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中,高俅得知高唐州已被梁山攻破,高廉亦遭殺害,心中怒不可遏。

原本對於呼延灼征討梁山失敗一事,高俅並未放在心上,但如今自已的兄弟竟然命喪梁山之手,他再也無法保持鎮定。

於是,他急忙召集手下官員商議應對之策。

眾人面對高俅的怒火,皆面面相覷,心中充滿恐懼,無人敢於發言。就在此時,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此人乃是衙門防禦使保義,名喚宣贊。

只見他面龐漆黑如炭,宛如鍋底一般;鼻孔高高挺起,頭髮捲曲且鬍鬚赤紅;身形偉岸,足有八尺之高。宣贊手中緊握著一柄鋒利無比的剛刀,武藝超群,曾經在王府擔任過郡馬。

由於其相貌奇醜無比,故被稱為\"醜郡馬\"。他曾以精湛絕倫的連珠箭術戰勝番邦將領,並因此被王爺招為女婿。

然而,郡主卻因嫌棄他的長相而心生憤恨,最終含恨離世。正因如此,宣贊一直未獲重用,僅僅被封為兵馬保義使。

就在這時,只見那宣贊實在按捺不住內心激動,跨步出列,徑直走到高俅面前抱拳施禮道:“啟稟太尉大人!下官昔日曾於鄉野之間結識一人,此人身世甚是不凡吶!其乃漢末三分之時,義勇武安王的嫡傳血脈,姓關名勝。”

“這關勝生得一副好皮囊,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真真是與他家祖上關羽一般無二啊!”

“且其掌中一口青龍偃月刀更是耍得出神入化、虎虎生風,人送綽號‘大刀關勝’。想當年,關公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威震華夏,天下英雄莫敢不從!”

“而如今這位關勝亦是毫不遜色,自幼便飽讀兵書戰策,對於行軍佈陣之道無一不通,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堪稱有萬夫不當之勇也!”

“若是我朝能夠重用此人,並冊封其為上將,則必可一舉蕩平水寨賊寇,殲滅那幫亂臣賊子,保境安民,造福一方黎庶!還望太尉大人明鑑!”宣贊言辭懇切地說道。

高俅聞聽此言不禁喜出望外,當即便拍案而起,大聲叫好道:“甚好!既然如此,本太尉就命你速速前去蒲東走一趟,請這位關勝將軍入京共商軍國大事!”

說罷,高俅隨手一揮,當即任命宣贊為欽差使者,並差遣他攜帶聖旨及相關文書,星夜兼程趕赴蒲東地區,務必要把關勝儘快請到京城來。

關勝得知高俅下達的命令後,毫不猶豫地開始行動起來。他與情同手足的郝思文一同帶領著關西漢等十餘名英勇無畏的將士們,迅速整理刀劍、盔甲。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他們馬不停蹄,星夜兼程,緊隨宣贊前往東京。

經過日夜奔波,這行人終於抵達了繁華喧囂的東京城。

一到目的地,他們徑直來到高俅府邸門前,得到訊息的高俅隨即傳令讓眾人覲見。

宣贊領著關勝和郝思文步入府內的節堂,恭敬地跪地參拜。

參拜結束後,他們靜靜地站立在臺階之下,等待高俅的指示。

高俅目光如炬,上下端詳著關勝,只見眼前這位將領身形高大威猛,猶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他身高足有八尺五六,令人不禁為之驚歎。

高俅心中暗自歡喜,開口問道:“敢問將軍今年多大年紀了?”

關勝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回大人,末將今年三十二歲。”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透露出一種沉穩自信的氣質。

高俅一臉憂慮地問道:“梁山泊那幫草寇現在已經攻佔了一部分河北東路、京東西路和京東東路地區,將軍可有什麼妙計能夠消滅這些梁山匪徒呢?”

關勝恭敬地回答道:“早就聽說梁山泊的草寇們霸佔著那片水窪地,肆意欺壓百姓,搶奪城池。現今他們竟敢離開自已的老巢,到處發動攻擊,簡直就是自找死路啊!”

接著,關勝繼續說道:“如果只是去平定河北、京東、京東路等地方,恐怕會白白浪費我們的精力。”

“因此,末將懇請大人能調撥幾萬名精銳士兵給我,直接進攻梁山泊,擒拿這群賊寇。如此一來,便可使他們首尾無法兼顧。”

然後,他又分析道:“再加上馬上就要過年了,山東境內的溫度不適宜打仗。所以我們要趁現在天氣還算暖和,迅速出擊,爭取早日剷除梁山賊首。”

高俅聽完之後非常高興,讚賞道:“這個計策甚合我意啊!”

於是召來樞密院官員,調撥山東、河北的精銳軍兵二萬五千人,任命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合後,關勝為領兵指揮使,步兵太尉段常負責接應糧草。

隨後犒賞三軍,限期出發,浩浩蕩蕩地殺奔梁山泊而來。

寒風凜冽,歲末將至,時間來到了《水滸傳》2年12月8日。此刻,天氣已漸漸寒冷,但陳葉心中的怒火卻愈發熾熱。

這些天來,陳葉每日都會前往關押俘虜之處檢視情況。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面對他的多次勸降,竟無一人願意歸降。

這些俘虜中的文人們,仗著所謂的\"文人骨氣\",對陳葉甚是鄙夷不屑,這讓本就憋著一口氣的陳葉更是惱怒不已。

正當陳葉苦惱之際,時遷匆匆趕來,向他報告了一個重要訊息:關勝正率領大軍攻打梁山!

聽聞此訊,陳葉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

原本無處宣洩的憤怒瞬間找到了出口——他決定把關勝當作自已的出氣筒,好好地發洩一下心頭之恨。

陳葉心想:哼,你們這些自命清高的文人不是瞧不起我嗎?那就讓你們看看我真正的實力!關勝啊關勝,既然你送上門來,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想到這裡,陳葉立刻召集手下將領,部署應對關勝進攻的戰略。

《水滸傳》2年12月13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但寒冷的空氣依舊讓人感到絲絲涼意。

此時此刻,關勝率領著他的大軍正浩浩蕩蕩地向水泊進發。

經過數日的行軍,關勝大軍終於抵達了距離水泊西面約近百里之處,並在此安營紮寨。

士兵們迅速搭建起帳篷,設立防線,整個營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次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晨霧還未散去,陳葉便帶領一隊人馬來到了關勝寨前,高聲呼喊挑戰。

關勝軍中的宣贊聽到聲音後,立刻拍馬而出,他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對著陳葉大聲喝道:“大膽賊子,竟敢前來送死!今日便是爾等覆滅之時!誰敢與我一戰?”

陳葉看著眼前氣勢洶洶的宣贊,回頭召集眾位將領,問道:“諸位將軍,誰願意率先出陣,擒拿此人?”

話音未落,只見人群中一名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的將領挺身而出。

此人正是小李廣花榮,他手握長槍,胯下一匹駿馬嘶鳴不止,彷彿也迫不及待要投入戰鬥。

花榮催動馬匹,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宣贊。他手中的長槍舞動得虎虎生風,槍尖閃爍著寒光,令人不寒而慄。

只見宣贊揮舞著手中的大刀,與對手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們的身影交錯閃爍,刀光劍影交織在一起,讓人眼花繚亂。

經過十個回合的激戰,花榮突然賣了一個破綻,假裝敗下陣來。宣贊見狀,毫不猶豫地緊追不捨,想要趁勢擊敗對方。

然而就在此時,花榮猛地調轉馬頭,如同閃電般回身一箭射來。他動作敏捷地側身坐在馬鞍上,拉開弓弦,反手將箭射向宣贊。

宣贊雖然眼疾手快,及時揮刀擋住箭矢,發出清脆悅耳的撞擊聲響。

花榮眼見第一擊未能命中目標,並未灰心喪氣,而是迅速再次搭上一支箭。

這一次,他的目光更加銳利,準確無誤地瞄準了宣贊的胸膛。

宣贊察覺到危險降臨,連忙俯身躲進馬鐙裡,驚險萬分地躲過了這一致命的一箭。

他深知花榮箭法高超,心生畏懼,不敢繼續追趕,於是急忙勒住馬匹,退回自已的陣營。

同時,他立刻派遣士兵向關勝報告剛才發生的一切。

關勝得知戰況後,當機立斷命令身旁的小校牽來一匹戰馬,準備親自出馬迎敵。

董平看到花榮已經取得一場勝利,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渴望建功立業的衝動。

他毫不遲疑地拍馬衝向前方,直面關勝,決心要在戰場上一展身手。

關勝手握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地站在陣前,他怒目圓睜,大吼一聲,彷彿要將敵人計程車氣都震懾住一般。

隨著他一聲令下,胯下戰馬猶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帶著他衝向董平。

兩人瞬間相遇,兵器相交之處火星四濺,並伴隨著清脆刺耳的錚錚鳴響。

董平舞動著手中的雙槍,槍尖閃爍著寒光,每一招都充滿了力量和速度,攻勢異常凌厲;而關勝則沉著應對,他的刀法猶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不僅防守得滴水不漏,還能時不時地發起反攻。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激戰數十個回合後依然難分高下。就在這時,關勝突然使出全力,猛地一刀劈向董平,這一擊勢大力沉,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然而董平也絕非等閒之輩,只見他迅速轉身避開這致命一擊,同時順勢向前刺出一槍。

關勝反應極快,側身一閃便躲開了長槍,緊接著揮起大刀回擊過去。

就在兩人打得難解難分之時,花榮悄悄地拉開弓弦,搭上一支利箭,瞄準了關勝。

關勝敏銳地覺察到了危險,連忙低頭躲避,但還是晚了一步,鋒利的箭矢擦過他的臉頰,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痕。關勝吃痛之下,動作稍微有些遲緩。

董平見狀立刻抓住機會,展開一輪猛烈的進攻。他的雙槍如同暴風驟雨般席捲而來,不給關勝絲毫喘息的時間。

關勝強忍著傷痛,穩定心神,使出自已的絕技,全力抵抗董平的攻擊。

整個戰場上塵土飛揚,喊殺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雙方士兵們也都拼盡全力,為各自的主將加油助威。

眼看著花榮又一次準備射箭,宣贊心知不能再讓關勝冒險,急忙下令鳴金收兵。於是雙方軍隊紛紛後撤,回到各自營地休整。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夠浪

福喜喜

清穿康熙朝:生子後她一心鹹魚

予之微

一致對外?一致對內!

我不吃36的倍數

我只想做鹹魚

無塵歸夷

進擊的豬妖,一頭豬的流浪道途

賺錢買肉吃

重生之拯救天下

加糖加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