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大唐神龍元年正月十六,賀蘭雪夜夢金星入懷,誕下一男嬰。遂取名[李白]字太白。

其時李黑從地球界穿越過來,剛好重生到李白身上。

李黑想道,這回終於可以真正的在異世做一回李白了。至此後不再將自已當作地球界的李黑。而是將當自已是真正的李白了。

這李白生時呈異相,額上隱現一朵青蓮,掌中隱握一把金劍。虎目虎口,果然是俊逸非凡。

李客夫婦自是歡喜的不得了,待到週歲之日,李客大宴鄉親,同時也排好香案,在正堂屋先祭了祖宗,準備行‘抓周’之禮。(筆者注:抓周民間風俗傳統習俗,在小孩週歲時,在祭盤內建各行各業代表物件,讓小孩隨意抓取,以兆示小孩將來會從事何種事業。比如如果先抓文筆之類,則兆示將來學文會很有造就,抓到印劍之類則會成為將官之類等)

這時忽聞大門外人聲鼎沸,早有人報進來道:李員外,快出去迎接,有許多貴人前來恭賀李白公子週歲。

李客聽聞連忙出來看個究竟,不看則已,一看之下是又驚又喜。原來這些不請之客,居然全是當世蜀中大派名流人物。

有峨眉劍派掌門[奇陽子],蜀中正一道掌門天師張大仙,豐都縣幽冥城主楊通幽。樂山凌雲窟高僧海通大師。

這李白果然是身負天命之人,居然週歲就得這麼多大人物前來朝賀。

這四大高人都說與李白有緣,言明是為李白而來,要收李白為徒。

那奇陽子道:入我峨眉,修持秘法,御劍天下。好不逍遙。

那張大仙道:入我正一,修持大道,降妖伏魔,能入仙班。

那楊通幽道:入我門下,得傳奇術,役鬼司神,手眼通天。

那海通法師道:皈依我佛,法證菩提,普渡眾生,功德無邊。

李客見這架勢。暗道:你們這那裡是來收徒的,分明就是來搶徒的嘛。可是李客又一個都得罪不起。但四人又畢竟都是一方宗祖,有頭有臉的人物,也不可能當眾大打出手,明搶徒弟。都只是望定李客,眼露期許之色。

弄得李客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李客猶豫不決當口,只聽“哈哈哈…”

一陣爽朗的大笑聲傳來,又有一道人作歌而來道:入我鬼谷,縱論百家,橫霸天下,功垂萬世。

李客暗暗叫苦。李白福份如此之大,可是麻煩也大啊。

“這麼熱鬧的日子,怎麼能少的了我東巖子呢”來人正是當世鬼谷派傳人東巖子。

東巖子近前環視一遍先來的四大高人道:你們都是一方名流,個個說得冠冕堂皇,還不是為[軒轅劍]而來。

東巖子一語道破四人收徒真正目的。一時令四人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好生難堪。

“十八子,開洞天,百無一,現軒轅”只聽東巖子繼續道:蜀中童謠早傳遍四川,誰人不知,哪個不曉,軒轅劍與此子李白大有干係。

“我東巖子也來撞撞緣份”東巖子遂提議道:各位也不要爭了,今天既是李白抓周之日,我們何不每人送一禮物,置於祭盤,讓李白抓選,若是李白先拿誰的禮物,就入誰門下,各憑機緣,如此可好?

眾人俱道如此甚好。

當下,只見奇陽子拿出一物,乃是一枚羊形碧玉石墜。據傳若得奇陽子傳授秘法,此物可化為一隻青羊,御行如風,出入青冥。

張大仙拿出一物金光燦爛,乃是一枚五雷金牌。據說若得張大仙點化,仗此金牌可施五雷正法,神魔難擋。

楊通幽拿出一物,乃是一個玄黑小酒葫蘆。名喚搜魂壺,若得授奇術,可降妖除鬼,妙用無窮。

海通大師拿出一物,乃是一顆金剛寶珠。若得大師親傳法咒,可憑此珠招喚諸天力士,為自已所用。

四人為了收徒,也算下了血本,各自拿出了自家的看家寶物。

只有東巖子拿出一了一本書。乃是他畢生心力所著[長短經]。

當下,眾人再無異議。佈置停當。只待李白行抓周禮。

這李白雖剛滿週歲,但已能獨自行走。看堂屋這邊鬧的緊,不待父親李客吩咐安排,早已是一溜煙的就跑來了,看到祭盤上的各種奇寶物件甚是好看。動手就開抓。

奇陽子等人都盼望李白能抓自已送出的物件。

不想李白等一次出手就拿了東巖子的書。

東巖子哈哈大笑心滿意足對李白道:此乃天意,你我有師徒之緣。

奇陽子四人大是失望,抓周前有言在先,也不好毀約。隨既轉身各自遁走。

不想李白拿了東巖子的書,接著又一古腦將奇陽子四人送的寶物也一併拿了。但四人已去看不到這一幕了。因此日後李白又與四人都有一段師徒之緣。這是後話,表過不提。

事已至此,李客自是遵照約定,叫李白與東巖子先行了師徒之禮,定了師徒之約。

東巖子與李客道:五年後,你可讓李白來大匡山尋我就是。我必盡我所學相授。

李客知東巖子學識淵博,融通百家。李白能入他門下,正是求之不得。將來李白學有所成,光復本家榮耀,為先祖沉冤昭雪更有希望。

李客再三謝過不提。

自此,五歲前由李客自已啟蒙教導李白。

這李白天生聰敏異常,有過目不忘之能,未即五歲就學完了本家學識,且天生詩才漸顯,常能出口成章,文彩飛揚。

卻說李白母親在生下李白兩年後的中秋又誕下一女。取名[李月圓]。

這李月圓也是天生聰慧。不但人美,也是個好學才女。李月圓比李白小兩歲,月圓和哥哥李白一起跟父親李客讀書,平時也喜愛吟作對。由於月圓心思細密,口齒伶俐,經常愛和哥哥李白作對吟詩。

有一年中秋夜,天高氣爽,月明星稀,景色十分迷人。李客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賞月,共享天倫之樂。喝了幾杯之後,李客興致盎然,便想試試兒女的才華,便說:“今夜月白風清,閤家團聚,我出個對子,你兄妹二人來對。”

李客說:“山清水秀。”“花好月圓。”李白隨口對道。月圓一聽哥哥用自已的名字作對,把嘴一翹,脫口而出:“李白桃紅。”

李客見此情形,不便誇獎誰,又不好責備誰。李白媽媽打岔說:“都不好,還是聽我的。‘人壽年豐’。”

李白笑著說:“不好不好!”“有啥不好的?”李媽媽問道。“大家不要爭了,我再出一對你們對。盤江、涪江、長江,江流平野闊。”

月圓搶著說:“匡山、圌山、岷山,山數戴天高。”(注:匡山、圌山、岷山、戴天山都是四川江油附近的名山)

李客說:“好,對得好。”李白笑道:“初月、半月、滿月,月是故鄉明。”

李媽媽說:“白兒對得也不錯。”就這樣,你出一對,他出一對,一家人一直對到深夜。

一日,一家三口閒來無事,李客詩興大發,見院門口一棵李樹正開花,便吟一句: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

賀蘭雪介面道:火燒杏林紅霞落。話音未落,小李白就脫口接道:李花怒放一樹白。李客一聽拍手叫好,好一句“李花怒放一樹白”首尾剛好嵌入[李白]名字二字。

卻說李白雖勤奮好學,但也喜到處遊山玩水。自小與鄰居一吳姓小孩吳指南相好。

這吳指南天生心靈手巧,喜好家傳木匠活兒。學的一手木製機關好手藝。

這日,李白與東巖子師徒之約到來。李白邀約吳指南與自已一起去大匡山會師。這吳指南竟造了一隻機關飛鳥。叫李白乘坐前去。

李白天生天不怕,地不怕,欣然應允。

二人乘木鳥一路飛行往大匡山,好不快活。豈知飛不多久,忽一陣大風颳起,吹得二人在木鳥背上左右搖晃不止。吳指南控制不住平衡。二人被風一吹,吹到了另一處山上。

二人四顧無人。不知這裡是個什麼所在。

李白極目一掃遠處,忽見前面數丈外有金光閃耀。一時好奇心起,二人躡手躡腳,麻著膽子尋去。

近了才發現原來是一個山洞。洞橫門上書幾個篆字[太乙金光洞]。

金光正從洞內傳出,李白自小博覽群書,見太乙二字,自然已知道此處必是傳說中,昔日太乙真人修真之所。心下更好奇。更想一探究竟,說不定還有仙人留下的寶貝。

二人尋著金光光源繼續往洞中深處行去。

這金光洞也甚奇怪,二人雖愈行愈深,但洞中並不見黑暗,依然光明如故。

行約半個時辰,二人來到一處圓形的八卦臺前。卻見臺中央有一尊人形石。石頭也不高,似一半蹲人形石像。石像面目猙獰甚是恐怖。石像上有一張三寸金符貼在頭頂處,正散發著耀眼金光。原來金光洞金光正是此符所發出。

吳指南膽子小,看著石像猙獰,心生退意。李白天生喜好探險。卻不退反進,走到石像跟前,一把就將金符揭了下來。

李白將金符拿在手中把玩,看上面刻著歪歪扭扭的字元,但又認不得。正自好奇。

只聽轟嚨嚨聲音從洞口傳來,極目望去,洞口已然封閉。

李白這才慌了神,吳指南當即嚇的哇哇大哭起來。如今被困洞中,不得出去,如何是好。

洞門被閉,李白立時明白過來,一定是自已誤解金符,觸動了禁制。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流煙渚

by不語

萬人迷美神總是修羅場中心

拖稿一萬年

開局成海軍,我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阿熙吃胖了

送你一束白山茶

溫昀晗

全球靈異:十人求生小隊

聞情泣血

異氣世界

夷平