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大漢皇帝劉單率領十八萬大軍正式回朝,大軍是分批迴返的,劉單親自統率的軍隊大約三萬餘人,這三萬餘人可謂是大漢最精銳的部隊,是護聖將軍夏侯忠親自訓練的。

一日,大軍進入幽州地界,劉單忽的想起劉備是幽州涿郡涿縣人,劉備自幼生活在這裡,父母親的墳墓也在這裡。為了表現自己的孝道何不前去憑弔一番?

打定主意後,下令全軍前往涿縣。

涿郡大小官員聽說皇帝要來祭祖,一下子可是忙活壞了。尤其是涿縣縣令,忙的不可開交,最首要的是要去修繕一遍原本已經修繕過的劉備父母的墳墓。

劉備的父親劉弘雖然是漢室後裔,但到他這一輩早已家道中落,他自己曾經出仕過一段時間,但很快又迴歸平民生活。劉備出生沒多久,劉弘去世,劉備和母親相依為命,家境愈發貧窮。劉備長大後,母子二人以織蓆販履為業謀生。

劉備雖然家境貧窮,但他從小很有志向。據說在他家的東南角長了一棵高五丈餘的大桑樹,枝繁葉茂,看上去桑葉像一頂小車蓋。往來此地的人都認為這棵樹不是普通的樹,甚至有人說樹下的這家人家講誕生貴人。

劉備小時候和族中的小兄弟們在樹下面玩耍,有時候對小兄弟們說:“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這種車子只有皇帝能夠坐,嚇得聽到這話的叔父劉子敬連忙跟他說:“你可別瞎說,以免牽連我們滅我劉氏滿門。”每每讀史至此總覺得劉備和他老祖宗劉邦當年看到秦始皇出巡時說的那句“大丈夫當如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劉邦可謂是劉備的偶像,仔細觀察他們二人身上有很多相似點。

其一,劉邦不喜歡讀書,所謂“劉項原來不讀書”。劉備也不喜歡讀書,《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他“先主(劉備)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其二,劉邦寬厚待人,有長者之風。滅秦戰役前,楚懷王熊心和眾諸侯討論是派項羽還是劉邦帶兵攻打秦朝國都咸陽時,眾人都認為項羽殘暴、劉邦寬厚,推舉劉邦攻打咸陽。劉備的寬仁在中國歷史上都是著名的,他那句“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更是千古名言。

其三,劉邦和劉備都慧眼識人,二人身上都有很高的人才凝聚力,聚集了一批人才為其所用。劉邦身邊的賢才有張良、蕭何、韓信、陳平、周勃等;劉備身邊的賢才有諸葛亮、龐統、趙雲、關羽、張飛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賢才的輔佐,他們才能成就大業。劉備雖然沒有像他祖宗劉邦那樣統一天下,但從一介布衣透過自己的奮鬥和賢才的輔佐成為雄踞西蜀的一代帝王也難能可貴了。

其四,劉邦和劉備都做過漢中王,也都是以蜀地作為基業征戰天下的。不同點在於,劉邦較幸運,他的對手是空有武力沒有智慧的西楚霸王項羽,所以他能一統天下。劉備的對手卻是曹操、孫權這兩位英明、傑出的君主,所以他只能雄霸一方,難以一統山河。

其五,劉邦和劉備都出身平民。劉邦的出身是泗水亭長,窮困潦倒。劉備雖然沾了劉邦的光成為皇族後裔,但實際是家道中落,以織蓆販履為業。他們二人同處於社會的底層,瞭解民間百姓的疾苦,所以都能行仁政,愛護百姓。

其六,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司馬遷記載劉邦“好酒及色”,喜歡喝酒和女人。劉備是否喜歡喝酒我們無從得知,但從他在戰爭中屢次三番丟失妻子的情況來看,劉備身邊的女人應該不少。

劉備有一位善良賢惠的母親,雖然家裡條件很差,但在劉備十五歲那年劉母還是讓他外出遊學,和同宗劉德然以及遼西人公孫瓚都拜同郡大名士盧植為師。劉備因此和公孫瓚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曾像對待兄長那樣對待公孫瓚。

劉備親和力極高,同郡的青少年都樂於聚集在他身邊,又得到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的資助,於是建立了自己的部署。“黃巾起義”後,劉備率領自己的部署跟隨校尉鄒靖討伐黃巾軍因功被朝廷任命為安喜縣尉,從此走上仕途,離開了家園,再也沒有回來過。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緣系開封

沐藍汐月

穿成惡婆婆後,我爆紅娛樂圈

阿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