬戶,徵召士卒五千餘人,扔照陛下前旨將士卒發往雲南太守呂凱處訓練,至於是否設郡縣及安排人事等事宜,伏請陛下聖斷。臣等休整人馬後將根據陛下旨意再行進軍,謹奏。”

隨後的地圖上的標記顯示霍弋等實際佔領了半個泰國,劉單很高興,又在地圖上劃了下接下去的佔領區域,然後思考設立新的郡縣及太守人選。

新地方決定設立一郡四縣,郡名就叫新泰郡。太守人選劉單想了半天,終於決定讓性情敦厚的侍郎何宗前往赴任,縣令或縣長人選由何宗自行秘密挑選。

劉單回到勤政殿後,召見何宗,囑咐他要在當地推行仁政,尚需保密等等。何宗領命而去後,劉單又看了下其他奏表沒什麼太重要的事,於是來到養靜宮。

吳太后正在休息,聽說劉單來了連忙到正殿召見。劉單行禮後,開門見山的對吳太后說:“母后,前段日子,兒皇親自微服出巡去了荊州公安縣見到了孫夫人。”

吳太后聞言一驚,說道:“皇帝怎麼突然親自去見孫夫人了?”

劉單說:“母后或許知道,兒皇自幼喪母,孫夫人曾照料兒皇三年,兒皇自幼視孫夫人為親母。目下兒皇已繼承皇位多年,久有迎接孫夫人回益州安奉之心,所以兒皇親自去了荊州,幸好孫夫人和吳王孫權深知朕的孝心,經吳王同意孫夫人和兒皇一路一起回到益州。兒皇已在成都東郊建造了精舍供孫夫人居住。”

吳太后嘆道:“皇帝仁孝之心可嘉,只是孫夫人回益州,名分之事當如何處理?孔子當年說‘名不正言不順。’陛下以為如何?”說完,雙眼盯著劉單。

劉單自然明白吳太后心中所想,於是笑著說:“母后是父皇稱帝后親封的皇后,所以您永遠是大漢的皇太后,兒皇一定恪盡孝道。但孫夫人也是當年父皇迎娶的正妻,所以兒皇決定,尊母后為母后皇太后,尊孫氏為聖母皇太后,二宮並尊。但孫太后可居住於城外精舍,不必居住於宮中,母后以為如何?”

吳太后笑道:“既然皇帝已思慮周詳,就按照皇帝的意思辦吧。”

劉單又和吳太后閒聊了幾句告退去了椒房殿,囑咐四位後、妃帶上三位皇子晚上和自己一起去精舍給孫夫人請安。又命令御廚準備好火鍋及食材晚上款待孫夫人。

一切準備停當後,劉單更換了皇帝黑色金龍袍、戴上十二旒天子冠冕、腳穿九龍踏登上龍輦正式去拜見孫夫人。

到達精舍,孫夫人已在精舍外迎接,看到劉單一身正裝,笑著說:“鬥兒真是一副人君之相。”然後一同走進大廳。

進入大廳,劉單請孫夫人安坐,然後跪下行大禮:“兒皇劉禪已下詔命尊奉孃親為聖母皇太后,請孫太后受兒皇大禮。”

隨後,星彩等后妃也跟著跪下行禮:“臣妾等參拜聖母皇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孫太后連忙請眾人起來,擦拭著流下的熱淚說道:“鬥兒孝順,為娘大幸。”

劉單又笑著指著星彩給孫太后介紹道:“孃親,這位是朕的皇后張星彩,是張飛叔父的長女,為朕生了皇長子劉璿和皇三子劉宗。”

孫太后看著星彩笑道:“真是美人坯子,當年在荊州我曾見過你,當時還是個小娃兒,想不到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你母親可還好?”

星彩羞慚道:“謝孃親誇獎,臣妾母親身體還好,想必母親知道孃親歸來的訊息會連忙趕來拜見孃親的。”

孫太后說:“我在荊州時和你母親交好,多年不見了我也很想念她。”

劉單又介紹銀屏等人:“孃親,這是朕的貴妃關銀屏您已經認識了,這位是朕的昭儀李瑤琴,為朕生了皇次子劉瑤。這位是朕的少使嚴若虹。”

三人復向孫太后行禮。

孫太后一一細瞧,笑道:“鬥兒真是豔福不淺。”

劉單又命皇長子、次子給孫太后磕頭,皇三子尚年幼,劉單抱在懷裡給孫太后看了。

隨後劉單命人安排火鍋料理上桌,孫太后從來沒吃過這種料理,吃的很歡快。當晚,一家人其樂融融,喝酒喝的都有些醉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弋蓑煙雨任平生

虹妍妍

我和閨蜜的70之旅

糖醋的魚

穿越在流放路上,我領著族人致富開荒

富貴仙人

智障苑主的復仇手冊

千思君

大怪獸格鬥之從貝鳥開始

小坤咯咯噠

星穹鐵道:開局掌控虛數之樹

屑屑屑屑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