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七日,蜀漢開國之君劉備的靈柩由丞相諸葛亮等大臣護送到達京師成都,太子劉單率領百官出城二百里迎接,靈柩暫時安置於承德殿,太子劉單及後宮嬪妃、文武百官將在此守靈。

承德殿上,群臣一片雪白,都穿著縞素、喪服為先帝服喪、舉哀。良久,丞相諸葛亮站起身來對眾文武官員說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在上,眾位同僚及各位將軍,陛下不幸染病駕崩於永安宮,此乃我大漢之最大不幸。但今情勢危急,我大漢兩面受敵,國不可一日無君,故而現今最緊急的是敢情太子殿下於先帝靈前立即繼皇帝大位。”諸葛亮說道。

這是劉單第一次見到偶像諸葛亮,只見他身形偉岸,大概有一米九,容貌端莊而嚴肅,三縷短鬚,手拿一把雪白的鵝毛扇,的確如《三國演義》描述的那樣有點仙人模樣,不同於凡人。只是他身穿的並不是小說中的道服,而是漢室的黑色官服。

劉單按捺住激動的神情說道:“父皇屍骨未寒,孤當守大孝三年已盡人子之責,豈能現在即位?”

諸葛亮說:“殿下不然,今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危亡之際,殿下當秉承陛下遺志,以復興大漢為第一要務。臣諸葛亮叩請殿下繼位。”說罷,跪在地上叩首。

“臣等叩請殿下繼承皇位。”群臣山呼。

吳皇后也道:“太子殿下當聽從丞相及百官所言繼承皇位。”

於是劉單上前扶起諸葛亮後請大臣們起身後道:“既然如此,孤從各位大人所請,繼承皇位,孤必定秉承先帝遺志,兢兢業業以期早日復興大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山呼。

在群臣的簇擁下,劉單在安放於劉備靈柩前的寶座上端坐,從此刻起他正式成為大漢皇帝。

“丞相,聽說父皇有遺詔要給我?”劉單向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說:“正是。”然後從懷裡取出一份詔書想直接遞給劉單,劉單卻不接,面對太常卿陳震說:“有勞陳大人當眾宣讀父皇遺詔。”說完,跪下身去,群臣連忙隨之跪下。

太常卿陳震展開詔書讀道:“告於皇太子劉禪:‘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劉單聽罷,叩頭說:“兒臣必當聽從父皇遺命,勤奮理政,復興大漢。”

突然,劉禪的二弟魯王劉永起身上前對劉單說道:“皇兄,父皇在臨終前對臣弟說,你們兄弟在我死後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還有一封密詔託臣弟轉交皇兄。”說著在袖中取出一份短簡呈給劉單,短簡上只有十個字:“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單看後,請丞相諸葛亮起身,然後對著諸葛亮下跪並磕了一個頭。諸葛亮慌忙想把劉單扶起,嘴上說:“陛下萬萬不可如此,折煞亮了。”

劉單卻不肯起身,涕泣著說:“相父請受劉禪一禮,請相父念劉禪幼年喪失親母,今又喪失親父,孤苦無依。今大漢內部矛盾重重,外有曹魏、東吳虎視眈眈,若無相父輔佐劉禪豈能繼承父皇遺志?願相父不辭辛勞,拯救大漢與劉禪的危難,相父若不受此禮,劉禪絕不起身。”言罷,跪地哭泣不止。

諸葛亮也跪下身涕泣著對劉禪說:“老臣受先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必當竭盡心力輔佐陛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見諸葛亮已受禮,劉禪扶起他後對群臣說:“先帝已將朕和大漢的江山託付給相父,願眾位大臣念先帝之厚待盡心輔佐相父與朕,朕相信只要我們君臣齊心協力,我大漢終將復興!”

“臣等領旨。”眾臣跪下領旨。

“現在朕宣佈第一道詔命,尊諡大行皇帝為‘昭烈皇帝’、朕生母甘氏為‘昭烈皇后’,擇期共葬於惠陵。尊皇后吳氏為皇太后;尊美人王氏、才人宋氏為太妃遷居養靜宮受天下養。其餘事務待為先帝服喪畢再議。”

“謝陛下大恩。”三位劉備的后妃向前行禮。

“今夜朕當為父皇守靈,就先這樣吧。”劉禪說道。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藍天下看海

沫非

語過天晴

嫿媮

拾光入夢

青梅西柚

完蛋!宴少又哭了!

錢生花

驚!招惹小叔上位後,渣男一夜悔白頭

小紙杯

這還不磕?你懂什麼是天生一對

上班要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