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瑜力諫

孫權下定決心後,太子孫登無奈,只好遵奉聖旨前往武昌鎮守。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後,孫權命鎮軍將軍丁奉領兵五萬先行前往荊州,歸荊州都督諸葛瑾統領。這荊州在東漢末年劉表統治的時候其州治在襄陽,孫權得到荊州後將州治改定在江陵。江陵乃是荊州通往益州的要衝,其西過夷陵、秭歸、建平即是永安也就是進入了益州地界。作為東吳荊州都督的諸葛瑾現在正駐紮在江陵。

丁奉領兵去後,不幾日孫權也親自帶著三萬精兵和全琮、朱然等將軍趕赴荊州。聽聞上大將軍陸遜病體痊癒,孫權非常高興,於是命陸遜直接趕到江陵和自己相見

諸葛瑾初聞孫權即將前來的訊息,不明所以,還以為是皇帝前來視察。於是命令荊州所屬文武官員認真準備迎駕事宜,並囑咐修整各處城池。但仍不明白為什麼孫權帶如此多的兵馬前來。諸葛瑾是個老實人

,雖然想不通也沒有刨根問底,只是按照孫權的旨意行事。

丁奉先到,諸葛瑾命丁奉將所領人馬全部駐紮在城外,讓丁奉和所屬將佐進城設宴款待。丁奉和諸葛瑾私交甚厚,在席間他秘密告知了諸葛瑾孫權的來意。

諸葛瑾聽後大驚失色,匆匆忙忙的以身體不適為由退出了宴席。回府後,諸葛瑾將自己關在了書房中,不許任何人前來打擾。

諸葛瑾心情非常糟糕,他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就是東吳和大漢再起戰事。

讀者諸君可能都會以為諸葛瑾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其弟諸葛亮在大漢做丞相,諸葛瑾不願意和自己的親弟弟為敵的緣故。不可否認,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諸葛瑾的政治主張或者說對外政策和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魯肅是一樣的,他們的核心觀點是聯劉抗曹。

東吳的四任最高軍事統帥,也就是四位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中只有魯肅這一位大都督是始終堅持聯劉抗曹這一政治主張的,其他三位都沒有他那麼堅定的態度。其中第三任大都督呂蒙更是竭力主張襲取荊州並最終完成了目標。

諸葛瑾內心是認同魯肅的政治主張的,眼下東吳和大漢又建立了同盟,寫下了盟書。在這種情況下,東吳突然單方面撕毀盟約攻擊盟友,世人將會怎麼看待東吳?還有任何信義可言?一個國家如果連信義都不講這還是怎樣的國家?

諸葛瑾兄弟出生于徐州琅琊陽都縣,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臨沂沂南縣,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他不願意自己效命的國家做出這樣違背禮法的事情。諸葛瑾下定決心要再向孫權進諫一番。

五日後,孫權御駕抵達江陵,陸遜也一併趕到。諸葛瑾和丁奉率領荊州文武官員出城接駕。當天,君臣共飲,並不談及公事,孫權也沒有告知諸葛瑾自己的來意,諸葛瑾自然也不好自己主動多言。

次日,孫權在都督府召見群臣,告知了諸葛瑾和陸遜全琮攻取益州的建議。陸遜聽後,默然不語。諸葛瑾忍耐不住,起身奏道:“陛下,臣以為我東吳現在已經和大漢建立盟約,如今卻突然襲取益州,大動干戈,天下人必定議論紛紛,指責我國不講誠信,此於我極為不利。再者,益州之門戶永安有大漢永安都督陳到統領重兵防守,陳到其人能力不在趙雲之下,永安城地勢險惡,易守難攻,恐怕輕易拿不下來。若牽延日久,劉禪從長安引兵支援,或者攻我襄陽、樊城之地,對我威脅甚大。綜上,臣請陛下三思,還是繼續保持同盟為好。”

孫權聽後,神情嚴肅,轉頭問陸遜:“上大將軍以為如何?”

陸遜咳嗽了一聲道:“陛下,臣病體初愈,腦子還有點糊塗,請容臣再想想。”

孫權聞言不悅,又看向其他眾臣問道:“其他愛卿有何建議?”

全琮出班奏道:“陛下,大將軍前面所說都是信義之論,關於這點臣已反駁多次,所以這裡就不再說了。至於永安守軍,臣探聽得陳到不過只有兩萬多人駐守,永安雖易守難攻,但我軍是秘密行軍,突然襲擊,永安不難攻破。得永安,則取益州容易許多了。所以,臣恭請陛下下定決心,早日下旨攻取益州。”

諸葛瑾也忙道:“陛下,還請深思熟慮,臣建議還是不背盟於我國有利。”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緣系開封

沐藍汐月

穿成惡婆婆後,我爆紅娛樂圈

阿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